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里,該選擇相似的還是互補的?
很多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很糾結,不知道該選擇個性相似的,還是性格互補的。
相似的情侶,有共同的興趣,脾性和志向,就像人們常說的,容易有話聊。
互補的戀人,看似習慣個性完全不同,實際上卻像磁鐵的正負極,足夠有吸引力。
也有人說,戀愛應該找互補的,結婚還是找相似的好。但是這句話似乎有一個邏輯漏洞:
誰沒有經過戀愛而直接進入到婚姻呢?戀愛的時候不爽,又怎麼可能有機會進入下一輪的婚姻環節?
其實黛拉倒是認為,互補或相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愛他,也愛自己,同時相信他是愛著你的。
什麼鬼?選擇跟某個人在一起當然是因為愛,我也愛自己啊,至於他到底愛不愛我,有多愛我,又不是我能控制的。這不是說了一句正確的廢話嘛。
01
愛情,才是唯一重要的理由
首先要確定的是,我們選擇一個人是因為真的愛他;而不是工作穩定,收入頗高,開著豪車,性格溫柔,對你極好。
都不是。
你跟他在一起,只是因為愛。
因為在一起很安心,沒在一起很放心;
即使他有很多缺點,你依然願意包容;
你可能會說,那不是傻嗎?
我一定要找一個對我特別特別好,他愛我要比我愛他要多得多的人。
你是有多缺愛,才必須要找一個可以給你很多很多愛的人?
他對你的好,是他的愛情;
你對他的好,才是你的愛情。
兩者是相互獨立的。
他的愛情,不是你能控制的;
你的愛情,卻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
你並不需要通過「他對你好」來確定你的重要性,卻可以通過「你愛他」來證明你的愛情還鮮活著。
只有當這份愛足夠深刻足夠純粹,才有可能經受住未來長河流過的瑣碎。
有能力去愛,心甘情願去付出,這並不卑微,也絕不可恥。就如賈乃亮,就如王寶強。雖然最後被辜負,但依然要相信,還有更多的人是懂得珍惜的。
02
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很多人之所以在愛情里付出很多,並對此感到非常痛苦,不是因為他們不應該主動付出,而是因為她們丟了自己。
比如曾經的我,明明做了很多,也做得很好,但是對方並不領情。我以為肯定是自己哪裡做得還不夠好,最後把自己快逼瘋了,也把對方嚇跑了。
忘我地對一個人好,是愛情極不成熟的一個階段。
《浮生夢》里的菲利普也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狂熱地愛上了堂嫂,不惜傾囊相贈,
害怕她離開,懷疑她與其她異性交好,
甚至大冬天走進冰冷的湖水裡游泳把自己折磨得險些生病死去,
只為了能夠把瑞秋留在身邊。
可是最後他們依然沒有在一起,以瑞秋意外過世而告終。
愛一個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但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愛自己不是自私索取,而是有自己獨立的經濟,思想,興趣,依戀但不依附。
自愛和愛人,這其中的度並不好把握。
只有當你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充實豐滿,你會發現你們的相處沒有任何彼此牽制的負擔;
你不會計較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也不會強求對方去改變某些缺點。
在這份平等的愛情里,沒有抱怨,也沒有勉強。得和受都充滿喜悅。
03
相信對方是愛你的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相信」,而非「確定」。
這兩者的差別在於,確定是需要證明的,而且有一個程度的概念,我們不可能100%地確定某件事,也很難衡量到底是百分之多少,甚至這個數值是一直在變動的。
但是相信就不一樣了,它會給你和對方一個潛意識,而這個潛意識有可能決定你們愛情的方向。而且,這個是可以由你的意念控制的。
有人可能會問,怎麼才能相信他是愛我的呢?
他既沒時間陪我,又不願意為我花錢,
那我怎麼相信他是愛我的呢?
那就要問問你的心,你願不願意相信他。
相信,你們就繼續;
不相信,就果斷分開。
因為如果你壓根都不相信你們之間的愛情,在一起也只能是痛苦,神仙也救不了你。
如果你相信,再加以引導,你們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比如,你可以說:我發現你越來越愛我了呢!
不要羞於表達愛,這樣其實是在喚醒對方的潛意識,他是愛你的。
你要經常在他耳邊灌輸這個概念,久而久之,他會被你「洗腦」,並越來越愛你。
或者你可以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偶爾幫他洗洗衣服。他會感激你是一個好幫手。
但是不要讓他覺得,家務是你一個人的責任和本分,有時也要拉著他兩個人一起參與。
不管你是選擇相似的,還是互補的,如果能真心地愛對方,坦然地愛自己,並堅定地相他對你的愛,相信幸福一定會臨幸你!
PS:
某人回來,看到我沒有洗碗洗衣服,很是鬱悶。
我說,你要求有點過分哈,自己在外面瀟洒,卻對我沒有做家務而生氣,不能這樣區別對待啊。咱們分工合作,我一會忙完洗碗,你洗衣服。
然後他愉快地煮麵條去了~~~
? end ?
編輯 | 黛拉
圖 | 網路
ISO寶寶讚賞專用通道


TAG:黛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