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合利用凈化區是提高工業化養殖效益的關鍵措施,這個縣在凈化區進行了三種模式試驗,保持了凈化區的良好水質,畝效益還提高2000多元

綜合利用凈化區是提高工業化養殖效益的關鍵措施,這個縣在凈化區進行了三種模式試驗,保持了凈化區的良好水質,畝效益還提高2000多元

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是江蘇省海洋漁業局重大科技推廣項目,該技術將傳統池塘「開放式散養」改進為循環流水「圈養」,是養殖理念的一次革新。我縣2015年和2016年共建設了80條池塘工業化養殖水槽,面積達12000米2,2017年建設了108條池塘工業化養殖水槽,面積達15000米2,在水槽內部養殖加州鱸、鯿魚等品種,但是目前凈化區的綜合利用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地區僅放養些鰱鱅魚和螺螄,沒有能充分利用凈化區養殖水體,造成了養殖水體的浪費;有的地區放養了過多的經濟魚類,大大削弱了凈化區的凈化功能,造成養殖水體得不到有效凈化。綜合利用凈化區是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的關鍵,現將我縣池塘工業化凈化區養殖綜合試驗有關做法總結如下。

一、凈化區作用

1.吸收營養鹽類

通過浮游植物、生物浮床、水生植物等吸收水體中多餘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預防水體富營養化發生,起到了提高水體溶氧、凈化水質作用,還可以作為水生動物餌料。通過鰱鱅濾食浮遊動物和浮游植物,加速水體中營養鹽類轉化,防止水體藻類水化產生,凈化水質。

2.吸收和分解有機腐殖質

通過螺螄等吸收水槽養殖中的殘餌、未搜集的糞便的有機腐殖質,防止殘餌及糞便在水中產生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敗壞水質,起到了凈化水質作用。通過微生物製劑分解溶解性的有機腐殖質,把腐殖質分解成營養鹽類,為水生植物提供營養鹽類,既凈化了水質,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3.提高經濟效益

通過在凈化區里放養甲魚、河蟹、對蝦等水生動物不僅凈化了水質,還提高了養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產的水產品的品種接近於野生狀態生長的水產品。

4.生態環保

通過在凈化區內投放螺螄、種植水草、放養經濟魚類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減少水中的養殖污染物,使水質保持優良狀況,達到國家養殖用水標準,符合國家推廣養殖尾水排放標準,達到生態環保的要求。

二、凈化區設置

1.導流堤

在水槽出水口下挖1.3米深、20米長的二級集污區。凈化區人工堆土形成轉水導流堤,導流堤與養殖水槽平行,一般離養殖水槽吸污槽20米以上,每個導流堤寬度應該在4~5米、長度在10~20米、高度2米左右,導流堤間距在15~20米,較小的養殖塘口一般設置3~4個導流堤即可,較大的塘口設置7~8個導流堤,具體根據養殖塘口進行設置,導流堤上種植果樹或生長有機蔬菜。

2.生物浮床

在養殖水面布置一定數量的生物浮床,用毛竹製成寬2米、長5米的長方形,下層網用網眼小的網,上層網用網眼大的網,用繩把生物浮床固定在塘底木樁上。生物浮床可種植空心菜、水芹等經濟作物,設置數量可根據養殖塘口面積大小進行設置,一般每個養殖水槽可設置2~3個生物浮床。

3.擋水壩

在養殖水槽遠端設置擋水壩,擋水壩可根據養殖塘口進行設置,一般高度高出水面2米左右,寬度5~6米,盡量要按照水流循環的方向進行設置。

4.水草栽植

在養殖塘口岸邊、導流堤岸邊淺水區可以栽植茭白、高桿水稻、蘆葦等挺水植物,栽植前先用圍網攔著,防止草食性魚類啃食植物,一般挺水植物面積占塘口面積5%左右。

在塘口栽植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一般呈條狀分布,寬度在4米左右,占塘口面積30%左右。

三、凈化區放養模式

當前,池塘工業化養殖中雖然配套建設污物和殘餌搜集系統,對魚類代謝物和殘剩餌料通過搜集、沉澱處理變成肥料,僅能收集到30%的魚類代謝物和殘剩飼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溶性的、懸浮的糞便直接排入凈化區,所以凈化區建設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養殖的成敗。在池塘工業化池塘中比較適宜的放養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生態鱉模式

每畝投放規格150~200克/只的中華鱉80隻左右,300~400克/尾的鰱鱅魚30尾左右,每畝投放400千克螺螄。

2.南美白對蝦模式

每畝投放規格1厘米左右的南美白對蝦1萬尾,300~400克/尾的鰱鱅魚30尾左右,每畝投放400千克螺螄。

3.河蟹模式

每畝投放規格120~240隻/千克的河蟹200~300隻,300~400克/尾的鰱鱅魚30尾左右,每畝投放500千克螺螄。

四、凈化區管理

1.水質調控

如長時間不降水,池塘水位出現下降,可適當補充水,保持塘口水位與原來相平。養殖凈化區一般在高溫生產季節最好每隔10~15天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生物製劑,減少水體有機生物含量,控制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每20天左右凈化區用一次生石灰,每次用量10~15千克/畝,既對水體進行了消毒,又能補充水體中鈣。

2.日常管理

定期(一般10天左右)用水泵把二級集污區殘餌和糞便進行吸出,定期收割生物浮床植物。到8月下旬開始用地籠捕撈南美白對蝦,在中秋節開始捕撈河蟹進行出售。

每天清晨、傍晚各巡塘一次,觀察水質、水色的變化以及魚苗的活動情況等、定期查看防逃網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應立即修繕,發現有無死魚,如有立即撈出。

五、養殖效益分析

通過凈化區投放經濟水生生物,既有效地利用了養殖水面,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1.生態鱉模式

畝產生態鱉50千克,畝增產值8000元,畝增效益2000~3000元。

2.南美白對蝦模式

畝產對蝦75千克,畝增產值3000元,畝增效益1500~2000元。

3.河蟹模式

畝產河蟹25千克左右,畝增產值2000元,畝增效益1000元左右。

江蘇建湖縣水產技術指導站 凌君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養魚 的精彩文章:

池塘養殖中魚類攝食不旺的原因和應對措施

TAG:科學養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