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氏兄弟為何能夠流芳千古

蘇氏兄弟為何能夠流芳千古

蘇軾、蘇轍兄弟對自身信念的堅持,決定了他們的仕途不會順利,雖然兩人在當時與後世都享有赫赫聲譽,但是在他們漫長的官場生涯中,大概有一半的時間在貶黜中度過。蘇軾生性豁達,喜歡交遊,推舉後進又不遺餘力,所以生前門生弟子無數,其中極其優秀的有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號稱蘇門四學士」。蘇軾的詩詞數量極多,今存世的有三干多首,內容豐富多彩,或雄奇奔放,或富於理趣,或簡淡自然。對後人影響最大的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干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豪邁作品,為世人千古傳誦。蘇軾善於運用新奇形象的比喻來描繪景物,闡發哲理,讓人聯想無窮、耳目一新。他的詩詞衝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艷科」的舊框架,開創了獨具一格的豪放詞派。

和兄長比較起來,蘇轍早期的詩詞作品大都為生活瑣事,詠物寫景,多是與蘇軾的唱和之作,其風格淳樸無華。晚年隱居潁川後,對社會了解越發深入,寫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現實生活較為深刻的詩篇。蘇轍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散文方面,他尤其擅長政論和史論,常常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深刻分析當時政局,頗能一針見血。在散文寫作上,蘇轍也有自己的主張,他認為創作需要依靠豐富深厚的生活閱歷,曾盛讚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的豪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史挖掘機 的精彩文章:

童貫一生西北立威最終卻落得這樣下場

TAG:舊史挖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