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裝一個自己的伺服器,上傳自己的項目

安裝一個自己的伺服器,上傳自己的項目

最近阿里雲到期了,突發奇想自己搞個伺服器玩玩!!!搞了一晚上,遇到了幾個坑,記錄一下!

騷飛 + 無慮 = 飛慮CP 一行代碼實現 輪播圖鎮樓

正文部分

需要注意的兩點: 3,5

a. 如果沒有開啟BIOS的虛擬機設置, 無法開啟虛擬機, 並且不同型號計算機進入BIOS的方式不同, 我用的是Thinkpad E570;

b. 當虛擬機聯網並且可以ping通的時候, xshell鏈接不上虛擬機的原因, 是因為防火牆的設置問題;

2. 安裝操系統

2.1 新建虛擬機

2.2 自定義

2.3 選擇虛擬機硬體兼容性

2.4 安裝你想要的操作系統

2.5 隨便填

2.6 虛擬機命名和選擇安裝位置

2.7 選擇配置

2.8 三個選擇

2.8.1 僅和主機聯機

2.8.2 區域網

2.8.3 萬網

2.9 繼續選擇配置

2.10 開始創建虛擬機

3.開啟主機的虛擬機BIOS設置

ThinkPadE570+win10 步驟:

設置 > 更新和安全 > 恢復 > 高級啟動 > 立即重啟 > 疑難解答 > 高級選項 > UEFI 固件設置 > 重啟 > Security > Virtualization > Intel (R)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 Enabled > F10 > YES

4. 讓虛擬機聯網

4.1 開啟虛擬機

4.2 登陸虛擬機圖形界面

4.3 聯網

4.4 記錄虛擬機的IP地址

5. 防火牆設置

5.1 切換到字元界面

Fn+Ctrl+Alt+F1 或者 Fn+Ctrl+Alt+F2 字元和圖形界面互切

5.2 檢查虛擬機和外界是否可以ping 通

5.3 這時候防火牆還沒有設置, xshell和ftp等工具無法登陸虛擬機, 需要進行防火牆設置

5.3.1、安裝centos7選擇基本安裝,配置完網路後首先要先關閉firewall:

停止firewall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啟動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5.3.2、安裝iptables防火牆

yum方式安裝iptables

# 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編輯防火牆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查看iptables現有規則

iptables -L -n

#先允許所有,不然有可能會杯具

iptables -P INPUT ACCEPT

#清空所有默認規則

iptables -F

#清空所有自定義規則

iptables -X

#所有計數器歸0

iptables -Z

#允許來自於lo介面的數據包(本地訪問)

iptables -A INPUT -i lo -j ACCEPT

#開放22埠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開放21埠(FT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開放80埠(HTT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開放443埠(HTTPS)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443 -j ACCEPT

#允許ping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icmp-type 8 -j ACCEPT

#允許接受本機請求之後的返回數據 RELATED,是為FTP設置的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其他入站一律丟棄

iptables -P INPUT DROP

#所有出站一律綠燈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所有轉發一律丟棄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最後重啟防火牆使配置生效

# systemctl restart iptables.service

設置防火牆開機啟動

#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service

注意: 如果重啟防火牆命令失敗,直接重啟虛擬機

設置完防火牆重新使用工具登陸虛擬機

6. 在虛擬機上安裝你需要的軟體

6.1 mysql簡單操作

進行mysql的基本操作:

登陸 > 改密 > 建庫 > 建表 > 新增欄位 > 新增一條數據

(資料庫基本操作這裡就不截圖了)

6.2 把node的demo放到環境中測試一下

6.2.1 這裡就用了5個模塊

ejs模塊:類似於j2EE的 jsp

express 模塊 : 一個後台框架,處理http請求

mysql模塊: 用於鏈接資料庫

body-parser模塊: 用來讓post等除了get之外的請求可以接收json數據

morgan模塊: 用於生成日誌

a. 配置文件

b. 入口文件, 配置路由跳轉, 模板引擎, 日誌文件 以及http請求轉發

c. 訪問/路徑通過express轉發由該路由處理, 作為資料庫和模板文件的中間件

d. 負責資料庫的創建, 鏈接,獲取數據和關閉

f. 前台模板頁面

7. 使用ftp,shell等工具將代碼上傳到環境

7.1 先在項目目錄下用npm i 安裝依賴

7.2 這裡推薦使用pm2代替node啟動項目, 因為pm2在後台啟動項目, 對環境操作沒有任何影響, 即使關掉shell工具服務依然在運行

安裝pm2

8. 測試

8.1 可以在環境上使用curl 命令輸出查看指定埠返還什麼

8.2 在瀏覽器中打開, 提交一下數據看看資料庫是否添加成功

8.3 日誌文件在主目錄下的access.log文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肌肉男 的精彩文章:

TAG:IT肌肉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