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種iPhone全屏手機膜有啥不同?咱們來體驗一番

3種iPhone全屏手機膜有啥不同?咱們來體驗一番

接連出了兩期手機膜相關的文章,是時候來點實際的產品試試水了。本期我們第一批購買了3款不同種類的iPhone 7 Plus/8 Plus手機膜,進行一系列的測試。

第一批只買3款,全是全屏手機膜的產品,當中有1張全屏水凝膜、1張3D軟邊全屏鋼化膜和1張3D全玻璃全屏鋼化膜,後面會和大家詳細說說這些手機膜。

求真實驗室向來都是大手筆買成堆產品,這次只買3張,主要是希望從有代表性的產品裡面選出最好的那一個類型,後續我們會根據對全屏貼膜需求呼聲最大的iPhone X進行針對性的手機膜橫評。

話不多說,馬上介紹下這3位選手!

註:其中索弘的包含2張前膜和2張背膜,其餘均為1張前膜

3D軟邊全屏鋼化膜

插畫師3D軟邊全屏鋼化膜

第1片買的是插畫師的軟邊3D全屏鋼化膜(25.9元),購於京東。

拿到包裝發現正面沒有「插畫師」字眼,差點以為買錯了,後來才知道是億色的子品牌。

打開包裝,裡面東西不多

膜的質感摸上去邊緣和中間的玻璃有明顯的手感差異,是因為軟邊鋼化膜的邊緣是塑料材質,和中間的鋼化玻璃始終有一些手感上的落差。如果用指甲在兩種材質之間刮,也會感受到中間有很細的接縫。

膜的細節看上去還是比較清晰的,插畫師這款保護措施做得更足,膜的背後是一塊很硬的塑料片,玻璃在運輸過程中不容易斷裂。

我們買到的這膜的盒子已經壓破了,但膜還原好無損,看來那塊保護的塑料片還是有作用的。

由於還沒有撕掉背部的塑料片,所以也不知道插畫師這塊膜的軟邊的硬度和粘合性如何,就等周五實測分解吧。

3D全玻璃全屏鋼化膜

這次買的最貴的是這款49塊錢的GK 5D全玻璃全屏鋼化膜,5D叫法有點迷,實物到手後感覺其實和3D、4D稱號的產品是一樣的,就是邊緣更薄,幾乎能覆蓋全部的屏幕,比舊款只做2.5D切割的產品好。

包裝像本書,裡面是中空的

打開盒子,裡面東西很少

就一鋼化膜和工具包

由於是全玻璃設計,所以GK這塊膜的質感是最好,通體的玻璃完全沒有軟邊鋼化膜那種材質不同的違和感,貼上後估計和沒貼膜的手感比較接近。

膜的開孔細節和插畫師差不多,而且三款膜Home鍵部分都沒有倒角,摸上去有點割,上機後按Home鍵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不過全玻璃的手感確實好,保證了貼膜前後的質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但別忘了,全玻璃是美好,但同時膜也更容易碎,不是很經摔的。

全屏水凝膜

水凝膜選擇了索弘的全屏水凝膜(41元),包裝盒是非常的大,內含2張前膜和2張背膜,所以雖然售價41元,但實際是有2套膜的。

盒子超大一個

因為裡面是包含背膜的,所以工具包都有兩份

膜的保護貼是綠色的,一股要我原諒她的氣氛

水凝膜的保護膜我們還沒撕,所以不知道這個膜的手感和玻璃的差別在哪,下一篇上機的測試會給大家揭曉。

水凝膜的保護膜的額頭部分是分離的,貼的時候先貼額頭再貼下面的屏幕部分,能降低一些粘貼難度,但沒有送貼膜神器,感覺也不一定好貼。

小結:還是全玻璃棒

2款全屏鋼化膜和1款全屏水凝膜,從手感的第一印象看,全玻璃全屏鋼化膜的質感還是最好的,使用體驗上應該也不錯。

不過,全玻璃的膜終究是更容易碎的,而且價格也比一般的塑料+鋼化玻璃的貼膜貴很多,因此如果想要裸機手感,還是塑料邊的鋼化膜比較好,如果帶手機套的話,那倒是可以貼全玻璃的。至於水凝膜,不知道效果和手感會怎樣。

本周五,求真實驗室會針對這四款膜進行上機實測,包括大家比較關心的耐刮程度和貼合的緊密程度,敬請留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蘋果下月將允許iPhone解除降速;小米新機酷似iPhone X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