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真以為走的越多,身體就會越健康?別傻了

你真以為走的越多,身體就會越健康?別傻了

走路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運動拼湊步數也成為人們熱衷的方式之一。有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走路的辛苦,甚至還要截圖發布一下:看看我,一天走了這麼多,我容易嗎我!但走步這個運動是不是適合所有人,有時候過度的走步,對於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GIF

很多朋友的活動量,跟自己的身體情況不相匹配。

體重很大的胖友們,或者有關節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的中老年朋友,就不要盲目地每天花好幾小時去刷步數了,因為過度的走路可能會加重對關節的損傷,導致關節炎、滑膜炎等病症

可能你會說:

說得那麼嚇人!不就走個路,至於嗎?!

其實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

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令病人十分痛苦。雖然此病進展緩慢,每個病人表現不全相同,但最後轉歸為膝關節行走功能喪失,嚴重者可導致殘疾。

其中,女性出現髖關節、膝關節問題比男性多見。有部分20來歲的女性為了健身,經常劇烈跳健身操、長距離行走、跑馬拉松,從而造成了關節軟骨損傷。

另外經常走路,可以消耗熱量,控制體重;促進下肢靜脈迴流,保護心臟;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活動筋骨,疏通脈絡;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使疲憊的大腦放鬆,恢復精力。還可以預防乳腺癌、大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預防心臟病、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等。

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適度!

首先,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健身運動的習慣,每天一萬多步不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一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巨大負擔。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膝關節,韌帶,骨骼會出現損傷。

另外,一個人不同年齡段能夠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

15歲以前,膝蓋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能不能長高個,關鍵也看這個時候。

15-30歲,膝蓋處於「完美狀態」,運動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是受傷,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感覺不到膝蓋的存在。這個時候,走個5000-10000步就可以了,多了就是負擔了,雖然損傷不大,但也沒有起到很高效的鍛煉目的。

30-40歲,髕骨軟骨產生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一般人都察覺不到。但是髕骨軟骨即人體膝關節內一層3-5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已經開始磨損了。從此,對膝關節的使用也不能隨心所欲了。要開始注意。走路的步數也要降低,最多也就是5000到10000步。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40-50歲,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半月板也因為長久支撐體重,開始發生退變。又因為半月板上分布的有神經末梢,所以這個年齡可以深切的體會到膝蓋的疼痛。已經是不得不保養了。走路即便是經常鍛煉的人,也盡量控制在6000步以下。最好換一種鍛煉方式,比如游泳。

當然50歲以上,髕骨軟骨那薄薄的一層,已經徹底磨損完,就像一輛快要磨爛的輪胎,各種炎症侵襲,隨時爆胎。這個時候就要避免使用關節,尤其是走路,上下樓或者爬山,該用拐杖用拐杖,不要亂聽新聞說什麼幾十的古稀老人愛好爬山什麼的。他們是在直接磨損骨頭來鍛煉。疼痛他們自己心裡很清楚。

【文章圖片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麗榮 的精彩文章:

白白患者們冬季如何正確的對待白癜風?

TAG:吳麗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