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年、背包、上萬公里,一個90後的熱血尋匠之旅

三年、背包、上萬公里,一個90後的熱血尋匠之旅

一、

唐劍和小小的電動三輪車在福建莆田的九重山山上翻了車。

這是2017年夏天,唐劍人生中第三次「尋匠之旅」的路上。從15年開始,他就通過途搭的方式,一邊環遊中國,一邊四處拜訪各地的手工藝人。截止到翻車,他已經走了全國70多個城市,拜訪了50多位匠人,行程上萬公里。

2017年5月,他再次出發。開始時,這是一次自駕游。他準備花三個月時間,從廣州出發,沿中國東部海岸地帶,一路開車北上至遼寧丹東。他徵用了老姨兄的二手麵包車,招募了一位「老司機」,加上女朋友小小、老姨兄和一車行李裝備,一起上了路。

第三次尋匠之旅路線圖

然而,只走了1個月,錢就花的差不多了。最終,他決定解散團隊。他和小小走至莆田,嘗試換一種甚至比途搭更「慢」的方式感受更多機會。他們決定買一輛電動三輪車。

電動三輪車,就是現在隨處可見的快遞用車。別看快遞員們每天在路上風馳電掣,唐劍和小小買車第一天就出了事故。車一頭撞到馬路牙子,剎車果斷壞了。儘管加裝了3組電池,但每天都得到處找地方充電。福建夏天十分炎熱,上坡車因為負載而熄火,下坡又擔心剎車過熱而打滑失靈。走一公里他們停十分鐘,把水潑到剎車片上試圖降溫,直接冒了煙。

他們的電動三輪車

後來,乾脆翻了車。唐劍連夜被送進醫院,頭上縫了七八針,休養了十多天。最後,他連同失去的部分記憶,和所幸只受了輕傷的小小灰頭土臉回到了廣州。

電動車,寄存在了南日島一個好心的居民家。8月1日,他們再次來到了這裡,決定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再次出發。這和第二次尋匠之旅的出發日是同一天,而唐劍和小小身上加起來只有1024元。但他們依然決定上路,出發時唐劍說:

不用怕,我有手藝。

二、

唐劍在深夜故事150期現場

90後的唐劍出生在四川廣安。3歲時,一場大病讓他左手左腳嚴重萎縮。爺爺是木匠,14歲拜師,16歲出師工作。從小到大,唐劍看他帶學徒,出去給人干木匠活,給哥哥弟弟自己做各種玩具。家裡隨處可見的木工工具,其他親戚家的男孩只要來家裡,爺爺都鼓勵使用,並講解知識。而他卻不同,「因為手不方便,一次玩他的斧頭,不小心傷到。爺爺勒令我不許再碰。他對我說你只有一條路,就是讀書。」

直到大學,唐劍也都這麼認為,最好的工作就是在辦公室上班。他大學讀計算機專業,大學時代就開始跟著同學創業做項目。後來,並不怎麼喜歡本專業的他乾脆決定休學,北上北京謀生。

然而到了北京,一個多月也沒找到工作。「沒學歷,又是殘疾人。連做客服什麼的都被拒絕。」最終一個銷售公司接納了他,零底薪,靠銷售企業管理課程提成賺錢,「老闆跟我說,誰不是練出來?只要膽子夠大。他問我有沒有自信。我實在找不到別的工作,沒自信也得有。」

最終,他只幹了一年,就從銷售員到了講師。之後,憑藉大學時代就磨練的商業頭腦,唐劍靠培訓及營銷策劃,過上了不錯的生活。站穩腳跟,他開始關注身邊的殘障人士群體,組織北京殘障人士的線下社群,周末聚餐聊天。社群成員的招募,多來自線上的百度貼吧殘疾人吧,這裡被唐劍稱作殘障人士聚集最多的線上社群,他時常潛水,幾乎總結出發帖規律,「一個殘友上去發帖,基本分三階段:先是拚命吐槽負能量,然後是徵婚交友,然後是創業勵志。一個殘友進入負面階段的時候,沒有人能幫他一把。我試圖發點正能量的鼓勵一下,幾下就蓋過去了。」

太多人走不出心理陰影,而走出來的像當年的他一樣,想找事情做,又沒有太多的機會。唐劍決定做點事。

事實上從13年開始,唐劍就陸續在陝西和殘友開過賣陝西農產品的淘寶店、去東北開過只招募殘友的社區便利店,但無一例外都不怎麼成功。他也去過NGO組織,但覺得多數助殘機構還是傾向於找錢找資源幫助個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或者說沒那麼快能複製,就沒那麼快能幫助更多殘疾人。我一個人失敗了倒不要緊,其他人跟著我都失敗就不太好。」

直到他認識了合肥的林艷茹,如今20多歲的她在初中時,因一場矯正脊柱側彎的手術失敗,之後雙腿再也不能行動。「比我更糟糕,我是從小就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這種半路來的打擊對人的影響更大。」但她很快找到了讓自己振作起來的方式:做手工。最開始做毛線娃娃,之後轉戰軟陶,如今,她靠手藝反倒養活了一家人。

這讓唐劍想到線下社群里他見到的一位殘障畫家,從事繪畫20多年,畫卻賣得不好,靠裱畫為生。「我在想這是為什麼。我問他能不能幫他把最喜歡的事情賣好。我想做手藝人經紀人,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鑽研自己的手藝。」

唐劍說干就干。帶著自己的想法,他接了畫畫的、做紫砂壺的、葫蘆微雕的、修算盤的等各種殘友的產品。他利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幫忙撰寫介紹文案、對接媒體和設計師平台等資源,他甚至在南鑼鼓巷截住羅振宇,強行安利自己的經紀人計劃。儘管受到羅振宇等人的眾多肯定和鼓勵,他卻依然覺得不理想。「深入不進去,做的都是表面文章。」

沒有先例,他想不明白問題在哪兒。直到一個殘友跟他說,我們走了十幾年,你只花一個小時了解我,能有多深呢?而且你自己都不懂手藝。

他恍然大悟。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後來他反覆強調的道理。但那一瞬間,他想到的是爺爺。他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不能成為一個手藝人?

唐劍馬上開始拜訪北京周邊的手工藝人。修補類手藝,往往需要長期侵浸在這一行業,對於已然二十五六歲的他,進入門檻十分困難。體力型的,他無法勝任;精細型的,需要雙手配合,而他左手又有極大阻礙。十幾個手藝人走訪下來,唐劍發現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儘管灰心,他依然不想放棄。他羅列自己的優勢,試圖找到自己比其他很多殘友更加樂觀開朗的原因,「首先得益於我做銷售工作,經常被拒絕,磨練了自己的臉皮,也訓練自己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

還有,就是旅行。從高中畢業,唐劍就一人背包出去到處走。儘管第一次出門就被黑心住宿騙去幾百塊,但「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就有不同的應對方案。」

他當即拍板,「這麼大個中國,不信找不到適合我的手藝!」

第一季尋匠之旅路線

15年7月開始,唐建開始他的「尋匠之旅」,每一季制定不同路線。第一季,沿絲綢之路,從西安開始一路到達甘肅,後又南下,沿長江沿岸,靠途搭400多個司機的車,遊歷30多個城市,全程一萬多公里。靠那年盛極一時的羅輯思維社群里羅友們的積極張羅和沿途偶遇,他拜訪了26位手藝人:陝西馬勺臉譜、鳳翔木版年畫、西府皮影、甘肅天水皮影戲、根雕、漆雕、敦煌漆畫……

昌都唐卡

藏刀

陝西皮影

走至西寧,他遇見皮雕唐卡手藝人老虎哥。他發現做皮具並不需要對雙手的配合有太多要求,在孔繁複的指導下,他第一次用邊角料做了一個皮夾。之後,他在群里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並以200塊的底價拍賣。第二天早上醒來,他發現群里還有兩人在叫價。最後,皮夾以遠超越他想像的4600元成交。

皮雕唐卡手藝人老虎哥

唐劍做的第一個皮夾

這個皮夾讓唐劍至此陷入「皮坑」再也沒爬出來。他回到北京,去各大皮藝工作室偷師,回家反覆練習。後來,他專攻做皮帶。左手使不上力,他用手肘壓著工作。做一條皮帶需30多道工序,在1200bookshop一次「人在書店」的採訪中,他描述自己「可以連續40個小時不睡覺一直做。即使手不太靈活,但我也能在4個小時左右完成。」

在北京皮具工作室蹭課

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手藝,「在皮匠眼裡,沒有邊角料,再小的皮料都可以有用途。人也一樣。」

唐劍做的皮帶

三、

地鐵3號線坐到漢溪長隆,再搭公交車到終點站錦繡生態園。如今,唐劍和小小的HOPE手工皮具工作室位於這市郊一隅。去的時候,院子里兩位學徒正在埋頭做皮帶,敲門也不答應。後來知道,他們是聽障人士。

見偉、洪闖,一個22歲,一個24歲,從去年11月開始,他們成為唐劍的學徒,和唐劍、小小吃住都在一起。他們有著嚴格的作息安排:早上七點晨跑,八點吃飯,九點到十二點幹活、練習。下午兩點到六點繼續工作。晚間寫日記、學習視頻拍攝等技巧。大家輪流分工做飯、打掃衛生。晚上十點半必須睡覺。

院子里擺著黑板和粉筆,交流全部通過寫字。有時候也會鬧笑話,「跟他們講道理,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們不明白,做皮具,打什麼鐵?!」

憑藉第一季學來的皮藝手藝,唐劍靠接單完全可以養活自己。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出發時的理由,學手藝只是方法,他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更多殘友實現自力更生。

但這個目標,在第一季並沒實現。一路上,唐劍見到手藝人就遊說,希望可以合作,由手藝人出手藝,他對接資源,培訓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學員,不僅傳承手藝,也給殘障人士就業的出路。但面臨很大阻礙,「很多手藝人還是喜歡關起門來,一心一意把手藝做好,不願參與。偶爾遇上願意出力的,殘友又有很大顧慮,學了能不能賺錢啊?就業前景怎樣啊?」這促使他16年第二次踏上「尋匠之旅」,走到拉薩,碰到一個「拉漂」。這位90後木刻手藝人對他說,你也玩皮,與其拉別人合作,不如你自己做唄。

一語驚醒夢中人。唐劍再次返回北京,決定先進一步進修手藝,「北京的工作室都厚臉皮蹭過課,就想換個地方。之前知道廣州的皮藝氛圍不錯,就在網上搜索廣州玩皮的,找到10多個工作室,留言說想討教。」來到廣州,唐劍花了十幾天時間,一個一個拜訪。「完全沒有在其他地方遇到的阻礙,大家非常熱情,交流不說,還請我吃飯、住宿。」開放包容的氛圍讓他決定留在廣州,「在哪裡不是創業。」

於是去年2月,唐劍在廣州成立了HOPE手工皮具工作室。經過三年的摸索,他越發意識到要解決他所聚焦的,有一定行動能力的三四級傷殘殘友的工作,首先應該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而且一路走下來,他也深知這個時代的規則,「靠手藝實現自力更生,更多的不是把東西做出來,而是賣出去。很多人看的不是你的作品,而是你的人。」

而什麼樣的人既出得了優秀的作品,又受人尊敬呢?唐劍首先想到自己的爺爺,12歲以前,他的爺爺還在帶徒弟,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徒弟挑著穀子、被子到家裡磕頭拜師的場景。從此師徒就是一家人,同吃同住。「爺爺不是單純教木工,徒弟來了,先干雜活,該割小麥割小麥,該收玉米收玉米。師傅在聽師傅的,師傅不在,聽師兄的。現在逢年過節,徒弟們還會來看望爺爺,爺爺坐在上面說話,他們很認真聽。內心有敬畏感恩,才能把東西做好。」

秋山利輝(右)

其次,是創立聞名日本的「秋山木工」的秋山利輝。27歲時,秋山利輝成立秋山木工,立志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手藝人。他創立8年學徒制,編寫匠人須知30條,要求所有進入的學員一律剃光頭,不許用手機,且見習打雜就需1年,用幾乎嚴苛的條例要求自己的學徒。但與此同時,他也是溫暖的。招聘時要到面試的學員家去,與父母溝通面談至少三個小時。學徒最初開始學習的日子,他會將他們的素描練習冊寄回家裡,請學徒的父母或者家人寫上勉勵的話,再寄回來。在他所編寫的《匠人精神》一書中。他說,「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術。功夫是什麼?就是時間。」

這也是唐劍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教訓,「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技藝其實是其次的,只要能反覆練習,再笨的人都能學好。但能坐下來才是最難達到的。很多人浮躁、好高騖遠,太容易被周圍打擾,所以需要從小事做起。」他很贊同秋山利輝的做法,「學手藝,先學做人,打磨心性,再進入做事的狀態。」

唐劍和小小安排兩位學徒不僅打掃自家院子,也搞好門前的衛生

他決定沿襲這種學徒制,一方面,通過同吃同住同學,降低殘友投入成本。「不收學費,提供食宿。但同時,學員幫我工作、幹活,減少我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注重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記得在拉薩,碰到一個做唐卡的哥們,邊做唐卡邊直播,有時候還在直播里用川普罵人,並和粉絲一起打王者榮耀。我覺得這就很好,手藝人應該知道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利用社會傳播工具,更好展示自己。」

和學員一起吃飯

教學員如何拍視頻、做直播

最重要的是,通過示範和互相影響,幫助殘友走出內心的困境。他不否認工作室開業時來來往往了許多諮詢的殘友,想學這學那,想馬上賺到錢,但最終都沒留下。到目前為止,他的6人學徒計劃只招募到2位學徒,計劃暫時只分為兩個100天。第一個100天里,學徒主要以學習為主。第二個100天,他們也是老師。但過去3年的「尋匠之旅」也打磨了他的心性。儘管碰到過很多挫折,甚至在第三季還出了嚴重的車禍,「但我覺得更多的自己內心越來越堅定了,記得在內蒙見到一個做馬頭琴的師傅,他50多歲,學徒卻60多歲。他也很認真教,很負責。我覺得我既然走這條路,也要負責。」

如今,在第一個100天里,他正在安排他的學徒們一起走出去,「在1200bookshop的分享算是第一步,今後會有更多,他們將和我們一起參與組織分享會,拜訪各大工作室,和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打交道。」

唐劍和小小在深夜故事現場

他說尋匠之旅今年還要繼續下去。因為過去三年讓他收穫甚多。不僅有愛情,還有一條在福建收留的名為「調皮」,並一路帶回廣州的流浪狗。還有僅幾個月,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兩名學徒。在17年最後一天,他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做了一年皮帶,最大的收穫就是你們四個。小小、見偉、洪闖、調皮。謝謝你們讓我找回初心。2018年,一起努力,幫助100個殘疾朋友通過手藝,實現自力更生。

是的,最重要的,是收穫hope。他說皮具工作室的名字來自從初中起他就喜歡的一句話:Keep hope,there will always be lucky.

唐劍、小小和兩位學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00bookshop 的精彩文章:

讀書若埋怨環境不好,都是借口

TAG:1200book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