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堂主拙文 臨帖的那些事
臨帖的那些事兒
柏永舵
學書法臨帖,這臨帖中的事兒還真的很多。這裡所指帖是甲骨、金文、石刻、摩崖、墨跡等所有學習範本籠統的稱謂。
要臨帖,先選帖。在浩瀚的經典法帖中,選擇其中自己偏愛的法帖是十分關鍵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在沒有進行大量的法帖了解對比之前,你自己不知道到哪個帖好,更不知道哪個帖適合自己,選不出哪個是自己的「意中人」將來和自己過日子。好在現在科技非常方便,不用上圖書館或跑書店,在網上搜一搜,對感興趣的法帖圈點一下;當然也不一定非要局限於漢隸《曹全碑》《蘭亭集序》《九成宮禮泉銘》等幾種經典。只要是自己喜愛,書法家們認可的,就是好帖。
選中了適合自己的法帖後,先要進行非常重要的「讀帖」工作,而不是急急忙忙的抄寫。這裡的「讀帖」不僅是指讀帖上內容,更重要的是對法帖的用筆、點畫、結構、章法、韻律等方面進行精心的研讀,要對法帖有所了解和掌控,把讀到信息銘記於心,必要時,也可查閱相關資料聯想作者當時創作的動機和書寫的動態等。這樣,把讀到的信息傳遞到鋪開的紙張上,胸有成竹不斷進行臨習,所謂「盡的於目,盡存於心,盡應於手」。如此,效果也才會事半功倍。
臨帖,首先還要考慮到毛筆和墨汁的特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所臨法帖適合狼毫、羊毫還是兼毫,適合大號、小號還是中號。所選墨汁是否加水,墨和水的比例多少會讓臨帖效果更佳等,都要進行反覆的試用和調試。總之,適合就是最好的。
在認準的法帖上肯下功夫,書法水平就會達到一定高度。當然,也可以臨習其他法帖,相輔相成,融會貫通;不過,需要主次分明,精力入注主攻法帖,正如清代書法家鄭燮的《竹石》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此文刊載於2018年第1期《書法導報》
柏永舵,男,號,雲山堂主,1990年7月生於甘肅武都,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甘肅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兼維權鑒定委副主任,隴南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等。書法作品入展省、市展並有獲獎,作品散見《書法導報》《書法報》《甘肅文藝網》《隴南文藝》等報刊、媒體。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