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支付與收單業務的融合;線下前景廣闊

移動支付與收單業務的融合;線下前景廣闊

廣告:以下產品均為招商信息不零售

當原本僅用於收單的傳統POS升級為智能POS後,即可同時滿足卡基(基於銀行卡)和賬基(基於移動支付賬戶)支付。智能POS豐富的線下布局,使得他們天生地成為移動支付線下擴張中的良好助力,並為收單業務帶來了新的機會,使收單業務與移動支付高度融合,並形成此增彼漲的態勢。

一、第三方支付發展新背景

牌照監管體系下,支付牌照的價值被集中凸顯

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壯大和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監管機構也採取相應的措施以規範行業行為,保證支付的健康、長久、有序發展。在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監管的主要領域包括牌照合規、備付金、實名制和反洗錢。與此同時,掃碼支付、電子貨幣與跨境支付領域的規範化管理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廣闊的市場吸引更多支付公司著力發展線下業務

支付是場景行為極強的業務,目前線上主要的流量場景壟斷且增長達到一個瓶頸期,競爭環境比較惡劣。

而線下則完全不同,還有大量的支付場景有待開發:僅食雜店、便利店、煙酒店等零售小店的規模在中國就有660萬家,2016年銷售額高達2.3萬億元。

在二維碼、智能POS等支付工具的推動作用下,這些小店的銷售額均有可能被納入第三方支付的業務版圖。廣闊的市場前景,使絕大部分支付公司,都轉向線下業務。

廣告:以下產品均為招商信息不零售

二、中國第三方支付各方職能發展現狀

移動支付與收單業務的融合趨勢

在整條線下支付的商業版圖中,銀行卡收單是在移動互聯網新趨勢下,發揮獨特歷史作用的「古老貴族」。近年來,互聯網商業領袖及互聯網巨頭的戰略,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線下實體經濟。但實際上線下商業環境非常複雜,擅長輕資產運營的互聯網公司,在進軍線下的過程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比如:線下團隊管理、績效、監督、營銷和服務等,每一項都和線上有區別。而互聯網公司的不足,卻是收單機構的優勢,這也造就了中國移動支付線下支付獨特的圖景,移動支付公司通過兩條渠道完成業務,一條是利用自身資源,聯合聚合支付公司幫助商戶直接轉化;另一條是與收單機構合作。而當收單機構的智能POS協助完成了移動支付業務後,這筆業務產生的交易規模既計入移動支付,又計入收單業務。

智能POS同時滿足卡基和賬基支付,成為線下良好助力

過去銀行卡收單對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的貢獻始終最高,佔比大於50%。而2015年之後,隨著社交支付的興起,銀行卡的使用頻率驟降,這對銀行卡收單行業中的傳統業務產生了巨大打擊,但也隨之為古老的銀行卡收單業務帶來了新的活力。

當原本僅用於收單的傳統POS升級為智能POS後,即可同時滿足卡基(基於銀行卡)和賬基(基於移動支付賬戶)支付。智能POS豐富的線下布局,使得他們天生地成為移動支付線下擴張中的良好助力,並為收單業務帶來了新的機會,使收單業務與移動支付高度融合,並形成此增彼漲的態勢。

廣告:以下產品均為招商信息不零售

支付賬戶是新時代的「虛擬銀行卡」

2015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的頒布以及後續的實施,從側面強化了支付賬戶在新金融環境中的作用。就市場目前情況來看,比較有影響力的支付公司,均不僅從事支付業務,利用各種不同種類的金融牌照,在事實上具備了綜合金融機構乃至銀行的功能,而其賬戶體系則與銀行卡的定位相當。

在這個基礎上,賬戶端的移動支付公司在整條線下支付產業鏈中,追求的是用戶規模的龐大,交易規模的提升以及用戶粘性的增加。一如銀行卡之於銀行,賬戶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支付公司從支付這種高級流量業務向利潤更高的金融業務、大數據業務、科技業務過度的跳板。因此理論上,能夠幫助其完成這個功能的一切合作方,都回被視為重要助力。

覆蓋線上線下兩種方式,是支付的關鍵環節

受理端存在兩種方式,一種是2016年底比較火熱的概念聚合支付,處於線上;另一種是在中國廣泛存在的銀行卡收單機構,處於線下,例如銀聯商務、拉卡拉支付。根據監管要求,聚合支付公司僅作為「地推」團隊存在,本身不會涉及支付資金流。這也使得銀行卡收單機構的地位更加重要。受理端與賬戶端形成正相關的增長態勢,賬戶端的爆發性增長帶來受理端的快速發展。

受理端市場進入規範有序競爭

受理端,以經營商戶為主,對牌照資質的要求較高,門檻和壁壘較高。

在高壁壘高門檻的保護及牌照資質的高要求下,受理端形成了相對穩定和封閉的市場,較難有新進入者,而現存參與方對監管政策的敏感度也更高。在監管政策逐漸收緊的態勢下,違規成本就顯現了出來,例如有的機構被處罰高額罰金,有的被限制業務發展,有的被吊銷牌照。因此,走正道、守規矩的企業,才能長久生存發展,受理端市場進入了更加規範有序的競爭。

廣告:以下產品均為招商信息不零售

三、中國第三方支付未來變革

線下支付環境場景豐富,滲透率有待提升,前景廣闊

2016年,中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超過29.2萬億人民幣。在中國經濟轉型的時間節點關口,消費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和推動的領域。作為全球最好的消費市場,在宏觀統計過程中,有大量的民間交易未被記錄在內,這些民間交易大部分屬於線下交易,而隨著支付新業態的成熟,未來這些尚未被記錄的交易均會成為第三方支付的目標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更多金融創新將集中在現有合規業務的升級領域

在所有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第三方支付是監管最早落地,牌照和管理體系最為健全的一個大分支。2016年業內監管進一步趨嚴,在支付行業內監管目的更加明確,即:讓更多的創新發生在走正道、合規且能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中。進而形成一種良幣驅逐劣幣的態勢。這會讓第三方支付行業產生三種變化。

各支付埠強強聯合,在整體的交易鏈條中實現價值最大化

現階段,用戶量、交易規模等數據是判斷支付企業價值的最重要標準。但事實上,大多數交易是由賬戶端與受理端共同完成的,賬戶端業務量大也能帶動受理端的交易增量。這意味著同一個用戶的同一筆交易,在多個平台的價值被分開估算。依照交易的資金流將支付的各個環節橫向打通後,整個交易鏈條的價值則被全面放大。

在整個鏈條中,支付各端的價值不再局限於自身獨立封閉的交易規模。所在鏈條能夠接入的優質企業越多,其平台的產業能力就越強,從而帶動整個交易鏈條的價值提升。強強聯合也將成為賬戶端、受理端的各巨頭企業的必然選擇。

來源:艾瑞諮詢

廣告:以下產品均為招商信息不零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OS圈支付網 的精彩文章:

信用卡提額?先從規避不被降額開始!

TAG:POS圈支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