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乾貨!9個科室醫生的總結,這種情況,千萬別拖,要命!

乾貨!9個科室醫生的總結,這種情況,千萬別拖,要命!

微信號:tianxiayangsheng

怡情健體膳食導引糾偏

每一位醫生,除了自己的職業身份外,還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患者的家屬。兼具這三重身份的他們,在求醫問診的過程中,有哪些醫患溝通的經驗,又有哪些不利於疾病康復的教訓呢?

還有,看病是看西醫還是看中醫呢?

急診科:腹痛、胸痛不要拖延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德雄

出現腹痛、胸痛,千萬不要拖延,或者自己吃止痛藥了事。如感覺胸痛,馬上就醫,以免出現心肌梗死之類的危急情況。有些腹痛可能是闌尾炎,忍痛不就診或自行吃止痛藥,會拖延搶救治療時間。

感染科:切忌憑經驗服藥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主任葉曉光

切忌聽信」網友診斷」。從我的臨床經驗來看,那些對著網路診斷來找我看病的,十之八九是不對的。

切忌跟隨同伴、病友服藥,或者憑經驗服藥。即使是相同的疾病,上一次生病時服用過的葯,未必適合下一次發病。

也不要亂找醫生開藥。比如,即使同為感染科,我是看成人科的,就不敢給兒童開藥。首診時最好先到醫院的導診台諮詢一下先掛什麼科,以免在經過長時間的候診之後才發現掛錯了科,從而耽誤了時間,甚至延誤治療時機。

兒科:一定要由熟悉孩子病情的家屬陪診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譚小華

萬一孩子生病,一定要由熟悉孩子病情、與孩子日常接觸多的家人或監護人帶去看病,這樣才能更好地描述孩子的病情和日常情況。如果孩子在就醫前有用藥情況,看病時帶上曾用藥的藥盒,避免說錯藥名。最好將孩子的以往病史、檢查結果歸成文檔,就醫時一齊帶上。

最忌陳述病情不清楚,孩子曾經出現的高熱、精神不振等情況沒有告訴醫生。家長也不要因為曾經生育或撫養了一個以上的孩子,就從自己的育兒經驗出發,質疑醫生的診斷。

婦科:最忌言辭閃爍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生秀傑

即使患有難以啟齒的婦科疾病,也一定要對醫生坦誠相告,不要隱瞞。最忌因為涉及隱私而對醫生「知而不言,言辭閃爍」。這種隱瞞很容易影響醫生的判斷,耽誤診斷和治療。

也不要因為從網上了解了一點醫學知識,就質疑醫生的診斷。尤其是婦科疾病,醫生經常能遇到一些「糾結」患者。以宮頸糜爛為例,由於網上相關知識較多,說法不一,有時醫生給出治療建議,有的患者會質疑是否不必要治療;有時醫生建議觀察一下,有的患者又會質疑是否會延誤治療。

中醫科:最忌反覆變更治療醫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胥海斌

慢性病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幾次連續治療,就診時盡量按照預約時間複診。同時,注意長期堅持、配合醫生治療。在首次治療時,要將之前做過檢查資料都要帶齊。

切忌追求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心煩氣躁,四處尋醫、反覆變更治療地點和治療醫生。每個地方都只看一兩次,沒見到明顯效果又轉至他處,這對慢性病治療十分不利。

內分泌科:切忌自身不做任何努力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小燕

當發現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我會首先觀察這種異常信息的規律、特點,家族成員是否也存在,然後找這方面的專家諮詢,傾聽他們的意見,並配合醫生的治療。尤其是當有需要配合改變生活方式的時候,會欣然接受,並做好記錄;複診的時候向醫生提供詳細的記錄,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

不能因為還沒有造成身體不適而掉以輕心,也不要因為「忙」而拖著,更不要因為害怕知道答案而迴避。不要相信靈丹妙藥,也不要以為自身不做任何努力,只要吃藥打針就能好。

泌尿外科:重大選擇可以多聽幾個專家意見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袁道彰

所謂術業有專攻,萬一我生病了,會先根據病種找相關專科的醫生進行明確診斷,聽專科醫生的建議。如果遇到重大選擇,可以多聽幾個專科醫生的建議,比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按標準要切除整個膀胱,很多患者很難接受,非得要求保留膀胱,如果下不了決心,就找三個專家看看,按大多數專家的意見,在保命和保留膀胱中做出選擇。

一定要注意遵醫囑定期複診。腫瘤病人的綜合治療和治療後的定期複診很重要,可以早期發現複發和併發症。不要自己感覺好了,就自作主張地認為腫瘤治癒了,一定要遵醫囑複查。

呼吸科:把問診時想說的話記在筆記本上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許浦生

患者去診室就診,最好面帶微笑,有禮貌地跟醫生打招呼,給醫生一個「我信任你」的暗示,陳述病情時要放鬆。在問診前把想跟醫生說的想清楚,如果擔心陳述不清,可以先把提綱寫在筆記本上。

注意,一定要遵醫囑複診。醫生要求複診,一定是病情需要。不要要求醫生一次就看好你的病,畢竟醫療行為有其特殊性,任何醫生不能保證對所有疾病都藥到病除。

康復科:切忌每次跟醫生溝通時都換不同的家屬

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陳艷

重大疾病的患者或家屬務必重視跟醫生的首次溝通,醫生在首次溝通中,通常會系統介紹患者病情、治療方案和預後情況每次跟醫生溝通,家屬最好做好筆記,記下注意事項,也可以供患者或其他家屬查詢和知曉,從而避免一次又一次就相同問題詢問醫生。

切忌每次跟醫生溝通時都換不同的家屬。切忌患者的病情一有反覆就質疑和指責醫生,任何醫療行為都會有風險,如果患者和家屬不能接受任何風險,醫生只能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案,反而會讓患者錯過可能有效的治療方式。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一目了然!

一、健康類疾病

失眠:看中醫。失眠大多屬於功能性紊亂,中醫可從氣血、陰陽等角度辨證治療,有較好的療效。鎮靜安眠類的西藥容易導致依賴,只能短時間服用。

其他亞健康狀態:西醫生化檢查等指標沒有異常的狀態,如體質虛弱、心情煩躁、食欲不振等亞健康癥狀,都可通過中醫進行調理。

偏頭痛:看中醫。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後,採取中醫調理。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二、常見病

感冒:中西醫皆可。絕大多數感冒屬於病毒感染,但有時會伴有細菌感染。在抗病毒治療方面,中藥較西藥更有優勢,而在細菌感染方面,西藥的抗菌治療針對性更強。如果高熱不退、咳嗽、頭痛等癥狀比較重的,首先應該查查血常規、胸片等,明確病因,有利於指導用藥。

頸椎病:首選中醫。中醫推拿理療是治療該病種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藥調養,更有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推拿不當易造成危險,一定要選正規的中醫醫院,不能隨便去不明底細的小診所看病。

腰椎間盤突出:中西醫皆可。更多情況下中藥配合理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在手術治療方面有優勢。

面癱恢復:首選中醫。西醫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中醫針灸配合理療效果比較可靠。

鼻出血:中西醫皆可。首先檢查明確病因,排除器質性問題(比如外傷、腫瘤、畸形、血液病等)後,可用中藥調養。

眼科疾病:西醫為主。西醫在檢查、手術矯正、眼科製劑等方面有較強優勢,中醫在改善癥狀比如眼乾、眼睛腫痛等方面有輔助作用。

口腔疾病:首選西醫。西醫牙科相關醫療器械完善,在手術矯形、治療等方面優勢明顯。一些非器質性病變比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則可選擇中醫治療。

消化不良:首選中醫。通過調理脾胃整體辨證治療,效果更為鞏固。

便秘:首選中醫。西藥對便秘的治療較為短效,只能作為應急措施。不要過多服用瀉藥,避免藥物依賴。

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心臟病、中風、腦梗死):西醫為主。西醫在控制血壓、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療效證據。中醫藥主要在改善患者具體癥狀方面發揮作用,可配合治療。

三、皮膚病

青春痘:中西醫結合。西藥在消炎、控油方面雖然起效快,副作用也同樣明顯,不宜久用;中醫從全身調理,作用緩和但持久,可中西醫結合治療。

白癜風:中西醫都可,各有特色。白癜風為難治性疾病,治療需要持續。西藥主要在局部用藥、激光治療方面有特色;中醫依靠辨證論治,進行全身調養。

帶狀皰疹:中西醫均可。帶狀皰疹屬於病毒感染引起,西醫針對病毒也沒有特效藥物。中西醫療效差不多,需要注意防治併發症及後遺症。

腳氣:中西醫皆可。一般外用藥治療的效果都不錯,但西醫有針對性的抗真菌藥物,對於頑固病例,中西藥配合起來,治療效果更佳。

特發性脫髮、斑禿:首選中醫。這類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醫不易治療。中醫從氣血不足、臟腑虛損、痰濕瘀熱等角度出發辨證治療,有一定療效。

濕疹、皮炎等過敏性皮膚病:中西醫皆可,視檢查確定具體治療方案。對於過敏原因比較明確的過敏性疾病,如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等,應用西藥迅速控制病情、避免誘發因素。對於病因比較複雜、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如濕疹、慢性蕁麻疹等,在西藥控制病情的同時,要有配合中藥長期調養的打算。

四、婦科病

感染類疾病(如盆腔炎、陰道炎等):中西醫皆可。兩者皆有療效。但是對於急性發作期、致病微生物明確者,採用西藥抗感染治療見效快。中醫藥則對一些慢性反覆發作性炎症療效更好。

不孕不育:首先應該仔細查找病因,再確定找中醫還是西醫。屬於輸卵管阻塞等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西醫治療較好,但大多數功能性病變引起者,中醫藥調理有獨到之處。

原發性痛經:看中醫。西醫對原發性痛經治療效果不佳,多屬對症治療。中醫辨證施治效果較好。

月經失調:看中醫。多數為功能性失調,用中藥調養效果更明顯。

更年期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西醫治療在一些人群身上較為明顯,中醫長期調理更加安全。

五、兒科病

中醫西醫各有優劣。兒童疾病一般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對於新發疾病,建議首選西醫明確疾病性質,迅速控制病情,對於慢性病的調養期間,可選擇中醫。另外中醫推拿對一些兒科疾病的效果也不錯。

六、腫瘤等大病

首選西醫。此類疾病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首選西醫,明確疾病的性質及進展,西醫在手術、放化療方面的治療效果確切,尤其是腫瘤早期,但手術及藥物的毒副作用也與療效呈正相關(即療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請根據專業醫師的建議權衡利弊。中醫藥在改善臨床癥狀、減輕藥物毒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有作用,但是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廣告或偏聽偏信,以免耽誤病情。

雖然我們在治療疾病上中西醫的療效都是相近的,想要讓身體保持最原始的健康狀態,但是中西醫在治療疾病的病理確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首先要根絕疾病的病因,其實是按照疾病的發展狀況來綜合判斷適合用什麼方法中醫還是西醫來治療疾病。

這麼好的知識,也發給朋友看看吧~放到朋友圈,大家都會感謝你的無私分享哦!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天下養生網綜合,歡迎分享

分享健康、是在播撒幸福的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養生網 的精彩文章:

大寒大寒,凍成一團!此時這樣養生,全年才舒坦!

TAG:天下養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