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未定檔華語重點影片檔期、票房預測
文呂世明
提前兩三月定檔的影片比比皆是,這其實對院線、影迷並不是好事,宣發對於僅僅一兩個月的期限也很撓頭,真的不是大家不想和北美那樣提前一兩年就定檔。
2018第三周,今日將上映4部進口片和一部國產電影,加上昨天晚上提前點映的《英雄本色2018》,本周有六部新片上映,但因各片的題材、體量等因素,本周末新片無望出現單片獨領市場,《無問西東》和部分老片仍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今年無論是好萊塢還是內地,都將是一個電影小年,拋出春節檔將上映的四部體量10億+和提前落位暑期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之外,其他部分重點華語影片基本都遮遮掩掩,尚未定檔。
2017年賀歲檔將文藝片的熱度大大的提升,但並不意味著2018年文藝片的市場就一定有好轉,《芳華》讓大家看到文藝片的希望,《前任3》則再次證明商業片仍然具有更強的號召力。
那麼2018年這些未定檔的華語重點影片他們的體量和檔期落位安排又會如何呢?
因為目前這些影片部分尚在製作,能夠提供給大家有效的信息不多,但仍然可以管中窺豹,就目前的信息對影片的體量和落位進行一個大致的分析。
首先,張藝謀和姜文的影片自然都希望是拿到超十億的成績,畢竟就導演、演員的號召力都是目前華語影壇數一數二的,那麼《影》和《俠隱》都會落位到傳統的優質檔期,暑期、國慶和賀歲檔。
犯罪題材影片,他們給自己的目標基本都是要超於前作,如曹保平的《她殺》、作為烈日灼心三部曲第二部,之前的作品定檔到後暑期檔,那麼依舊定於此便是不錯的選擇,突破3億,衝擊5億講述該類型影片的目標。
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王小帥的作品對檔期的訴求度較低,但伴隨市場情況的好轉,包括《百鳥朝鳳》等文藝片票房的提升,敢於去和進口大片尋求差異化市場的份額,對於類似影片有特別的意義,對於他們而言,破億仍然是較高的門檻。與他們情況類似的,還有《路邊野餐》導演畢贛的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
中國香港導演的作品,如劉偉強的《武林怪獸》、翁子光的《風再起時》、杜琪峰的《追夢男女》等,如果是中小成本作品,一般會落位到春季檔、或者在暑期檔見縫插針。
但像麥浚龍的《風林火山》投資突破2億,也是嘉映今年的重點影片,有梁家輝、金城武、劉青雲和高圓圓等主演,也是港產片為數不多有希望進入國慶檔的種子選手。
2018年其實還有多部科幻題材影片有望上映,但如果無法形成比較集中爆發態勢,那麼和2017年幾部軟科幻的最終命運會很類似,《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系列作品,多少受到電影版《盜墓筆記》和網劇版作品的影響,非行版《雲南蟲谷》曝光信息很少,但之前的盜墓題材影片均是在國慶和賀歲檔上映,該片也有望落位於此。
不過缺乏大明星壓陣,破十億是較難達成的目標。
喜劇片《中國葯神》其實就是原來的《印度神葯》,因政治原因改名為《中國葯神》,該片也是寧浩監製、其公司出品的重點影片,基於《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和《羞羞的鐵拳》均在國慶檔上映,目前國慶檔也無影片佔位,那麼該片極有可能作為今年國產片喜劇片票房冠軍最有利的競爭者。
國產片之所以檔期比較倉促,究其原因在於,目前中國電影整體的工業化水平仍然在較低位運行,電影的製作周期不易準確的評估和核准完成時間,加上特有的審查機制,都會使得影片完成時間不確定,那麼檔期也就無法較早敲定。
提前兩三月定檔的影片比比皆是,這其實對院線、影迷並不是好事,宣發對於僅僅一兩個月的期限也很撓頭,真的不是大家不想和北美那樣提前一兩年就定檔。
1月19日單日預測:1.65億


※本周炮灰電影盤點:三部兒童公益片集中上映,雖值得尊敬但難有票房
TAG:一起拍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