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四大佛教名山分別代表著什麼?
文史
01-21
五台山
文殊菩薩,由於「智慧超群,洞悉般若」,因而意味著「大智」。
文殊菩薩之「大智」,是指他的智慧極高,悟透了「空有」「因果」「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等所有佛法,洞悉一切「般若」。
普陀山
觀音菩薩,由於隨時隨地「悲憫眾生,救苦救難」,因而意味著「大悲」。
觀音菩薩之「大悲」,是指他的胸懷極為慈悲,即所謂「大慈大悲」。「慈」是「予樂」,即為眾生帶來快樂;「悲」是「拔苦」,即為眾生解除痛苦;「大慈」是「無緣大慈」,即不分親疏、不計恩怨地為一切眾生帶來快樂;「大悲」是「同體大悲」,即視眾生與自己為一體,解除眾生的痛苦就是解除自己的痛苦。
峨眉山
普賢菩薩,由於「難行能行,不輟不止」,因而意味著「大行」。
普賢菩薩之「大行」,是指他在實踐佛法宏旨方面極為盡心儘力,再難也不中斷、再苦也不停止。
九華山
地藏菩薩,由於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而意味著「大願」。
地藏菩薩之「大願」,是指他的願心極大,要普度所有的眾生。


TAG:民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