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光帝不犯這錯誤,哪還輪到慈禧統治,八國聯軍也就進不來

道光帝不犯這錯誤,哪還輪到慈禧統治,八國聯軍也就進不來

滿清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爭議最大的朝代,它既開創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輝煌——康雍乾盛世,又在短短數十年間極速墜落,淪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代理人。道光帝正處於清朝由盛轉衰這一重大轉折點上,他手中本來握有最有可能挽救這一危局的「王牌」,卻因臨終前的一個錯誤決定,掐滅了大清起死回生的機會,這個決定就是立奕訢為恭親王,將奕詝(咸豐帝)推上了皇帝寶位。

我們都知道,恭親王奕訢是洋務運動領袖,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洋務運動的初衷是為了使中國經濟和軍事上更加強大,但是甲午戰敗給洋務運動帶來了衝擊。洋務運動本身的問題:過於碎片化,過於地方化,中央政府沒有統一的戰略,未能在現代工業、尤其是輕工業上進行投資,在財政金融上也面臨困難。

清政府財政資金不足,收入主要依賴海關。而且,因為滿漢衝突,清朝統治者很敏感。所以洋務運動都是在地方層面進行,改革的動力主要在地方大員手中,像李鴻章、張之洞等人。而他們之間還相互競爭。

另一方面加上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和思想封閉不思進取,導致洋務運動完全失敗。最終加快了八國聯軍的快速入侵和清朝的迅速滅亡。

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一國的掌權者閉關自守,就會導致整個國家的舉步不前。如果當年道光皇帝在傳帝位的時候沒有把帝位傳給咸豐皇帝,而是傳給自己的第六個兒子恭親王奕訢,可能大清的局勢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恭親王奕訢是當時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從當時清朝漏洞百出的制度入手,一心想改變清朝的治國理念,例如總理衙門的設立,就和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恭親王奕訢的想法是有利於清朝發展的,但是,他卻遭到了當時閉關自守,愚昧無知的王公貴族們的排擠,被他們罵成是「鬼子」。

二、恭親王奕訢,無論在軍事謀略和遠見上,都與當時封建的王朝大不相同。他自幼在體能方面就非常出色,而且在治國理政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咸豐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每次出去打獵,恭親王奕訢都是打獵最多的一個,而咸豐每次都因為自己的箭法太差空手而歸,還美其名曰的說是因為怕傷了懷孕的動物,不忍心捕殺。

三、在體能方面,咸豐就輸給了恭親王奕訢一大截,而在治國理政方面,咸豐也是草包一個,一次,道光皇帝問兩個人在治國方略上面有什麼想法,由於腦子裡沒有東西,咸豐什麼方略都答不上來,於是便直接跪在地上使勁的磕頭,說自己日夜都在祈禱皇阿瑪萬壽無疆,根本就不敢想別的事情。

四、而恭親王奕訢則表示希望國家能夠自強,應該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同時他還大力支持李鴻章等人的洋務運動,以此來增加國家的實力,趕超洋人。可惜的是,最終道光皇帝還是被四阿哥咸豐孝順,慈悲的假象所迷惑。道光認為,咸豐繼位以後,一定會愛戴大清的子民,就這樣,道光皇帝最終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咸豐皇帝。

正因如此,據說慈禧意識到奕欣並不能為自己掌控的時候,便想要除去他手中的權力。在1865年大臣蔡壽祺上書彈劾奕欣,而慈禧則順水推舟廢除了他所有的職務,直到有大臣求情才給了他在內廷行走的權力。到了1869年奕欣等人促使慈禧最寵信的安德海死亡,這讓慈禧更加惱恨他,兩個人原本的關係正式破裂,慈禧集中火力搞定「鬼子六」。加上中法戰爭失利,慈禧名正言順罷黜他一切職務,徹底瓦解他的黨羽。

奕欣晚年凄慘,一生為大清效力,由於中國人的嫉妒與多疑,落得如此下場。試想一下,如果道光帝當年欽點的是奕欣,慈禧就不可能掌托,大清國運也不會走向衰落,奕欣如果做了皇帝,見到列強發達,一定力排眾議跟西方合作,康有為這類改革派必受重用。

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相互映照,就一定沒有甲午戰爭,少了慈禧搞屎棍,滿清現代化必能成功,中國至少會早一百年躋身列強。可因為一念之差,道光選錯了人,導致慈禧干政,妖孽橫行,毀了清室不打緊——好歹也是你們滿族人之恥,但讓整個清朝推向深重的災難,道光帝我覺得傳給咸豐確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風暴 的精彩文章:

此人治軍嚴明,生擒呂布,替曹操殺人卻晚節不保

TAG:歷史大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