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

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激動?!

對於菲律賓探訪的嚮往由來已久,不僅僅是因為菲國有豐富的紅樹林資源,還有豐富的貝類資源和多樣性。

在短暫的時間內,要對島國或沿海城市的生物多樣性概況有基本的認知,我個人的經驗是:1,觀鳥;2,菜市場;3,博物館;4,潮間帶。

先談一談觀鳥。作為一個資深菜鳥,此行居然在IBA(Important Bird and Biodiversity Area)毫無收穫,還好一群鴿子挽救了鴨蛋的命運。所以這點其實是我硬加上的......

我們探訪的地方都沒有嚴格意義的菜市場,而且前不久颱風剛過,無法從菜市場了解當地的生(海)物(鮮)多樣性,這也直接在我們的食譜里得到了體現:在海域遼闊的菲律賓待了7天,我們居然只吃到了鋸緣青蟹、基圍蝦和兩種魚類,以及一種烤得焦黑的鳳凰螺。

烤得焦黑的鳳凰螺

只能感嘆,颱風的力量真大!捲走了海鮮,還把鳥也捲走了......

那就去博物館。地接方幫我們排了庫里昂博物館及檔案館的行程。這裡是庫里昂島最大的博物館。我們滿懷期待跟著嚮導去博物館,走著走著,怎麼去了醫院?原來這個博物館的票需要在醫院購買,然後再穿過醫院的大院和附屬的建築才得以見真容。庫里昂博物館主要介紹麻風病的歷史,因為庫里昂島曾是菲律賓的「麻風病島」,麻風病患者和感染者都被集中送到島上隔離生活和治療。逛了這座博物館,學到了不少麻風病的歷史和知識,但是對於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基本沒有幫助。

好在,我還有最後一棵救命稻草——潮間帶。

在庫里昂住宿的賓館位於半山腰,坐擁無敵海景。乘著天亮,我下到堤岸邊先做一些簡單的觀察。這是一段簡單的用石塊堆砌的防波堤,石縫裡和濕潤處,可以看到一些粗紋蜒螺(Nerita undata)和鳥爪擬帽貝(Patelloida saccharira),當我發現一隻巴掌大的海膽石鱉(Acanthopleura spinosa),頓時驚呆了!在國內,這麼大型的石鱉幾乎看不到了,也許中國南海一些人跡罕至的海島還能發現,但是在菲律賓尋常環島馬路邊的防波堤上,就能輕鬆看到。

粗紋蜒螺

巴掌大的海膽石鱉

這裡夜晚的潮間帶一定更精彩!

夜幕降臨後,我讓同事們帶上手電筒,一起去潮間帶夜觀。夜晚的潮間帶更熱鬧,因為有不少晝伏夜出的動物會登場。

我們先後看到了許多喜歡窩在石坑裡可短暫離開水的?,白紋方蟹(Grapsus albolineatus)、紅點圓扇蟹(Ozius guttatus)、花紋愛潔蟹(Atergatis floridus),奇特的海綿,特殊顏色的細線擬帽貝(Patelloida striata),漂亮的蝙蝠渦螺(Cymbiola vespertilio),甚至還有兩隻鮑魚——多變鮑(Haliotis varia)。

呆萌的?

白紋方蟹

紅點圓扇蟹

花紋愛潔蟹

海綿?

細線擬帽貝

漂亮的蝙蝠渦螺

多變鮑

白天比較難見到的海膽石鱉,在晚上時出來了六七隻,個個披著八塊帶著光澤的盔甲,以及上百根密密麻麻的棘刺,看著特瘮人,但其實摸一摸也無妨。

海膽石鱉

這時不得不提我們的秘密武器——小白同學。由於前兩天浮潛太過興奮,他把自己的近視眼鏡弄丟了,於是幾乎成了睜眼瞎(500度近視),還去體驗了一把摺合人民幣2元的菲律賓醫院驗光服務,可惜這個度數的眼鏡醫院沒貨......於是今晚的潮間帶他只能摸索著走,湊近了觀察。

在看不清楚的時候,有些人的內心是恐懼的,而有些人反而無畏,小白同學屬於後者,各種動物都摸得很開心。由於我身上掛了相機,不方便在沒膝甚至更深的地方把發現的生物撈起來給大家觀察,所以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無畏且無視的小白同學肩上。

他先是撈起了一隻手感柔軟黏稠的海兔(疑似截尾海兔Dolabella auricularia),海兔受刺激後噴出大量紫色的黏液,把小手和周圍的水體都染成了紫色,隨即,他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緊接著,他又撈起了一隻海牛(疑似Paradoris rubra),這隻海牛呈扁平狀,手感堅硬,腹面的配色和花紋很耀眼,關鍵是受刺激後不會噴任何液體,於是,小白的臉上又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海兔

海牛

海牛(腹面)

有海膽石鱉,怎麼能少了海膽?我們發現了一個棘冠海膽(Diadema setosum),小白很激動,正要伸手去撈,被我制止了。棘冠海膽的棘刺有微毒,若被扎到會紅腫。後來,大家又看到一隻河豚,小白還想伸手撈,又被我制止了,雖然河豚毒素只在被吃的時候才可能發揮作用。當然,在這之前,我還挽救了一次小白,因為他也想去撈花紋愛潔蟹,而這傢伙可能含有麻痹性貝毒和河豚毒,雖然也只是在被吃的時候才可能發揮作用。

棘冠海膽

河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1)如果你想要包括豐富手感在內的更多未知的、立體的、豐滿的體驗,可以學小白,不戴眼鏡;

2)潮間帶還是有不少的危險生物,不熟悉的情況下千萬別亂摸;

3)找一個靠譜的人引導潮間帶觀察,比如我;

4)萬一被蟄了,就地尿尿;

5)了解當地的潮汐規律;

6)記得買保險。

菲律賓海水清澈,能見度高。有一天我們從庫里昂坐螃蟹船去對面看紅樹林,水下的珊瑚礁和海草清晰可見,且大型海星的密度很高,以至於一路上「海星」的呼聲綿延不絕。

清晰可見的海草和海星

其實,只要對生境有基礎的認知,擠一些時間,再加上一點細心和耐心,類似菲律賓這樣的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地方,大家都能有不少收穫。

比如大家在Banol Beach享用豐盛午餐的時候,我少吃了15分鐘,快速掃了兩遍礁石區,記錄了4種濱螺(波紋濱螺Nodilittorina leucosticta biangulata、粗糙濱螺Littorina scabra scabra、塔結節濱螺Nodilittorina pyramidalis和菲律賓濱螺Echinolittorina philippinensis),漂亮的鑲珠核果螺(Morula musiva),褶牡蠣(Alectryonella plicatula),鳥爪擬帽貝(Patelloida saccharira)和射線擬帽貝(Patelloida striata)等。

塔結節濱螺

菲律賓濱螺

粗糙濱螺

波紋濱螺

漂亮的鑲珠核果螺

褶牡蠣

鳥爪擬帽貝(大)和射線擬帽貝(小)

在著名的旅遊勝地Barracuda Lake和Kayangan Lake,人們通常在這裡浮潛和跳水,但似乎對礁石上的貝類不感興趣。我在這裡發現了在鹽度較低的鹹淡水水域分布的黑蜷(Faunus ater)和疑似Clithon subpunctatum的蜒螺。這裡的鹽度不高,因為水體由80%的淡水和近20%的海水組成,嚮導笑呵呵的問:你們知道這裡的水還有什麼來源么?說完直勾勾地盯著大家看,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黑蜷

蜒螺和黑蜷

有機會到菲律賓記得住在海邊,在熟悉環境且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些潮間帶觀察。因為這是最快速且最有效地了解當地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的途徑。

你一定會有收穫!

許久未更新,都不記得讚賞的滋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毅言不合 的精彩文章:

TAG:毅言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