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帝王最霸氣的話,你為誰打CALL?

古代帝王最霸氣的話,你為誰打CALL?

原標題:古代帝王最霸氣的話,你為誰打CALL?


  1. 皇帝是我國帝制時期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2.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他們縱橫捭闔,各領風騷。
  3. 他們的豪言壯語今日聽來,
  4. 有的激勵後人,有的卻留下無盡的嘆息,
  5. 帝王最霸氣的話,你為誰打CALL。
  6. 秦始皇

  7. 朕為始皇帝。

    後世以計數,

    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8. 秦始皇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
  9. 他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
  10. 秦始皇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
  11. 秦始皇可能永遠想不到,自己的夢想在兒子身上就失敗了,秦朝「二世而亡」與秦始皇的這句話形成鮮明對比。
  12. 項羽

  13. 彼可取而代也(指秦始皇)。

  14. 秦始皇巡遊到會稽等地時,項羽和叔叔項梁都在一旁看熱鬧,看著威風的秦始皇,項羽說了句:我可以取代那個人(指秦始皇)。項梁忙捂住他的嘴:別瞎說,這是要滿門抄斬的。
  15. 年輕氣盛的項羽第一次見秦始皇就說出這句話,看來,其志氣真是不小。
  16. 劉邦

  17. 大丈夫當如是也!

  18. 劉邦曾經在咸陽服徭役,看到秦皇出行時的霸氣場面,不由感嘆地說:作為男子漢,就應該像秦皇這樣(雄霸天下)。
  19. 草根出身的劉邦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一代帝王,命運,真是個神奇的東西。
  20. 曹操

  21. 設使國家無有孤,

    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22.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在統一北方後,面對政敵的抨擊,他發布了《讓縣自明本志令》,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
  23. 其實,這說的實在是一句大實話。
  24. 楊廣

  25.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

  26. 這麼好的一顆頭顱,將來不知道會被誰砍去。
  27. 《資治通鑒》記載:隋煬帝曾對著鏡子自顧,回頭對蕭後說:「這麼好的腦袋,將來不知道被誰砍了去?」
  28. 蕭後大驚問他為什麼這樣說,隋煬帝笑著說:「貴賤和苦樂,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麼好傷感的哪!」
  29. 李世民

  30.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31. 君主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
  32. 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唐太宗李世民能說出這番話,真真難能可貴。他將老百姓比作水,君主比作舟,闡述兩者相互依存的有關係,時至今日,依然有現實意義。
  33. 趙匡胤

  34.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35. 趙匡胤建立宋朝,他先後攻滅了荊南、湖南、後蜀等國。
  36. 974年,他召南唐後主李煜到汴京朝見。李煜擔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
  37. 宋太祖直截了當地說:「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這句話直接斷了李煜想偏安南方的想法。
  38. 鐵木真

  39. 爾要戰,便戰!

  40. 成吉思汗在建立大蒙古國後,派出一支450名商人組成的商隊前往西方,路經中亞花剌子模國時,貪財好貨的花剌子模君臣以間諜罪將449商人殺害,只剩一人逃回蒙古,並將500頭駱駝滿載的金銀、絲綢、貂皮等貨物全部沒收。
  41. 成吉思汗派遣使者三人前往責問,結果主使官卻被花剌子模殺害,從官二人遭割須之辱,逐回蒙古。
  42.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召開大會,集結蒙古20萬大軍,決定西征(當時敵方有40萬軍隊),報仇雪恨,並派人給花剌子模國王送去戰書:爾要戰,便戰!
  43. 簡單卻超有氣勢。
  44. 朱元璋

  45.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立紀陳綱,救濟斯民。

  46. 很多人以為這句話是孫中山先生說的,其實,這朱元璋說的。
  47.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恢復漢室江山,推翻當時蒙古人的統治,在《喻中原檄》一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口號。同文中也提出「胡虜無百年之運」。
  48. 朱由檢

  49.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

    自去冠冕,以發覆面。

    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50. 公元1644年,大明帝國走到了末路,作為亡國之君的崇禎帝命令皇后妃嬪自殺後,又砍傷砍死自己的兩個女兒。
  51. 清軍攻入北京,崇禎在景山自縊身亡,死前,在衣服上寫下這幾句話:我死了,沒有臉去見列祖列宗,我只有脫下帽子,用頭髮把臉擋住。我的屍體任憑你們處置,只求不要傷害我的百姓。
  52.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崇禎帝的遺言令很多人對這位亡國之君多了幾分同情。
  53. 光緒帝

  54. 吾變法但欲救民耳,

    苟能救民,

    君權之替不替何計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教育資訊 的精彩文章:

大寒節氣的養生

TAG:瀋陽教育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