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誰瘋了

到底是誰瘋了

作者簡介:

孫鵬靜,2016級金融學專業,愛電影愛生活!

我有一個習慣,一旦欣賞某個演員,就會在短時間內刷完他主演的所有影視作品。我與《你好,瘋子!》的邂逅,毫無例外,正是莫名其妙的留意到了萬茜這個女演員,然後因為一個人,愛上一部影片。

影片是在幽閉的精神病院里拉開了序幕。冷夜寒窗,陰暗破敗的精神病院像廢棄的監牢。七個不同身份地位、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帶著恐懼、無助在這裡相聚,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關在精神病院里,為了逃離使出渾身解數。

封閉的群居生活中,需要有一個引領者。記者李正首先掌握了話語權。面對一份葯和一份飯,他提出「只有瘋子才吃藥」,號召大家通過絕食進行反抗。為了證明自己是正常的,大家不惜被電擊;為了證明自己是正常的,大家想出要用集體的、有秩序的行為力證。於是他們唱《月亮之上》,唱《送別》,跳奇怪的舞,模仿奇怪的動作。百般折騰後,大家發現「讓一個正常人證明自己是正常的,這本身就不正常」,以理性為代表的「領導者」李正被拉下神壇,成為被孤立的「瘋子」。隨之而來的是象徵著武力的「領導者」——社會地位最低的司機楊猛。粗魯蠻橫而又自卑的他因為擁有絕對的暴力,掌握了分配資源的權利。他決定了吃不吃飯,誰來吃藥,誰做自己的女人。文明此時在野蠻面前變得無力。而當他的自卑被戳破,牆倒眾人推。「屌絲楊師傅」被關進「瘋子該待的地方」,蕭老師、韓醫生、律師馬睿作為決策者粉墨登場。他們認為應該承認自己有病,只有「快樂治療」才能「早日康復」。於是眾人為了吃到唯一一份為「瘋子」準備的葯,裝瘋賣傻,自我傷害,拚命證明自己是最有病的。「精神病院」成了真正的精神病院。

所有人在不同的「決策者」的帶領下,從殊死抵抗到委曲求全再到自暴自棄,在這條「逐漸變瘋」的路上,只有一個人始終遊離在外,迷惘不知所措。她就是那個叫安希的女孩。記不清自己是誰,入院前做了什麼;怕被電擊,她偷偷乖乖的吃藥;眾人互相猜忌、拳腳相向,她跪倒在地默念聖經,祈求上帝的救贖。

影片推進到這裡,六個神情、思維正常的人,卻又有著「是瘋子」的合情合理之處:先驅視頻網睿智的記者李正,在報道時卻像狗仔隊一樣偷偷摸摸,被保安追趕;腹黑善辯的律師馬睿,說不清自己究竟是刑事律師還是民事律師,當事人是男是女;一心要為女兒過生日的韓醫生,永遠趕不回家,印象中的女兒一直停留在六歲;兢兢業業的蕭老師,出口成章卻無法獲得學生的尊重;自認為八面玲瓏的公關經理莉莉用身體作為籌碼,卻從未簽成合同;抱怨交通嚴重擁堵的出租司機楊師傅,每天一直走同一條路,永遠堵在同一個地方。就像現實的寓言,這些極具代表的角色,為了證明自己而舉止荒誕滑稽,映射著病態的現實生活,看似正常的都市裡其實遍布無藥可救的「瘋子」。

院長暗示了七個人中只有一個「瘋子」,只要找出「瘋子」,其他人便可以離開。此時象徵著知識和社會地位的老師、醫生和律師,卻展露出了怯懦自私的一面,扒下了得體的面具,將矛頭直指安希。六人開始站隊,互相指責,互相傷害。為了離開「瘋人院」,再無私的人也變成了自私貪婪、刻薄冷血的「瘋子」。安希崩潰了,蕭老師、韓醫生、李律師的答案是正確的。精神病院大門徐開,眾人見到了久違的自然光亮,那是他們嚮往已久的自由!安希跪倒在地,「我是瘋子……你好,瘋子……」

就像殺人遊戲經歷了不同的線索和幾番猜疑,「殺手」身份暴露,天亮了。故事本應結束。可是,劇情再次扭轉。鏡頭回歸了剛入院的狀態,大家彼此一無所知,而安希不再失憶,她記得所有人,他們是安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院長告訴安希,所有人都是安希想像的朋友,只是扮演了她心中最重要的角色。想要走出瘋狂,必須「殺掉」精神世界中親密的六人,才能涅槃重生。

一個孤單的安希,為自己勾畫了豐富的世界。「他們就是我,我就是他們呀。」韓醫生給予了她父親般的溫暖和關懷;蕭老師是她最喜歡的老師;馬睿永遠保護安希;莉莉誇安希漂亮,教她化妝,是告訴她「好女孩會上天堂」的閨蜜;李正是安希第一個崇拜和喜歡的人;楊猛是安希的好哥們,承包所有臟活累活,開著小車兜風,快活的唱《月亮之上》。安希怎麼捨得「殺掉」這些「愛」她、「陪伴」她的人,變成「瘋子」就是為了可以心裡住著大家。

安希在莉莉懷中踏實的睡了,曾經敵對的眾人回歸平靜,為了讓安希開始獨立的生活,「她會一年比一年成熟,會把自己的人生過的很好,開始獨立的生活。」因為愛,《送別》的口哨凄美而至,伴隨一聲聲的槍響,安希的六個「人格」為了拯救她而選擇離開,安希驚醒,出院。

整部影片環環相扣,劇情多次反轉卻不覺生硬。觀畢卻讓人倍感沉重。一場由一個精神分裂患者製造的「夢境」,包羅了人性的愛與荒唐。廣袤世間,芸芸眾生千姿百態,總有真心愛你的人陪你克服孤獨恐懼。他們是父母親人,愛人摯友,也可能扮演著其他的角色。可即便是深愛你的人,也存在人性的弱點。他們會有無力阻擋的私心和慾望,貪婪和虛榮,在直面切身得失時,會有永不停止的鬥爭和傷害。無論從前還是未來,沒有人可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所以無論生命中有多少愛你的人,始終不會陪伴一生一世。我們每個人註定孤獨。

電影《你好,瘋子!》是由同名話劇改編而來。由於劇情需要,影片的場景和道具十分簡潔,所以觀眾的目光會更多的集中到演員身上,這使得這部影片話劇味依舊很足,我認為這算是其一大遺憾。七個「瘋子」的演技始終在線,賦予了七個不同身份地位的角色精準而生動的靈魂。推動情節完成了從正常到不正常、從文明到粗野、最後歸於平靜的轉換。但是最吸引我的仍然是我觀影的初衷——演員萬茜。

她是古裝愛情片《柳如是》里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是金馬獎最佳女配,《軍中樂園》里的侍應生妮妮;是《蕩寇風雲》里巾幗英雄戚夫人;是驚悚懸疑片《捉迷藏》里粗心大意的母親萍芝;是《心理罪》中知性的女法醫喬蘭;也是這部《你好,瘋子!》里孤獨脆弱的文藝女青年安希。在這樣一個靠鮮嫩靠人氣的演藝圈中,萬茜出道多年不溫不火,在不紅的日子裡獨享著自己的小確幸:可以素顏擠地鐵公交在街邊吃麻小、臟串兒、米線,閑時撥弄吉他哼一曲喜歡的民謠,無論旅行還是進劇組都會帶著喜歡的書,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線,毫不保留的釋放杠鈴般的笑聲。這些是脫離此片外我對她的認識。在這部影片中,萬茜挑起了大梁,即便是在最近《演員的誕生》中人氣火熱的周一圍等演員面前,也絲毫掩藏不住她炸裂的演技。獨自一人近十分鐘的長鏡頭,她一會兒飾演古板的老學究,一會兒轉為正邪兼具的底層出租司機,一會兒變身風情萬種的女公關,一會兒又成了正義凜然的記者,一會兒化身道貌岸然的律師……從影片初期的不動聲色,到最後的大爆發,讓我不得不欽佩其演技和台詞功底,甚至擔心偶像入戲太深難以自拔。不過,十分鐘左右的長鏡頭對於萬茜來說是一次痛痛快快演戲、炫技的機會,但對於電影本身而言,我認為卻多少表露了導演對影片的不自信,需要用演員個人魅力和實力的展示來博得觀眾的口碑。

作為荒誕喜劇電影,這部圍繞著「逃離精神病院」而展開的影片,「喜」並沒有佔據很大篇幅,僅存少量也是「喜」中帶「悲」。打動我的第二個地方是其中的人文關懷。安希說「變成瘋子就可以心裡住著大家」;在院長「逼迫」安希「殺死」這些她深愛的「人格」時,安希寧可把槍口指向自己的腦袋;自私虛偽的「附屬人格」最終為了安希回歸幸福平淡選擇悄然離去。這些不長的片段成為了本片的一抹暖心的陽光,讓原本陰森深沉的畫面多了幾分溫度。

影片最後的彩蛋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第三個關鍵點。院長出現,「你好安希,現在就剩下我們倆了」。讓我瞬間毛骨悚然,回味許久。或許院長只是安希自我救贖中設置的理智角色,也是安希的一重人格。在針鋒相對的人格爭奪戰中,理智的安希直面了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哪怕那些是象徵著睿智、博學、美麗、勇猛的自己,也讓真正的自己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又或者可以認為一切都是「院長」這一附屬人格為消除其他人格而設計的一場遊戲?影片沒有給出答案,為觀者留下了浮想的空間。

最後,正是這部電影的「孤獨」與「附屬人格」使我產生了共鳴。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孤獨與恐慌。生活讓我們不止一次的看見自己的軟弱、盲目、卑微、殘暴、野蠻、自私,也讓我們珍藏著曾經予以愛和陪伴的那些匆匆的過客,捨不得抹去每一份獨家的記憶。我也曾在每每經歷轉折時,習慣性的沉迷於睡眠。逝去的生活與不在鮮活的人物,在夢中又靈動起來了,在夢中又變得真實可觸。可悲的是我們做不到永遠沉睡。我與安希一樣,學會了跟過去告別。這部電影其實也提醒我們,嘗試理解每一個自己,看見他們,然後照顧好他們。如果我們能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那麼我們的心裡或許就能裝得下更多給予愛和陪伴的人,向他們曾經的包容和滋養深深地致敬。

躲進故事的角落

縱情靈魂的知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