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與生活 楊基柱

藝術與生活 楊基柱

作者簡介:楊基柱,安徽潛山縣源潭鎮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大山的女人》《西周王朝的早晨》創作有詩歌二千多首,作品散見於詩刊《百家講壇》網路上數家網站的簽約作家。

藝術是一個廣泛的話題,如果從學術角度上來談論,會是一種高雅的命題。如果從生活的角度來談論,絕不是拍幾張裸照那麼簡單。

藝術與生活在藝術家而言,藝術和生活應該是兩條平行線,而不是交叉的兩條直線。在哲學命題有過客和歸人的言論。過客就像是藝術與生活這兩條交叉的直線,而歸人則是藝術與生活這兩條平行的直線。藝術和生活放在一起並論,在藝術家的眼中是兩條線的形象化;而在大眾化的人們眼中,則是生活的藝術化,這時候的藝術成了一個名詞,能夠讓生活形象而且生動起來的可模仿的有具體特徵的形式,這時藝術在生活中就顯得高雅起來,就有了一種超乎平常的超越性,這也形成了藝術存在一種過客的特性,同時也令藝術存在了更為廣闊的與生活並在的存在空間。

有些藝術存在了一種神性理念,如一些繪畫方面的藝術珍品。她們在人類的起源和生命的探索中有過叩問,從而使人類有了對原始的割捨,使人類對藝術的認知區別了人類的現實。有些藝術和生活格格不入,這些藝術形象在生活中無法存活,只能標榜於另類,像這種藝術在藝術層次上不會有很高的成就,更不會有很高的欣賞性。但是正是這些藝術層次的存在,人類對藝術的追問和質疑,在生活中就會昭顯追求和唾棄,就會因為藝術的層次而出現人類對時尚和庸俗、先進和墮落、正義和邪惡、善良和姦詐、美與丑、愛與恨等等這些在生活中希望得到詮釋的文學或者哲學或者科學命題的選擇。藝術在存在意識上人類最能得到認可的當然是文學藝術,而不是那些繪畫和音樂所可以相提並論的。

文學藝術與生活的存在在大眾化的角度來說是已經形成匯融,也就是藝術與生活的交叉。同時形成了兩個命題,一個是藝術生活化,另一個就是生活藝術化。這兩個命題一個偏重於藝術,適宜於那些藝術家在追求藝術層次上對生活的塑造結果的呈現,這就是藝術生活化的進程和結論。而另一個則側重在生活上,是一些生活品質追求的層次超越感,她們來自於藝術的渲染,同時又會來源於生活體驗的靈感的提升,是生活的一種人為有意識的進化。

其實跑到滿是英文世界的文化氛圍里來談論藝術或者文學,有點班門弄斧的樣子。難道中文的世界裡就沒有我可以談論文學或者藝術的地方,我相信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只是想把中文的一些理念向非中文推廣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皖江文學 的精彩文章:

腌菜——我心中最溫暖的美味

TAG:皖江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