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秦檜,字會之,江蘇南京人,其父做過縣令,家境一般,青年時期的秦檜做過鄉村私塾教師,懷才不遇對前途一片迷惘的他留下過「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的滿腹牢騷,那時的秦檜理想也不是很遠大,有三百畝水田即可,做個鄉間小地主,娶上兩三房妻妾,再也不做孩子王了,讀書耕田,悠哉一生。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然而秦檜並非池中之物,二十五歲即考中進士,後世史家記載「詞學兼茂,才華卓絕」。他憑藉著卓異的工作業績,官至御史中丞,相當於現在的司局級幹部。這一時期的秦檜無疑是一個年輕有為,有膽有識,前途不可限量的優秀人才。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他反對向金人割地,反對金人所立的張邦昌偽政權,在國家破碎,皇帝被俘,危巢累卵的情況下,曾說:「檜不顧斧鋮之誅,言兩朝利害,願復嗣君位,以安四方。」老英雄李綱也曾稱讚他「精忠許國」,「立大節於宗社傾危之秋」。金人入侵,靖康之變後,改變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秦檜的個人品性和命運。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從此後秦檜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不擇手段,搖尾乞憐的主和派代表人物,《宋史?秦檜傳》「檜兩居相位,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讎斁論,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其頑鈍無恥者,率為檜用,爭以誣陷善類為功。」近千年來他成為了奸臣的臉譜化人物。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秦檜絕對是南宋的頂級書法家,如不是人格所誤,我相信必定會成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他仿照趙佶的瘦金體,創造出了一種結構平整,簡單易學,工整劃一的字體,得到徽宗的大力支持,這就是印刷所用的『宋體』。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他留存的墨跡不多,其中《偈語》,用筆率意自然,結字順勢而就,鬆脫舒暢,不滯不板,有二王,柳誠懸,孫過庭之筆意。其作品有篆書『玉兔泉』三字。《深心帖》等。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了解更多書法知識,敬請關注肆工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