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失利,蔣介石卻因一件心事不敢撤軍,究竟是為什麼?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失利,蔣介石卻因一件心事不敢撤軍,究竟是為什麼?

日軍在金山衛登陸,上海戰場中國軍隊的側背受到嚴重威脅,有可能陷入包圍,使退卻無路,全軍覆沒。有鑒於此,白崇禧再次向蔣介石提議,中國軍隊向吳福線後撤。11月7日,朱紹良、何應欽等也提出,「已到不能不後撤之時會」。蔣介石權衡利害,這才認識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日記云:「保持戰鬥力持久抗戰,與消失戰鬥力維持一時體面相較,當以前者為重也。」同日,蔣下令中國軍隊自上海蘇州河南岸撤退。但是,他仍然擔心此舉會對《九國公約》會議造成不良影響,痛苦地寫道:「蘇州河南岸以兵力用盡不能不令撤退,但並非為金山衛登陸之敵所牽動耳,惟藉此戰略關係退,使敵知我非為力盡而退,不敢窮追與再攻,是於將來之戰局有利,然於九國公約會議之影響必甚大也。」

忽視杭州灣北岸防務是重大的戰略錯誤。後來蔣介石總結說:「由大場撤退至蘇州河南岸以後,易朱紹良,以張發奎為指揮官,使金山衛、乍浦一帶,負責無人,而且不注重側背之重要,只注意浦東之兵力不足,調金山大部移防浦東,乃使敵軍乘虛直入,此余戰略最大之失敗也。」

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必須既善於組織進攻,又善於組織撤退。蔣介石下令在蘇州河南岸撤退後,中國軍隊爭相奪路,秩序混亂,作戰能力喪失殆盡。郭汝瑰說:「淞滬戰役我始終在第一線,深知三個月硬頂硬拼,傷亡雖大,士氣並不低落,戰鬥紀律良好,只要撤下來稍事整理補充,即可再戰。唯有大潰退,數日之間精銳喪盡,軍紀蕩然。如在敵攻佔大場時,就有計劃地撤退,必不致數十萬大軍一潰千里。」 11月11日,中國軍隊撤出上海南市,上海市長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上海淪陷。

據日方統計,至11月8日止,日軍在上海戰場陣亡9115名,負傷31 257名,合計406 72名。但是,中國方面損失更大。據何應欽11月5日報告,淞滬戰場中國軍隊死傷187 200人,約為日軍的4倍半。更加嚴重的是,潰退後的軍隊雖然仍有龐大數量,但缺乏武器、彈藥、糧食,士氣低落,喪失鬥志,不經整頓,已經很難再次投入戰鬥了。

摘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 作者:楊天石 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早在《南京條約》之前,清政府與英國就簽訂過一個不平等條約!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