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媒:科學家發現阿茲特克文明或毀於「腸熱病」

法媒:科學家發現阿茲特克文明或毀於「腸熱病」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道法媒稱,1545年至1550年的瘟疫是歐洲人到來後影響墨西哥的很多流行病之一。這場疫病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僅次於「黑死病」。如今,科學家排除了天花、麻疹、腮腺炎和流感這些「嫌犯」,指出一種「腸熱病」是這場瘟疫的罪魁禍首。

據法新社1月15日報道,1545年,災難降臨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人們開始因為高燒和頭痛而倒下,眼、口、鼻中流出血水。通常,三四天後死亡就會到來。5年內,1500萬人——估計占阿茲特克人口的80%——在一場流行病中死亡。當地人稱這種病為「科科利茲特利」。這個詞在阿茲特克人的語言中是「瘟疫」的意思。然而,在近500年來,造成這場瘟疫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

如今,科學家排除了天花、麻疹、腮腺炎和流感這些「嫌犯」,指出一種「腸熱病」是這場瘟疫的罪魁禍首。他們在早已死亡的受害者牙齒中找到了DNA證據。

德國蒂賓根大學的阿希爾德·瓦格內說:「1545年至1550年的瘟疫是歐洲人到來後影響墨西哥的很多流行病之一。但它在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疫病中排名第二,曾導致大量人員死亡。」

瓦格內說:「歷史學家就這場疫病的原因爭論了一個多世紀。現在,通過研究古人的DNA,我們能提供直接證據,為解決一個歷史懸案作出貢獻。」

瓦格內參與的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上。

報道稱,這場疫病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僅次於「黑死病」。14世紀歐洲暴發的黑死病導致約2500萬人死亡,這是該地區大約一半的人口。

報道認為,歐洲殖民者到「新世界」探險時傳播了疾病。他們帶給當地人從未遇到過的病菌。因此,當地人對這些病菌毫無抵抗能力。

1545年,在今天的墨西哥和瓜地馬拉部分地區暴發了「科科利茲特利」。

1576年至1578年,第二次「科科利茲特利」暴發又導致剩餘人口中的一半人死亡。

報道稱,一位歷史學家在記載這個時期的歷史時說:「在城市和較大的城鎮,人們挖了很多大溝。從早上到日落,牧師們不做其他事情,只是運送死屍,並將其丟入溝中。」

今天,科學家說,他們可能已經找到了罪魁禍首。他們分析了從葬於「科科利茲特利」公墓的29具骨架中提取的DNA。他們發現了丙型副傷寒沙門氏菌的蹤跡。

報道稱,這種細菌會導致腸熱病。如今,墨西哥的這種亞型細菌很少會導致人類感染了。

該研究團隊說,很多沙門氏菌菌株通過受感染的食物或水傳播,它們可能是通過西班牙人攜帶的家畜到達墨西哥的。

據悉,中世紀的歐洲就已經出現腸道沙門氏菌。

報道稱,該研究報告共同作者、蒂賓根大學的亞歷山大·赫爾比希說,「我們測試了所有可獲得基因組數據的病原體和DNA病毒」,腸道沙門氏菌是科學家發現的唯一病菌。

然而,可能的情況是,有些病原體要麼沒有被探查到,要麼是完全未知的病菌。

該團隊的成員基爾斯滕·博斯說:「我們不能肯定地說,腸道沙門氏菌是『科科利茲特利』流行的原因。」

博斯說:「我們的確認為,它應被視為一個非常可能的罪魁禍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中國權威媒體為啥事公開「教育」德國駐華大使?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