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且留下,那把珍藏著老舊時光的手工竹椅……

且留下,那把珍藏著老舊時光的手工竹椅……

竹椅,

靜置在老家角落一隅,

無人過問,

更無人為之拂塵。

它曾感觸了每個落座人的體溫,

也曾豐滿了歲月留聲的記憶。

如今,坐的人少了,

製作的人更是難以尋覓。

兜兜轉轉,

與最後的手藝人相遇,

那一副黝黑蒼老的面容和皸裂起皮的雙手,

訴說著一份對時光的眷戀,

一種對老式手藝的珍重...

慈城金沙村

竹子茂密,鬱鬱蔥蔥。

風起長林,回落響音。

一方竹林養育著一方人,

也孕育著手藝人金忠良的畢生追求。

18歲前務農,18歲後學藝。

53年的製作竹椅的經驗,

使他成為公認的江北「竹椅第一人」。

家中10個兄弟姐妹,

金忠良排行老三,

靠著這門手藝,

他為家中減輕了不少負擔。

18歲那年,

村裡生產隊請來了寧海的師傅教年輕小伙學做竹椅,

但因這是份有著很好賺頭的手藝活,

師傅教的不用心,

金忠良卻用眼睛把該學的都「看」會了。

一個月後,自立門戶。

他開始接單幫人家做竹椅。

上門的收得便宜點,因為還包去了中飯晚飯;

在家加工的就按一般的價格收費。

雖然剛開始活兒做的不夠細緻,

但賺頭十分不錯。

一把竹椅收3毛錢,一天做15把,凈賺4、5塊。

這在當時,收入讓人眼紅。

後來,買家要求高了。

糙了難看了,通通要求減工錢。

這以後,金忠良對自己的要求是,

不僅要做得快,而且要做的精細。

做著做著,時間竟過去了53年。

回看以前一起學藝的兄弟,

早已改行,家境富裕,

唯有自己,一雙糙手印刻出歲月的痕迹。

第一次見金師傅,

他正埋頭做著竹椅。

對於小年輕來說,小時候坐過竹椅,

卻從來不知道製作的過程原來並不容易。

上山取材,選一些老竹作為原材料。

一根毛竹20斤,差不多一次要背上個100多斤。

回來後挑選枝節比較正的竹竿,

在簡單的修正後再進行精修,

之後就可以量尺寸下料了。

接下來,鋸料、鑿竹、鑿孔等等一系列動作,

在半小時內全都能完成。

金師傅手速非常快,

完全看不出這已經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

待所有零部件完工之後,

就要進行組裝了。

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烘烤。

點上一堆柴火,

將削尖的毛竹放在火盆上來回烘烤。

當墨綠色的竹皮開始滲出竹油時,

便是它變得柔軟的時刻。

趁機,一把將其拗彎,

竹椅扶手的拐彎環節便做好了。

竹皮在烈焰的灼燒下肆意狂舞,

稍轉風向便將金師傅的臉熏得黑紅,

常年在煙火下作業,

使得金師傅的嗓子時好時壞。

他不太在意,

麻溜地做完手上工作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有零件依次歸位,

一把竹椅在1小時內便大功告成。

沒有公式口訣,

靠的是落於心間的純熟。

一把竹椅子,

從選材到製作完成,

用到的工具並不多。

圓鑿、竹刀、鋸子、刨子...

搭配著金師傅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

竹子被削鑿打磨,

就像被賦予了重生的生命。

而竹椅最精妙的地方在於,

整個製作過程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

所有使之牢固的縫隙連接,

全由竹綃完成。

靠著這些簡單的工具,

金師傅還能做出許多日常的竹製用具,

太師椅、碗架、小孩學步車...

只要和竹子有關的,

大體他都能做得出來。

每每完成一個成品,

金師傅總愛坐上去試一試,

穩不穩固,舒不舒服。

休憩時喝點茶,放鬆下心情,

便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了。

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歲月里,

大概寧波的鄉下家家戶戶都有幾把竹椅。

星光閃耀的夜晚,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搬把竹椅坐在河邊或者井邊,

揮著蒲扇,嘮著家常,

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響,

愜意悠閑。

散架的地方用繩子綁一綁,

椅子搖搖晃晃,

卻總是安靜地呆在固定的地方。

偶爾要是坐到一把破缺了竹條的椅子,

夾住了身上的肉,

痛得哇哇直叫。

一把竹椅,

有著三、四十年的壽命,甚至更長。

剎那時間,

孩童時代的我們逐漸長大,

而那些珍藏著悠悠歲月的竹椅也已遺落一旁。

曾幾何時,

我多想回老家看看,

那泛著暗紅,斑駁破損的竹椅是否依然留存著當年的溫度呢...

攝影 | 波小妹

美編 | 妙蛙種子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句章是座城 的精彩文章:

哪些是寒性水果?水果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有關水果的問題通通告訴你!

TAG:句章是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