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問問」李志飛:小米讓別人無路可走,我也要讓它走起來沒有那麼方便
在無線智能耳機領域,曾獲谷歌投資的創業公司出門問問試圖以成本價搶市場、爭用戶。
近日出門問問發布無線智能耳機TicPods Free要對標蘋果,而這距離其2017年11月底發布智能音箱還不到兩月。在1月19日IF2018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發布新款智能耳機時,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11次提到Airpods, 認為「耳機將成為語音交互的下一個引爆點。」新發布的無線智能耳機也可以和旗下搭載自主研發虛擬個人助理VPA的智能手錶、智能音箱、智能後視鏡等產品聯動。
在語音助手的支持方面,李志飛表示,蘋果手機默認喚醒Siri, 安卓用戶則默認喚醒出門問問VPA或Google Assistant。
小米也做不到
在做耳機前,李志飛這樣評價智能音箱的戰場,「市場取決於你的價格和推廣程度,而不是取決於你的創新和產品。」
這一次,他做的耳機也是「貼著成本賣」。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李志飛坦言,「並不是我們今天有能力把成本做得比別人更低」,而是過去的經驗表明,當發布新產品時,最重要的還是用戶的廣度。因此,他也希望通過性價比和本身的產品質量來打開無線智能耳機市場。
李志飛稱自己的產品解決了其在觸控、調音量、切換歌曲不方便等不足。AirPods在中國官網的售價為1288元,要對標AirPods的TicPods Free則便宜不少。
對於目前的定價,李志飛自稱,即使是小米也沒有辦法在做到這種品質和體驗的基礎上價格更低。「小米讓別人無路可走,我也要讓他走起來沒有那麼方便。」
李志飛表示,出門問問和很多硬體創業公司不同之處在於「我有足夠的錢,坦白說這是最大優勢之一,我死不了。」 作為谷歌在中國投資的首家創業公司,出門問問在2017年4月獲得了大眾集團的D輪融資。截至至2017年4月,該公司共完成了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2.55億美元。
追隨科技巨頭
作為科技界的流量王,蘋果、谷歌等巨頭一旦發布新產品或推出新功能時,往往會受到廣泛關注。李志飛坦言,正是在蘋果推出AirPods後,開始關注無線智能耳機、做用戶研究,並從2017年三四月開始進行工程研發。
李志飛表示「耳機將成為語音交互的下一個引爆點。」 而此前,出門問問的智能手錶、智能音箱等似乎也一直在追爆點、趕風口。以「定義下一代語音交互」為使命的出門問問的戰略就是追隨么?
對此,李志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出門問問的戰略是圍繞語音交互,考慮在不同的時間和消費場景下,哪些設備在未來比較有希望,便從現在開始試驗。不過,他也承認,在選擇具體的產品上,仍處於追爆點階段,「今天的現狀是,沒有一家AI公司能夠找到一個產品,比如找到一個智能手錶就火爆了,就上市了。科技就是這麼殘酷,你得不停地嘗試新東西,同時不停去鞏固已有的東西。」
他指出,自己做硬體產品主要考慮幾個因素:產品是不是和語音交互有關,市場上是不是有成熟的技術以及品類是否被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大牌公司做過基本的教育,「因為我們初創公司,研發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蘋果這些大品牌對我們最大的影響是他們對新品類有一個教育。」否則,一個創業公司很難繼續做下去。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WiFore Consulting的報告《智能耳機市場2016-2020》,整個智能耳機行業在2020年將可能成為一個超過400億美元的市場。李志飛估計,2018年全球無線智能耳機銷量達兩三千萬台是大概率事件,而他給自己產品定的目標是五六十萬台。
主要營收來自硬體
從剛開始做軟體,到現在不斷推出硬體產品,聲稱要軟硬結合的李志飛表示,未來來自硬體的銷售將會是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並不代表我們就是一個硬體公司,因為我的設備有聯網、有交互、有軟體/AI基因,未來當量活躍到一定程度後就有很多玩法。」
與之前發布的智能硬體產品一樣,無線智能耳機也被出門問問定位為語音交互的一大入口。
李志飛表示,首先要把硬體的基礎體驗做好。硬體設備本身有黏性,才有機會去做語音交互;當硬體沒有黏性的時候,即使在這個硬體上語音交互活躍度很好,也沒有意義。
不過,作為從演算法和軟體起步的公司,要深入做硬體,如何做好供應鏈的品控管理?李志飛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剛開始做智能手錶時品質無法保證,因為只有六個硬體工程師,而且當時非常激進地增加新功能。隨著公司發展,目前硬體工程師合起來至少有一百多人,而且主要來自諾基亞等公司。但是,他也承認,一旦增加所謂的黑科技時,一定有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