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同學一起看荊軻傳一個哭一個笑:老和尚的感嘆太准
凡是讀過書上過學的同學都會有同學,或多或少,因為學校不只是為你一個人開放。所以同學在我們的人生中作用是巨大的。雖然大家讀的是同一本書,老師也是同一個人,但因為資質、理解力、家教等等諸多方面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同學之間對同一問題認識上的不同,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反差。
比如明朝的兩位同學,著名奸相嚴嵩和他的同學王某。
兩人曾經一起在菩提寺東院讀書,看得是司馬遷先生寫的《荊軻傳》。當看到樊於期自殺時,嚴嵩大笑說:「這個人是傻瓜,還不知道事情成不成就拿腦袋當兒戲。」而王某卻大哭道:「烈士殺身成仁,志氣可哀。」同樣一個問題,兩人一哭一笑,反差強烈。
當看到燕太子丹送荊軻白衣過江時,嚴嵩又笑:「既知道有去無回仍然派他去,太子丹真是個庸人。」而王某卻又大哭道:「壯士一去,風蕭蕭兮易水寒,擊築高歌,雖時隔千年,讀來依然愴然涕下。」仍然是一哭一笑。
繼續讀,到了故事最後,荊軻刺秦王不成,大罵不止,而嬴政提劍斬殺荊軻時,嚴嵩更是笑的前仰後合不能自已:「這人是真的笨蛋,該殺的時候不殺,在這裡罵有什麼用!」而王某此時已經快哭昏過去了:「英雄義士一諾千金,為報知己雖死不辭。雖然只是擊中了銅柱未能刺殺成功,但英雄豪氣千年不衰!」一個笑的前仰後合,一個哭的不能自持,寺廟院內幾乎成了演出的舞台。
菩提寺有個老和尚一直在觀察兩人,也偷聽了很久,他不無遺憾地嘆息著說道:哭著乃人之常情,而笑著就不好說了。恐怕二十年後忠臣義士無法存活了。
老和尚獨具慧眼,看人真的很準確。後來的嚴嵩通過自己的投機鑽營謀得了宰相高官,又依靠嘉靖帝的信任專權誤國,排除異己殘害忠良,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而嚴嵩也堪稱明朝的奸臣之首了。
可惜的是,我們同學是誰自己並沒有選擇權,完全上天的旨意。碰到好的那是你命好,碰到差勁的也是命,只有躲他遠遠地。至於這位王同學結局如何,史書沒交代,不好妄言。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