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國探秘:東北歷史上這個古國,其歸屬成了中日韓三國間一個爭議焦點

古國探秘:東北歷史上這個古國,其歸屬成了中日韓三國間一個爭議焦點

編者按:歷史如滾滾江水,浩浩蕩蕩,奔湧向前,所到之處激起千層浪,大浪過後,又會恢復平靜。

上一期,我們企鵝號:歷史觀景台給大家介紹了著名的古徐國,許多歷史愛好者紛紛評論留言,發表自己的獨到觀點,筆者認為這很好,歷史就是一個需要大家去探討的學問,所謂以史為鑒,這個「鑒」,就要常常拿出來照照,不能讓它放在那裡落滿灰塵。

今天我們企鵝號:歷史觀景台將繼續我們的古國探秘,這次我們要說的這個古國,它,不是在江淮一帶,而是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東北地區好像開發得較遲,當年北大荒的影像似乎還歷歷在目,所以導致許多人誤認為東北沒有什麼歷史?

事實上,有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雖然東北地區相較於中原一帶,出現文明的曙光,相對較遲,但是並不代表東北地區在古代就沒有王朝。

大約在公元698年—公元926年之間,在今天東北地區以及朝鮮半島東北部一帶,出現了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它是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創立的,其疆域大致相當於今天東北的部分地區、朝鮮半島的東北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小部分,這在一定程度上,結束了東北地區游牧民族之間的爭鬥和廝殺。

到了公元713年前後,當時的唐朝君主唐玄宗為了安撫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到762年前後,唐朝再次詔令,將渤海郡升格為國,自此,有了渤海國這個稱謂。

因為地處東北的緣故,這裡少數民族眾多,所以渤海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居民由靺鞨人、高句麗人等民族構成。臣服於大唐王朝的渤海國,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唐朝的先進文化,改變了之前以游牧為主的生活習慣,開始出現一定規模的城市,比如歷史上稱為中京的顯德府(今吉林和龍),歷史上稱為上京的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稱為東京的龍原府(今吉林琿春),都是當時東北地區較大的城邑。

但是,好景不長,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筆者在開頭的「編者按」上說的那樣:歷史如滾滾江水,浩浩蕩蕩,奔湧向前,所到之處激起千層浪,大浪過後,又會恢復平靜。

公元916年,中國北方另一個少數民族契丹族的領導者——耶律阿保機建立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封建王朝,那就是遼朝。遼朝在中國北方的興起,無形中,也給渤海國帶來了一定的危機。果不其然,這個以狼為圖騰的契丹族最終還是靠武力消滅了渤海國,在渤海國的原址上建立了自己的附屬國——東丹國。

自此,歷時229年的渤海國,終究還是滅亡了。但是,因為渤海國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留下的史料較少,所以,關於渤海國的歷史地位和歸屬問題,就成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史學界之間一個爭議的焦點話題。

中國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名來自於唐朝所賜的「渤海郡王」封號,唐朝以其東瀕大海而命名為「渤海」,所以命名渤海國,從深意上可以看出,此地早已被唐朝納入自己的版圖範圍。

韓國歷史學者認為:「渤海」一名不是源於唐朝封號,而是朝鮮民族的祖先——渤海人自己所定,唐朝冊封只是承認既成事實而已。並且指出「渤」是古朝鮮語中的「光明」、「光亮」之意,而「海」則在朝鮮語中則是「太陽」的意思,因此借用漢字標記為「渤海」,意為「陽光鮮明的地方」。

而日本歷史學者認為:當時的日本在與渤海國交往過程中,並不是稱之為:渤海國,而是稱之為「高麗國」,他們主張渤海國為高句麗繼承國者。對於這個說法,筆者認為日本學者過於牽強附會,所謂「高麗國」只是日本學者單方面強加的稱呼,不足為據。(凌志強/文史研究員)

親愛的讀者朋友

你怎麼看待古渤海國的歸屬問題?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也歡迎訂閱企鵝號:歷史觀景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觀景台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這個神秘古國,當年因為黃河泛濫,已經全部被埋於地下

TAG:歷史觀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