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交談時,怎麼把話說到別人心裡

交談時,怎麼把話說到別人心裡

第一點

提開放式的問題

提開放式的問題,進行提問,關注與你交流的談話者這已經是傾聽的很好開始。如果提太多封閉式的問題。例如你是什麼時候來中國的?很容易讓談話變成像在審犯人一樣。

首先,就事論事兒,少問「最近如何?」這種讓人立刻回答「還好」的客套問題。多問些「為什麼會。。。?」「有什麼打算」「怎麼做的?」能激發交流對象表達的問題。其次,為談話做好準備,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對方希望分享什麼,被問到怎樣的問題。

第二點

話題中的話題

我們很多時候在談話的過程中就沒話題了。此時可以實現話題的跳躍。這時咱們對topic的積累就派上用場了。

第三點

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即將自己放入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為何這樣表達,表達背後所隱含的意思情感。在我們傾聽時,應當不帶任何以及觀點,無限包容地傾聽,這一點往往也是我們很多人在談話中所忽略的。

講了一個例子。

A場景,孩子:「我不想去上課。」母提到積極傾聽時都親:「不行,必須去。」

B場景,孩子:「我不想去上課。」母親:「你不舒服么?」

顯然第一個場景中母親,按照自己的想法與孩子交流,第二個場景中母親更希望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誰最後能更加了解孩子,實現讓孩子心甘情願按時去上課的目的,或許大家都能猜到。

第四點

真誠讚美

讚美一方面能引發交流者的好感,同時能夠鼓勵積極行為。同時本人看來,讚美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培養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讓人更加容易發現生活的積極面,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

在生活中可以讚美的事情很多,朋友的衣著、行為、周遭的環境等等。

但是讚美的時候,有四點可能需要我們注意。

首先是讚美的對象是否得當,其次劍走偏鋒發現一些小細節讚美效果更好;再次讚美以後提出開放性問題有利於環境被讚美者不知如何回應的尷尬;最後讚美的語氣要誠懇,不卑不亢,否則很有可能會變成恭維。

第五點

適當透露

相對於滔滔不絕說自己的話癆癆,另一個極端就是FBI問問題一樣,絲毫不透露自己的「悶葫蘆」。

跟一些朋友聊過,相對於這種「悶葫蘆」他們更愛「滔滔不絕的話癆癆」,起碼說自己的話癆癆雖然自私,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所謂的「坦誠」也是不懂保護自己的「傻」。

但是這種「悶葫蘆」讓人感覺深藏不露,有一種被窺探內心的恐懼,這種交往也是一種不真誠的交往。適當透露自己的想法、同樣的經歷更有利於產生平等的交流與共鳴。

但是正如之前的積極傾聽所講的,先談論傾聽到的內容再談及自己,這樣更容易產生交流,而不是形成了只談自己的局面,不尊重對方談話的現象。

第六點

關於表達觀點

提問、談論話題、傾聽、讚美能夠促進融洽交流。

但是如果不懂表達觀點,很難讓別人了解自身的原則與界限,在衝突矛盾時也很有可能被操縱。

布瑞克在《誰在操縱你》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很多人通過恐嚇、發怒、抱怨、撒嬌等多種方式操縱對方,讓對方長期總是做出違背自身意願的行為。

說「不」是一種勇氣,表達自身的觀點也是一種自尊自愛的好習慣。在肯定理解對方的部分行為後,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充分說明理由。

例如丈夫:「今晚去舞會吧」妻子回答道:「親愛的,工作了一周你一定很想去舞會放鬆一下,我很想陪你去,但是今天很累我就不去了。」

此外表達觀點的另外一個重要的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忽略的,就是「就事論事」不上升到「理論」高度。

例如丈夫跟你一向恩愛,但是忘記了和妻子的一次約會,回到家以後,妻子雖然心裡沒有這麼想,但是由於生氣同時也希望引起對方的注意,跟丈夫發脾氣「你不愛我了」或許這種事情發生一次的時候,丈夫會去哄一哄,但是長此以往呢?妻子最好的表達方式是「親愛的,我很不開心呢,你忘記了和我的約會」客觀有理,就事論事,既能較好表達自己觀點,又不傷害兩個人的感情。

說話這事兒博大精深,想要把話說到別人心裡,需要多多實踐多多總結反思,在此共勉。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漏萬齋札記002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