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講堂「燕國歷史文化」系列講座之一——《從考古成果看中華文明起源》
最新
01-21
1月13日上午,「燕國歷史文化」系列講座開講,來自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的楊林主任應邀走進天博,從考古學角度對中華文明尋根探源。
講座伊始,主講人首先向聽眾介紹了由他本人參與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該工程自2004年啟動,2017年結束,歷時13年,動員全國數十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數百名國內頂尖專家,從考古學、歷史系、人類學、古文獻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遺傳學、航天遙感和計算機數字模擬等多方面綜合開展研究,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發展過程形成了豐厚的學術成果。
隨後,楊林主任從考古學科向聽眾介紹了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大墓、安徽凌家灘、浙江良渚、陝西石卯、山西陶寺、河南二里頭等文化遺址,提出不同地域文明起源的思考。在中華文明的孕育過程中,各個區域的文化都做出了貢獻,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格局和一體化趨勢。其中,二里頭文化可謂華夏文明的集大成者,利用「天地之中」的有利條件,成就了作為廣域王權國家的「中國」,可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源頭和豐碩成果」。
講座結束後,聽眾中不乏考古愛好者與主講人進行了熱切交流。


TAG:天津博物館宣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