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所有媽媽都會面臨的難題:教寶寶說英文,該說些什麼?(上)

所有媽媽都會面臨的難題:教寶寶說英文,該說些什麼?(上)


文|Allison媽



各位親愛的寶媽們,大家好!




我是

Allison的媽媽,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和Allison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得體會。這次分享的內容是——「如果你把英文繪本生活化」,期待各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1




學習英文的重要性,我們大家都知道。




語言啟蒙的最好時期是2歲之前,英文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把英文學得如同中文一樣自然而然,在生活之中信手拈來。但是如何有效的讓我們的寶貝儘早接觸英文,熟悉英文,運用英文,是很多媽媽所關心的事情。




通過與身邊的朋友交流,我在寶貝英文學習的問題上,發現會遇到以下幾種類型的媽媽:




有一部分媽媽的英文並不是自身的強項,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比較排斥英文,認為英文就是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可望而不可及。日常英文除了yes,no,hello,bye會說,其他的想不起來,不太會說,有的甚至沒興趣去說;




也有一部分媽媽英文基礎比較紮實,默讀能力較強,同時可以發聲朗讀,希望為寶貝營造英文學習的環境,從小培養孩子對英文的興趣。但是每當脫離書籍,試著跟孩子開始用英文交流,窮思極想之後,張開嘴巴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還有一部分媽媽掌握專業的語法知識,擁有龐大的單詞量。但擅長孩子的應試指導,側重語法和句法的教授,以及試題解答。面對大孩子們的英語遊刃有餘,而對於自己1歲左右的寶貝的英文卻無從下手。


 



但無論你是哪一類媽媽,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難點:What should I say to you in English, baby?和寶貝說英文,該說些什麼?





02




先說說Allison的英文。




Allison現在十四個月,在快一歲的某天晚上,我在床上擺了一排玩具,一共九個不同的布偶,有長頸鹿,北極熊,泰迪熊,小黑貓,大象等。我用英文說,「Bring the Giraffe

(長頸鹿) to me.」, 接下來換成其他布偶的英文。




然後Allison聽到我一個接一個的指令以後,按要求拿給我,模式有點像專門的大腦記憶力訓練。




遊戲結束後,九個布偶她只拿錯了兩個,那兩個布偶還是剛玩了沒幾天,不太熟悉。那天晚上是我們第一次這樣玩,看著她撅著小屁股在床上爬來爬去拿給我說出的布偶時,

我真的好欣慰,她不僅認識每一個布偶,聽得懂每一個布偶的英文單詞,還理解「bring」這個動詞的含義。




可見孩子與我在平時所付出的努力的確得到了回報,讓我更有信心去培養她的英文。




 



03




接下來我給大家舉三個生活中的例子,讓大家切身體會一下,該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與資源跟孩子說英文:


1




我記得參加一次寶媽線下年會的那天正好是聖誕節。我在年會上舉的第一個例子是《Jingle bells(鈴兒響叮噹)》這首歌。轉眼新年到來,我就給大家分享Happy new year這首歌。我祝大家Happy new year!




(唱)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媽媽們學這樣一首簡單的新年歌曲,反覆唱給寶貝聽,應時應景。既給寶寶帶來一首全新的,英文的,有節奏感的,重複度高的兒童歌曲,又間接告訴他新的一年來到了,祝你Happy new year! 同時從你的歌聲中,他會感受到,新的一年大家會又唱又跳,原來新年是一個愉快的節日,是一個親友們相聚嗨起來的節日。




想給各位傳遞一個信息就是,

幼兒教育也是多方面結合,遇到節日的來臨,我們就可以以歌曲的形式告訴他:過節了,我們唱一首有關節日的歌。




聽懂聽不懂,你通過幾天的反覆哼唱會給他的心裡播下一個種子,埋下一份記憶,第二年同樣的節日,同樣的歌曲,喚醒記憶也好,加深記憶也罷,孩子會接受這種歡快的認識節日的方式。在認識一種節日的同時,也學會了一首英文的歌曲。


2




第二個例子,從Allison出生開始,每天傍晚我都會到樓下,從送奶工那裡買一袋鮮牛奶作為我的宵夜。等Allison大一些了,可以抱著她下樓一起買牛奶的時候,我就會邊抱著她一起去買牛奶,邊給她唱一首關於送奶工的歌。




Milkman, milk 牛奶,man人。牛奶人,就是送奶工人的意思。




(唱)Milkman, milkman, where have you been? In Buttermilk channel up to my chin. I spilt  my milk, and I spoiled my clothes. And I got a long icicle hung from my nose.




送奶工,送奶工,你去了哪裡?我掉在快淹到我下巴的乳酪渠里,我的牛奶灑了出來,弄髒了我的衣服,長長的鼻涕凍成一條冰柱掛在我的鼻子那裡。




現在為止,每當唱著這首童謠和Allison一起下樓買牛奶的時候,她都會用小手指一指那個賣牛奶的人,我也會在唱完之後跟她重複的說幾次milkman這個詞。


3


第三個例子更有意思。群里很多媽媽都是烘焙達人,甚至有些媽媽是烘焙高手。我平時也給Allison做一些小cookies, 小cakes。打雞蛋,和麵粉,攪拌混合物,擠壓成型,放到烤箱里烘烤,Allison都在一邊好奇的觀看。這時候我會跟她說一首關於烘焙的童謠。





(唱)Pat a cake, pat a cake, baker』s man. Bake me a cake as fast as you can. Pat it, and prick it, and marked with T. Put it in the oven, for Tommy and me.




做蛋糕,做蛋糕,蛋糕師,快快烤個蛋糕給我吃。拍一下,戳一下,上面畫個T。放進烤箱里,給我和Tommy。


像我在說的時候,我會把後面幾句改編成:Pat it, and prick it, and marked with A. Put it in the oven,for Allison and me.




上面畫個A,給我和Allison吃。Allison聽完會很高興。







這首童謠大家能感受到有很強的節奏感和韻律感。Allison聽得時候後也跟著節奏點著頭,晃動小手,依然目不轉睛的透過玻璃箱蓋看著快要出爐的蛋糕。




她的這一系列反應充分說明,她對這首童謠非常的喜愛,並且感受到英文文字通過大聲背誦所產生的律動,而且聞著蛋糕的香氣,她將這首童謠的內容和烘焙這件事逐漸聯繫起來,因為媽媽一烤蛋糕就念這首童謠,雖然內容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在她的認知里,烘焙這一套完整動作就是媽媽的語言與行動,以及蛋糕的味道和香氣。




這樣,在語言的烘托下,烘焙這個過程被完美的詮釋出來。




這就是以上三個例子。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將英文繪本在日常生活中靈活自如運用呢,我們如何做一個隨意切換的「智能早教機」呢?Allison媽媽下一期將與大家繼續分享。敬請期待!



Allison媽,家有可愛女兒一枚。


工科女,英文繪本達人,曾遊歷美國,致力於將科學育兒與繪本教育相結合,探索場景化教育模式。喜馬拉雅音頻:Allison媽,原創分享了嬰幼兒英文繪本的教育方法以及生活場景下的英文童謠。




感謝Allison媽的分享,我們鼓勵大家將自己的所學所感悟,結合生活實踐並分享給大家!

投稿郵箱:meizhouweike09@163.com或直接微信:meizhouweike09。





↓↓↓

媽媽都能教的自然拼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