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造車的核心不僅在製造,還有軟體和運營能力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造車的核心不僅在製造,還有軟體和運營能力

雷鋒網按:1月20日,僅僅是開年第三周,第四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就奉上了幾乎可以稱為今年全行業最強陣容的一場盛會,交通部、科技部、工信部、各家主機廠、新車企、科技公司、科研高校.....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參與者幾乎全在出席之列。新能源和自動駕駛依然是論壇的核心議題,而這些行業弄潮者所呈現的觀點,也幾乎預示了未來一年汽車產業將發生的創新與變革,雷鋒網特將部分嘉賓演講進行了整理,以饗讀者。

在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演講,經雷鋒網整理與編輯(有刪減)。

在過去4年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300多家新造車企業。今天我非常榮幸作為新造車企業的代表,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的思考。

我觀察過三百多家新造車企業,從中間可以看到基本上所有的創始人都是或多或少來自於有相關的汽車背景的,有製造企業出來的,有汽車媒體出來的。我是一個完完全全從互聯網領域出來的新造車企業創始人,我們的思考會有很多不同。

我想非常快速介紹一下我自己,在2004年我創立了中國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叫UC,我經歷了中國最早一批從移動互聯網開始到現在的一個過程。

在過去13年里,這個公司從最開始的5個人到4000人,從最開始的沒有任何產品,做到了全球第一大第三方手機瀏覽器。2014年阿里巴巴以40美金換股併購了UC。接下來在阿里巴巴,我負責管理UC、優酷土豆、阿里遊戲、阿里影業等一系列新的事業單元。2014年我投資創立了小鵬汽車,在2017年正式加盟小鵬汽車。

我想說的是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新造車勢力?我們為什麼會從原來的互聯網公司或者從製造公司裡面走出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我相信其中一個非常核心的原因是大家都看到了一個趨勢,從原來的硬體PC、桌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未來應該是一個AI+互聯網的時代。

在每個時代里,我們都看到了有非常多的公司出現,有非常多的創業公司從小走到大。我們相信在未來的10年到20年裡面,AI+互聯網會產生非常多的大型企業。我相信在這個領域裡面,我們今天在座的很多企業家都有可能會成為。在這個領域裡面,我相信整個智能互聯加上汽車製造,會成為一個關鍵點。

我們知道,一家全新基因的公司,最後在這個領域成功,肯定是硬體加上軟體整體化解決方案。做好一台電動汽車,把品質、規模做好,這是根本。但是如果我們真要做強一家公司,能夠像小米、蘋果一樣,在未來十年裡面做到全球科技公司的前20名,科技創新一定是核心點。

從電動汽車角度看,在科技創新該怎麼做?這是我們新創業企業需要思考的。

幾年前,大家都認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在全球第一,但是在2009年到2010年,蘋果、谷歌等公司非常快速的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做強。這給我們當時所有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都帶來一個巨大的衝擊,如果今天我們快速前行,今天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多的用戶,這麼多資本的情況下,在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幾家企業成為全球科技製造企業的領頭羊,這是一個挑戰。

我想非常快速簡單介紹一下小鵬汽車,小鵬汽車是一家初創公司,現在整個公司人員數量還不到一千人。但是研發人員的數量超過了70%,在未來兩年裡面,我們的目標要達到5000人左右,我們希望研發人員的規模仍然超過50%,這和中國當前主流整車廠的目標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過去一年裡,我們融資了50億人民幣,由阿里巴巴等相關的一系列投資機構一起投資的。我們都知道造車是非常難、非常耗錢的事情。

2018年,我會投入小鵬汽車近15個億 。在2018年1月,也就是這個月,我們第一次在CES發布了第一款產品G3,這款產品是去年中國新造車勢力裡面第一個上公告的,並且電池能量密度排名第一。同時我們也是第一個在北京已經有一部分車型上牌,速度在新造車勢力里排名第一。在今年我們正式發布G3,下半年對公眾市場交付。

小鵬汽車要成為一家未來的科技公司,成為一家出行公司。我們非常清楚,今天規模品質化的電動汽車是所有造車公司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但我們相信創新以及將來的出行運營才是我們能夠從大到強一個關鍵因素。這一點我們是怎麼思考的?


面向未來的四個核心要素

我想快速分享小鵬汽車作為新的造車公司,面向未來的四個核心要素。

第一,新的公司需要有互聯網基因。它的管理團隊需要有來自於互聯網、整車廠、科技和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我想舉幾個例子,比如第一點,我發現今天我們所講的所有模式里,產品設計都是以銷售為導向的。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注汽車政策的穩定性,關注補貼的情況。

但是換一個角度,如果真是一家面向未來的汽車廠商,是否只應該以市場為導向?是否應該還會加上以用戶為導向?我們今天都講一個笑話,現在在中國買電動汽車的人都是不想買電動汽車的人。為什麼?是因為政策、補貼。如果我們不去挖掘這些用戶真正的需求,如果我們不去思考用戶的數據,用戶的迭代,我們是非常困難去做好這個事情。

新能源汽車一定不能僅僅以利潤為導向。我個人認為在未來五年左右,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很難有利潤,更別說有規模利潤。但是我們如果往未來看,我們每一年的投入都有可能在將來換取更大的收入,如果以當前補貼,當前政策來獲取利潤,我不認為在未來能夠完成從大變強的轉換。

互聯網基因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人,在我剛剛投資創立小鵬汽車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觀點,中國做汽車的人的待遇都非常低,比互聯網人低很多,清華大學畢業五到十年的人比同檔次在互聯網企業裡面的人低50%甚至更多。沒有合理的機制,沒有將來上市更好的激勵政策,不可能有這麼多優秀人才聚在一起。

第二,一定要自主研發互聯網技術,因為所有的汽車製造企業都是科技企業。核心不僅僅在製造,一定還有軟體,運營能力。

小鵬汽車在今年年底做到600人左右的自動駕駛互聯網研發人員,看起來很小,但是在中國整車廠領域還是很突出的。在過去的整車供應鏈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零件供應商可以很容易耦合,但是在未來是互聯的年代,是自動駕駛的時代。信息是要連通的,數據是要流轉的,在這種情況下,投入巨大的人力做自主研發,獲得未來的核心價值將非常困難。

第三,用戶參與。說到用戶參與,不是用戶參與造車,我們需要思考在設計領域,用戶的數據是什麼樣的,誰是我們核心的用戶。如果一個車賣的太便宜了,他不會有自動駕駛,不會有互聯網基因,拿不到用戶的數據。如果一個車賣的太貴,你也拿不到有價值的用戶數據。

從互聯網和汽車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應該是拿到最核心的積極使用互聯網和自動駕駛的用戶,他們是最有價值的用戶。另外今天有很多人都沒有真正開過電動汽車,他們都不知道電動汽車好在哪,但是如果以銷售為導向的方式,不考慮讓用戶參與來嘗試使用電動汽車,這樣一些模式很難做出讓用戶真正喜歡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第四,要心存敬畏,跨界融合。對於所有的新製造企業,我們發現汽車比互聯網難做很多,難很多很多倍。規模的品質是我們巨大的挑戰,小鵬汽車和很多新造車企業在未來三五年里都要不斷學習,不斷補課。

我想說的是,如果原來的整車廠還是當做一個供應鏈的AB點來看自動駕駛和互聯網,我認為這個跨界融合的難度也一樣是非常有挑戰的。我相信一家新的面向未來的汽車製造和汽車出行公司,一定要有這四個基礎的因素。

最後,我想說所有公司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時間。如何規模提高產品品質,如何讓我們整個從研發、生產、銷售、售後到整個運營體系的網路建成,這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但是我想說的是,中國現在有非常多的大型整車廠,時間一樣很緊迫。我在過去一年裡面去了美國三次,也去看特斯拉工廠,與很多特斯拉人去交流。

最開始特斯拉的很多人不是來自於整車廠,特斯拉現在很多人來自於蘋果或者晶元廠商。今天他所做的創新、所做的探索,會用研發角度來做探索的。

如果當這樣一些探索在未來來自於不同國家的整車企業,他們完成了從零做到了60分,做到了70分,甚至80分,這時你會發現僅僅做好一台電動汽車,已經不足以能夠成為世界的強者。

我相信這對所有新製造企業既是挑戰,又是機會。我相信小鵬汽車能夠在未來五到十年,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知名的新製造企業與出行運營商。我也希望將來能夠在中國會看到多家像蘋果、小米、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全球知名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在製造上取得更卓越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自動駕駛時代,賭城的大預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思考?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