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榮成成山頭地處膠東半島最東端,發生過一場經典伏擊戰

榮成成山頭地處膠東半島最東端,發生過一場經典伏擊戰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陸地的最東端就是威海榮成的成山頭。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秦皇漢武以來,這裡就成為一處風景名勝,前來探訪的人絡繹不絕。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到成山頭都是為了看風景。在歷史上,曾有人專門領兵到此,設下埋伏,打贏了一場經典戰鬥。這個人,就是三國時的魏國將領田豫。

田豫,字國讓,幽州漁陽人。在東漢末年,他曾在劉備和公孫瓚手下效過力,公孫瓚敗亡之後。田豫斷定曹操能成大事,於是南下投奔。在曹操手下,田豫先後擔任縣令、太守等職,算不上重臣,因此在《三國演義》中也很少出場,很多讀者對其並不了解。

不過,魏國兩次易世之後,到魏明帝時期,跟隨武帝創業舊臣大多故去,田豫已經算是老資格。於是,當遼東公孫淵叛亂時,田豫被任命為「督青州諸軍」,征討公孫淵。

古代的交通條件不夠發達,遼東半島憑山阻海,直接進攻並非易事。在這種情況下,田豫決定換個思路立功:當時東吳政權遣使乘船出海,聯繫公孫淵,田豫打算在半路伏擊這支吳國使團。

然而,從赤壁之戰就可以看出,水戰非魏軍之長,吳軍在大海上來去自如,魏國很難佔到便宜。對此,田豫想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應對策略,進軍成山頭,在陸地上設下埋伏,等待吳國自投羅網。

對於常人來說,田豫這種守株待兔的戰術,簡直是荒謬至極,因此,《三國志》記載:「(田豫)於空地待賊,諸將皆笑」可是,吳國人真的來了。

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九月,吳國使團船隊從遼東返回,中途路過成山頭,結果遇到大風,船只能靠岸,因此中了埋伏。

史書上所述的月份,一般為農曆,因此當時的風應該不是颱風。不過,深秋初冬季節,膠東半島北風強勁,那滋味也不好受。古代航海技術不比現在,船隻大都是沿海岸線近岸行駛,遇到大風很容易觸到礁石。田豫應該對此很了解,因此才有守株待兔一舉。

這場伏擊戰的結果很明顯,倉促上岸的吳軍,不是以逸待勞的魏軍的對手,大敗,吳將周賀也被斬。

當時,吳軍大部分上岸,有少部分沒有受損的船隻還漂泊在海上。田豫的部將主張趁勝追擊,開船入海一決高下。不過,田豫終究對魏軍的水戰能力信心不足,沒有採納這一建議。成山頭伏擊戰就此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指揮這場伏擊戰的田豫十分長壽,活到了82歲高齡,見證了很長一段歷史,他年輕時期,曹操剛嶄露頭角,而到他快去世的時候,司馬氏家族已經奪取了魏國大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東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煙台蓬萊有處上水門遺址,曾是登州府城牆的一部分

TAG:膠東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