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里的那些事

冬季里的那些事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冬天就是這樣一個季節,表面上冷酷,

其實卻孕育著希望,在這個微妙的季節,

我們聊聊應該怎樣儲備能量?

01

生活起居

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講究穿衣,適時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因為寒從腳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從穴位豐富的雙腳侵入人體,保暖好雙腳十分重要。

冬日裡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曬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裡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曬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根據冬日要藏的養生要點,起居方面最宜居處密室,溫暖衾服,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早眠晚起,一可以避免多跟外界接觸,從而避免外寒的侵襲二可以保精,這種作息方式,減少了大量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大量的消耗,加上飲食調攝,居住、服飾也都保養得法,正好適應冬季要藏的要求。

陽氣內斂之時,若加湯火所逼,肯定會出大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屬於人體內的陰液,不能隨意損傷。過多或過度的出汗,容易損傷陰液,不符合冬季藏的養生要點而且陽氣會隨陰液發泄耗散,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疏薄,易於傷動,多感外疾。

02

穴位保健

中醫認為,人體的能量和熱量來源於腎,因而,要想安然逾冬,養腎就顯得格外重要,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冬天氣溫較低,腎又喜溫,腎虛之人容易呈現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低下,怕冷容易感冒,並可影響其他臟腑的生理機能。要想腎精充盛,腎氣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北方的冬季經常雜著一些燥氣,所以既要溫陽,還要注意祛燥,適當地滋陰,要堅持以下幾個穴位:

每天晚上臨睡前先泡腳,然後按揉腳踝內太溪,每穴5分鐘,然後艾灸關元5分鐘,再艾灸腰部腎腧5分鐘

03

滋補養生

冬季固腎飲食也很重要,冬天可適當進食羊肉、狗肉很有成效 食物,對素體虛寒、陽氣不振者尤其有益。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製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以增強療效。燉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中醫認為,蘋果性平。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視。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功效。入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乾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蘋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再有,冬季許多人進補過多,往往會出現上火的癥狀,而蘋果性平,可滋陰潤肺,又可殺菌,對預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進補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應注意四忌:一忌無病進補,二忌慕名進補,三忌虛實不分,四忌多多益善。

04

結束語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

中醫養生保健就是通過飲食起居、運動療法及中草藥等多種措施,調養體質,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讓人體少生病、不生病,縱使得病也能儘快痊癒,痊癒後少複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