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陽90後女孩回鄉辦廠 不讓留守兒童像她一樣

安陽90後女孩回鄉辦廠 不讓留守兒童像她一樣

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90後女孩兒放著高薪不要,堅決回鄉辦廠, 就是為了幫助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讓村裡的孩子們不再留守。也許大家可能不太相信,一個黃毛丫頭能有啥本事幫助大家。今天甲乙拼圖就帶你一起去認識這位女孩,了解她的創業扶貧之路。

走進河南省內黃縣後河鎮李庄村祥友箱包廠的扶貧車間內,30多名來自附近村莊的留守婦女們正在熟練而迅速地縫製著各種箱包,這個箱包廠是在一個廢棄的魚塘上建起來的,箱包廠老闆名叫王曉聰,一名90後,是這個村土生土長的農村娃,被村民們稱為回鄉創業的90後打工妹。

王曉聰初中畢業就跟著父親去浙江省金華市打工,隨後又跟著父親去福建省泉州市打工。王曉聰剛開始在一家箱包廠工作,技術學成後,在父親的支持下開始學習做生意。去年春節,王曉聰從外地回家過年。「我聽說,村裡的孩子因為父母不在家,回到家沒有人管,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習成績不好。我深有同感。我當時就是回到家沒人管,後來成績慢慢下滑,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了。」王曉聰說。

「我還聽說,我們後河鎮李庄村也有貧困戶出不去門,在家裡又找不到工作。我突然有個想法。回家創辦個箱包廠,讓村民們既能上班又能照顧孩子。我當時特地問了問村裡的嬸嬸們,如果在家門口一個月能掙到2000多塊錢,行不行,嬸嬸們都說,如果有這樣的工作,她們肯定去。」

說干就干,王曉聰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大力支持,全家人拿出這幾年的積蓄,又借了一部分資金,填平一個廢棄的魚塘,2017年6月份,王曉聰的內黃縣祥友箱包廠建起來了。培訓、招收工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優先。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很快就開工生產。圖為王曉聰和母親一起捆包。

為了讓工人快速掌握縫紉技術,王曉聰每次都不厭其煩,手把手培訓她們。有時候白天培訓工人,工人不小心把機器用壞了,王曉聰晚上就加班將機器修好。圖為附近村的兩位婦女剛好來報名,王曉聰給她們講解縫紉技術。

「我在這上班都半年了,最開始一個月能拿到1500塊錢,現在熟練了能拿到2000多塊錢,不出家門掙錢還能照顧孩子,曉聰真是幫了大忙!」王陽陽一邊縫製箱包一邊告訴作者。據了解,王陽陽是當地一名村民,愛人常年在外打工,過去她在濮陽一家服裝廠打工,但離家遠照顧不了家裡的兩個孩子,當聽說村裡要辦箱包廠,她及早就報名要參加。

在這個工廠車間里,王翠玲需要經常請假,去接送孩子上下學。她的丈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是內黃縣後河鎮李庄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翠玲既要照顧患病的丈夫還要撫養孩子。王翠玲說:「這裡的老闆知道了我們家的情況,特地對我說,我情況特殊,可以晚來一會兒,早走一會兒,家裡如果有啥情況,隨時請假都可以回家。」像王翠玲一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廠里一共有7戶。

今年70拐彎的劉慶書大娘,是工廠里年齡最大的一位,她平時主要負責剪線頭整理半成品,工作相對最簡單輕巧,她的工資是按天發放,一天30元。「我這老婆子年紀大了在家啥也幹不成,閑著也是閑著,人家曉聰不嫌俺老,給個錢都中。」大娘以前還從沒有掙過這麼多錢。

「我們現在能生產20多種箱包,有些簡單的包,我們一天就能生產一萬件。我們現在的訂單多的是,根本就生產不出來,我們也缺少熟練的技術工人,慢慢培養吧。」王曉聰平常除了購買衣服、化妝品之類的打扮自己以外,最大的愛好就是出去旅遊,開車帶上家人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下一步我們將再建一個廠房,再上機器設備,擴大規模,讓附近更多的貧困戶和留守婦女來我們這裡上班,讓村裡的孩子不在留守。」這位能幹的90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乙拼圖 的精彩文章:

大寒時節到了 你家的腊味準備好了嗎?

TAG:甲乙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