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文身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紋身」這個錯別字也漸漸被大眾所接受。然而我們的鄰居日本人,似乎對文身這件事情還是無法忍受,有文身者連溫泉都不能泡。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文身在日本的歷史非常久遠,和許多原始民族一樣,日本人的祖先也將文身視為去災避禍的符號。《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記載:

「今倭水人好沉沒捕魚蛤,文身亦以厭大魚水禽,後稍以為飾。」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文身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日本官史《日本書紀》中記載:


天皇即位時,召阿雲連浜子,說道:「你與仲皇子同謀叛逆,妄圖顛覆國家,論罪當誅。今垂恩大赦,免你一死,科以墨刑。」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墨刑等同於中國古代的「黥面」,《水滸傳》中的「刺配」等,也就是說從公元五世紀起,文身在日本也成了懲罰罪犯的辦法。文面對罪犯的尊嚴和心靈有著嚴重的摧殘,所以從奈良時代起,這項酷刑被廢止了。

不過在16、17世紀的江戶時代,文身又在日本復活了。文身不再是一種刑罰,最先流行於藝伎、游女們之間。她們為了招攬更多的生意,常常在肩膀、肘部或是手指的外側文上常客的名字,以取悅他們。

漸漸地這種做法也被男人接受,為了乞求佛祖的保佑,許多武士將「南無阿彌陀佛」等佛語文在身上,也有很多青年人將文身作為定情信物,刻在身上。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為了顯示陽剛和勇武之氣,很多相撲選手在手臂上文上各種圖案。遺憾的是這一招很快被地痞、流氓學了去。玉林晴朗在其《文身百態》中說:

早先文身者多為俠義之士,因時常捨命行事,故文身以使敵人畏懼其勇氣。後為惡徒所模仿,於是文身者中品質惡劣之輩逐漸增多,而且在其做壞事時只需展示文身往往就能使他人懼怕。結果,人們見到文身的人就會認為其是壞人,並避而遠之。

這大概就是日本人討厭和抵制文身者的起源吧。18世紀中葉,中國的《水滸傳》傳入日本,武松、魯智深、史進等英雄豪傑的形象深受日本人喜愛。很多幫派分子隨即將水滸好漢文在身上。時至今日,水滸仍是日本黑社會成員文身的主要題材之一。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至此文身在日本的性質徹底變了,幾乎成了幫派分子標誌,那些精美的古典圖案給人的不再是享受,而是恐懼。

所以19世紀中葉,德川幕府很快下令禁止文身。直到二戰過後,麥克阿瑟重建日本法律,文身才重新獲得合法地位。

由於長期被視作刑罰和區分犯罪和流氓的標誌,又加之戰後黑社會勢力猖獗,文身成了幫派分子標榜自己「反叛」和「對抗」精神的標誌,後逐漸演變為日本幫派的一種儀式。

山口組成員最隱秘的部位在哪,日本黑社會為何不敢輕易將文身示人

在日本,黑社會雖然具有合法地位,但畢竟邪不壓正。在很多公眾場合,尤其是溫泉,為了讓顧客有一個好的心情,常常會拒絕文身者進入。

網上流傳很多山口組成員的文身,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們的文身從來沒有超出衣服無法遮蓋的部位,為了就是不讓外人知道他們的身份。

參考文獻:《日本人文身習俗探析》;《日本服裝禁忌與中國民間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圍觀核爆蘑菇雲成旅遊熱點,美軍如何瘋狂屠殺69.5萬美國人的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