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事變當天,蔣介石日記為何對此事件隻字未提?

九一八事變當天,蔣介石日記為何對此事件隻字未提?

作者:楊天石,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演講嘉賓。

蔣介石日記原稿

9月18日這一天,蔣介石上午早起後,即與宋美齡同謁中山陵。其後,參加國府會議,討論工廠檢查法等問題。9時半,登永綏艦,往南昌督師「剿共」。當日日記云:

下午,研究地圖,看《中山全集》。籌劃對粵、對匪策略。一、對粵,決令十九路軍先佔潮汕,十八軍集中贛南。余再宣言,以第一、二、三屆委員為四屆委員。余在四全會中引咎辭職,而囑陳、蔣、蔡等應之。如果不從,則以武力牽制之。對匪決取包圍策略,以重兵掩護修路,以大款趕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則,欲速不達,應難見效也。

1931年初,蔣介石因政見分歧,軟禁國民黨元老、立法院長鬍漢民,引起國民黨分裂。5月,汪精衛、孫科等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與南京對立。同年4月,何應欽調集湘、鄂、贛、閩四省軍隊,對中共領導的江西中央根據地進行「圍剿」。蔣介石這一天的日記表明,他在艦上所考慮的只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廣州新成立的國民政府,解決寧粵對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江西的共產黨。完全沒有涉及東北問題。

瀋陽北大營原址

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在當晚10時,是不是當日蔣介石早已寫完日記,後來的「事變」和對張學良的應變指示都沒有寫進日記呢?不是。

9月19日,蔣介石有一通致張學良電,中云:

北平張副司令勛鑒: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滬電,知日兵昨夜進攻瀋陽。據東京消息,日以我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其藉口如此,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力辟之。近情盼時刻電告。蔣中正叩。皓戌。

此電現存手跡原件。「皓」,19日,「戌」,約當21點至23點之間。可見,蔣介石得知「事變」是在9月19日晚到達南昌之後,其消息來源是上海。在此之前,他不知道事變的任何消息,也沒有從張學良處得到任何消息。自然,也不可能對張學良有任何指示。過去所有關於蔣當晚如何指示張「不抵抗」的說法,有些甚至是很具體的、活靈活現的說法,例如,曾任張學良的機要秘書郭維城說:「『九一八』事變當時,張學良將軍在北平,一夜之間,十幾次電南京蔣介石請示,而蔣介石卻若無其事地十幾次複電不準抵抗,把槍架起來,把倉庫鎖起來,一律點交日軍。這些電文一直到現在還保存著,蔣介石是無法抵賴。」上引蔣電可證,郭說不確。郭維城到1934年才擔任張學良的機要秘書,他的說法應出於猜想和傳聞。

又,蔣親自審定的《事略稿本》稱:「十九日,公艦到湖口,換船,經鄱陽湖,抵南昌,忽接急報迭來雲。」將《事略稿本》所述與上引蔣致張電兩相印證,可以確認,蔣是在「事變」發生整整一天之後才得到「事變」發生消息的。當晚,他寫下的日記是:

昨晚倭寇無故攻擊我瀋陽兵工廠,並佔領我營房。刻接報,已佔領我瀋陽與長春,並有佔領牛庄消息……

日記中,稱「事變」發生在「昨晚」,表明他9月18日當夜,並不知道瀋陽發生了什麼事。

摘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 作者:楊天石 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失利,蔣介石卻因一件心事不敢撤軍,究竟是為什麼?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