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娃兒們靜悄悄,準是在作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娃兒們靜悄悄,準是在作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編輯:暖暖

美編:二寶

Produced by SOMOM

別看我們在朋友圈曬出來的娃,真是又萌又可愛!但現實情況卻是…我們不曾曬的那些…so,請欣賞:

一入娃門深似海,

從此「妖風四起」

如果不是親自生養一個小孩,還真不知道到底啥是作妖的「小妖精」!

一個小孩吃喝拉撒哄他睡覺,這算什麼,這都不叫事,有種你試試離開他身邊1秒鐘?又或者,你敢離開1分鐘試試!他絕對給你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當你累得剛剛癱倒在沙發上,想小息一會兒,可身邊安靜的讓你懷疑人生,你心裡會開始不安,當你意識到"我的孩兒呢?",只聽......

一個炸雷在腦袋裡悶響——

壞了!

在你推開門的同時,你的手機已不屬於你。

媽媽,你看這個洞洞好適合我,我以後可不可以在這睡覺。

我愛洗澡好多泡泡,哦哦哦~藏在泡泡,媽媽找不到,哦哦哦~

你不讓我們出去玩雪,我們就在家裡玩,媽媽,你看這些麵粉好滑~

「媽媽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被你打了。」「咦?媽媽你拿棍兒幹什麼?」

沒有人能阻擋我尋找美食的步伐,即使是冰箱的頂層!

媽媽不是你說過的嗎,愛整理是一種美德

「我愛我的爸爸」,這句話不好表達,只能寫在你的愛車上了,很好,這份沉甸甸的愛意,媽咪和爹地含著咬碎的後槽牙收下了!

我就出去拿了個快遞,回來一看,媽呀,這個猴兒是誰家的……

有時在父母眼中司空見怪的東西,孩子卻能玩出新角度、新花樣,這麼「鬧騰」的娃兒,令人大開眼界,哭笑不得。

真是無創意,不兒童!不作妖,枉為小孩!天真無極限,心要比天高!

誰家還沒一個愛畫畫的小娃娃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畫家,在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的時候,孩子們就會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於一體的藝術創作活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還能很好地幫助他們表達情感、釋放情緒。

當然,這也是一個考驗父母忍耐程度的一項技術活兒……

孩子作畫從來不挑用紙,這麼說吧,甭管什麼賬本記錄,銀行收據,個人證件,在孩子眼裡,這就是一張紙,一張紙,一張普通的紙!

媽媽,你看這個顏色好看嗎,這可不是水粉哦,這是我自己發現的,我厲害吧。

我們身體小,那都能容下我們,就爸爸媽媽的眼裡容不下我們。

五顏六色,太美了,我將來一定會是一位藝術家。我要把我的作品保留在浴室,每次洗澡都能看見它。

拉屎好無聊,干點什麼呢?

「沒紙了,哎算了,有靈感了就在臉上畫吧。」

孩子從1-2歲時拿著筆點點劃劃,到3-5歲進入塗鴉敏感期,稍一個沒看住,牆壁、傢具、床單、地板上,全是他們靈光一閃留下的「小傑作」。

此時也正是培養孩子藝術思維、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時期。

咱們再來看看明星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吧,孫儷就曾在微博上吐槽說:

「從前我試圖阻止他們的時候,鄧先生就會阻止我,說別影響他們的創作,『牆紙可以換,可是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想想也對,所以我們家現在多了很多限量款塗鴉傢具。」

是啊!床單可以再洗,傢具可以再換,牆可以再刷,但孩子的成長卻只有珍貴的一次,天性不可束縛,童真彌足珍貴。

只有看不到的東西,

沒有霍霍不到的地方

3歲後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強烈的探索心理,引導孩子們發出更強的呼喊。嘿嘿,趁著媽媽沒工夫管我,我要創作!左一層來又一遍,國家二級泥瓦匠,手到擒來的活兒!

糊牆啥的有啥難的,真搞不懂大人們。

「爸,你看看我把草坪搬到了家裡,啊,爸你為什麼打我,不給我工資就算了,你還打我!」

小剪刀,咔嚓嚓,我說剪啥就剪啥,就,剪,啥!

來來來,毛爺爺一整套,批發只要十塊錢!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十塊錢你買不了吃虧,十塊錢你買不了上當。

我只是一個溫柔的狗狗,小主人你不可以這樣......

也就是父母們忽略我的這短短几分鐘里,我覺得我距離我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孩子們往往趁著這幾分鐘的時間,瘋狂的抒發自己的靈感,甭管啥吃的喝的用的,統統都是我的工具。

孩子們通過探索,來實現自己內心世界的所想,通過一筆一划,一步步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探索欲。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對於孩子來說,給他一個媽媽不在家的現場,他能玩到大人懷疑人生。

孩子的想像力有多牛?

他們自己都佩服自己

幼兒期是想像力最豐富的時期,對於幼兒,他們所見到事物往往都是新鮮的,他們的想法沒有被固定的限制住,他們會用他們小小的腦袋還有豐富的想像力來發揮那些層層疊疊,連綿不斷,驚天地、泣鬼神的聯想。

「進去了,你就到太空了」

「媽,土撥鼠是不是就是我這樣,到處亂鑽」「娃兒阿,你可真像土撥鼠,讓我看見就想打。」

垃圾桶超人酷嗎?

媽媽我給你唱首歌:「我是一隻魚,水裡的空氣,是你的小心眼和壞脾氣~」

媽媽,我向你保證——這是我們吃過的,最難掰開的巧克力!

心理學家認為,擁有了豐富的想像力,孩子們就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在家裡也能玩出外面的樂趣。

然而,現實中,父母們看到孩子通過想像力做出的行為或者創造出來的東西,總是頭疼,甚至訓斥,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約束。

有次,女兒興沖沖地遞給我一個被剪得亂七八糟的筆記本,我頓時火冒三丈,怒斥女兒:你知不知道這個筆記本媽媽花多少錢買的?竟然剪爛了!

女兒的眼淚吧嗒吧嗒落下來,默默走開了。

氣消後,我隨手翻開筆記本,大吃一驚:僅僅6歲的女兒將筆記本的內芯漸次挖空,並畫上相應的圖畫,製造出來一個立體的、令人驚嘆的雨林世界!

羞愧的我,當時就跟女兒道了歉。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

比孩子的想像力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啥也不說了,二胎家庭歡樂更多!

好姐妹,就是要一起變得美美噠!

媽媽,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剛從埃及穿越過來!

哭啥哭啊,你看看你,一點都玩不起!

說實話,車頂還真有那麼一點……不好爬。

「是誰用油漆把弟弟塗成這樣的?」

「他自己……嗯……可能是我……」

姐妹同心,其利斷金!

不啰嗦了,媽媽說過,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面對這個新奇、神秘的世界,孩子們就是天然的望遠鏡、放大鏡、探秘者、藝術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世界上並沒有熊孩子,孩子只是在做適合他們年齡的事,一點點去試探、採摘、收穫來自於未知世界的驚喜。

如果再給他們一個玩伴,嗯,每時每刻都是炸了鍋般冒不停的鬼點子,分分鐘令人炸毛。

孩子作的那些妖,

都是成長的苦與樂

有時孩子明明闖了大禍,氣得人胃疼肝疼,剛想發作,可一瞅那犯錯後萌萌的小表情、小眼神,還真是讓你下不去手。

媽咪,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是麵粉先動的手。

看你們這委屈、無辜的小表情,唉,這些都是隔壁二狗子乾的還不行嗎?

繼續乘風啊,繼續破浪啊,為啥還坐在船頭悶悶不樂?

你們倆,對,說的就是你們倆,站好嘍,樂什麼樂?!

有時氣急了也真想揍熊孩子兩下,可,還真是……不那麼好下手啊!

美國兒童認知心理學家文迪·奧斯托洛夫說:好奇心是每一個孩子先天具備的,遺憾的是常常在後天遭遇扼殺。

很多小時候調皮、伶俐、喜歡鑽研的孩子,長大後卻變得木訥、羞澀、懶散無比,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

也許,他們的好奇心和熱情,早就在家長的敷衍、打壓和責難中,消失殆盡了。

被父母捆住雙手的孩子,永遠沒有未來。所以,有時候,在安全且不妨礙他人的境況下,讓他們小小「放肆」一下又何妨?

因為,那是專屬於童年、回憶和孩子的,小小又大大的快樂。

End


熱文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此媽媽 的精彩文章:

丑爆了的雪地靴,怎麼穿顯得又高又瘦?

TAG:如此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