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被網路暴力「殺害」,其父「邀請」施暴者出席葬禮

女孩被網路暴力「殺害」,其父「邀請」施暴者出席葬禮

據法國BFMTV報道,這個可愛的女孩曾經在澳大利亞家喻戶曉,人人都認識她,因為她曾經是當地某著名帽子品牌的小模特「多莉」,經常出現在聖誕帽的促銷廣告上。她的真名其實是艾米.艾弗雷特,居住在澳大利亞北領地。

然而這個花季少女的生命永遠停留在14歲了。由於飽受網路欺凌,她在2018年1月3日留下一張令人心碎的鉛筆畫手稿後自殺身亡。手稿上是一個正在做形體訓練的瘦弱少女,後面寫著「站起來,即使你的聲音在顫抖」。

對此女孩的家人痛心地表示,這個強有力的信息表明,「這個美麗的天使曾經去過何等讓她感到黑暗、恐怖的地方」。圖為14歲的艾米(右一)和她的家人們。

調查表明,艾米在學校、尤其在網路上遭到令人髮指的人身攻擊、人肉搜索和網路欺凌,她並不懦弱,直到自殺前一直勇敢地和這些看得見、看不見的惡魔鬥爭,但最終選擇了用死發出最後一聲吶喊。

艾米的父親提克駁斥了有些人所謂「死是一種懦弱表現」的評價,他稱:「我的女兒非常勇敢。」他和家人發起了抵制網路欺凌和網路暴力的運動,他們發誓:「不讓艾米的悲劇在任何一個家庭重演」,提克表示,「只有這樣做,我女兒才不會白死。」

1月11日,艾弗雷特一家宣布了艾米的葬期,與此同時提克以死者父親的名義發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邀請」:希望那些躲在網路背後的施暴者能夠有勇氣前來參加艾米的葬禮,「你們應該親眼見證,自己的惡行究竟造成了何等可怕的後果。」

令人不安的是,據報道,2017年澳大利亞有五分之一的未成年人不同程度遭到校園或網路欺凌,或二者兼而有之。而澳大利亞國家反欺凌中心數據則顯示,過去10年間針對未成年人的欺凌行為總體下降,但網路欺凌卻急劇上升,且正如該中心工作人員布萊克曼所言,互聯網的匿名性讓人們很難對受害者產生真切而普遍的同情。圖為葬禮上的艾米親屬。

阿庫布拉公司在網路上發表專門聲明,對艾米的去世表示震驚和痛心,並呼籲堅決抵制網路暴力和網路欺凌,「這個8年前留下永恆微笑的小姑娘就這樣離去,她可能是我們任何人的女兒、姐妹、朋友,我們絕不能讓悲劇重演。」

1月12日,艾米的葬禮在其生長的凱瑟琳田園社區舉行,到場的人們放飛了白色氣球——不知那些躲在陰暗裡的網路惡魔,是否真的有勇氣躋身於追悼緬懷的人群中?(編譯/陶短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視頻 的精彩文章:

燉馬蜂、炸螞蟻、烤毛毛蟲!這些蟲子究竟什麼味道呢?

TAG:參考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