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霸之鄭莊公: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之五
穎考叔獻計,鄭莊公黃泉見母。
鄭莊公趕走了共叔段這個國內最大的不安定分子,終於出了一口惡氣。但對於自己的偏心母親武姜,鄭莊公還是覺得意難平。索性利用這個機會,把犯了錯的母親也遷離國都,遷到了城穎這個地方,並且發下毒誓:不至黃泉,無相見也。
至此鄭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在鄭莊公的英明領導下,鄭國在春秋早期的周王朝大地上蓬勃發展,顯示了無窮的生機,軍事和經濟實力在各諸侯國里都位居上游,鄭莊公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霸業。
但最近的鄭莊公卻很不開心,甚至有點鬱悶。原因就在於自己的母親。因為他把母親遷制到城穎,而且發下毒誓,僅僅一年多點,現在就後悔了。因為,母親再怎麼說那也是自己的母親。俗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現在自己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奉養母親就是不孝啊!
鄭莊公的煩惱,作為大臣的穎考叔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就找到鄭莊公談心。鄭莊公也向他述說了因為毒誓而沒法見到母親而盡孝的苦惱,穎考叔腦子很靈活,做腦筋急轉彎絕對是一個好手。他就出了主意:「穿地至黃泉,則相見矣。」
大意就是:在地下挖個井,等出了水,就相當於是黃泉了嘛。然後在井壁底下再挖一條隧洞,母子二人就在隧洞里見面,如此,就可以滿足「黃泉見母」的要求了。
呵呵,古往今來都是這個道理,只要思想問題解決了,其他都好辦。
鄭莊公大喜過望,果然按此辦理,武姜和鄭莊公在大隧里見面,母子二人都很開心,鄭莊公唱道: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母親武姜出來後也唱道: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一個成語故事,一樁家庭倫理難題得以解決,鄭莊公家和萬事興,開始了自己春秋早期稱霸天下的的霸業之路。
鄭莊公解決了弟弟的叛亂問題,又見到母親解決盡孝難題,從而實現了政治穩定和家庭和睦,剩下的就是在諸侯國之間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的問題了。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