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孝宗替岳飛平反,追貶秦檜,太上皇高宗為何不反對?

宋孝宗替岳飛平反,追貶秦檜,太上皇高宗為何不反對?

殺害岳飛的原凶確實是趙構,因為秦檜的『『莫須有』』三個字就已經把真相說明了。『『莫』』就是『『難道』』,『『須』』就是『『必須』』,因此『『莫須有』』就是『『難道必須有嗎?』』,也就是說沒有也可以殺呀!想一想,誰有這麼大的權利?當然只有趙構了。韓世忠聽了秦檜『『其事莫須有』』五個字之後,就沒有去找趙構了,而且主動放棄了兵權,這就是一個有力的旁證!因為韓世忠清楚自己也可能被趙構『『莫須有』』掉。

當然,本人絕對不去洗白秦檜。秦檜還是有罪的,他如果愛大宋,對大宋負責,他可以勸岳飛放棄兵權,但努力去保全岳飛的性命。可是他沒有,而是為了私利,想方設法置岳飛於死地。岳飛之死,趙構是罪魁,而秦檜是禍首!秦檜作為金國的卧底,揣摩出趙構不情願讓二帝還朝的真實意圖。岳飛不遺餘力的做民族英雄,迎請二帝,雪國恥,卻違背了皇帝的意旨。結果,秦檜如願以償的完成了金主的任務,1142年趙構和秦檜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聯手害死了岳飛.岳雲.張憲三人,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很大民憤。到秦檜1155年死亡13年間,沒有了岳飛,秦檜獨攬大權,抓住趙構的害怕心裡,以金國要挾趙構,使趙構舉步維艱,處處限制趙構的思維與決策,讓趙構咬牙切齒,恨得要死,漸漸回憶岳飛在世尚可抗擊金國,可現在只能一味妥協。朱熹在書里記載:秦檜死後,趙構長舒一口氣,說:從今天開始,朕就不用在靴子里藏著短刀了。可想而知趙構何等的心情,秦檜兒子秦螊想繼承相位,趙構斷然未允,使秦氏黨羽沒入地獄。

因為趙構自己不可能打自己的嘴巴,所以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立馬給岳飛平反,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肯定徵得了趙構的默許,不然,借給趙昚膽子他也不敢。召見岳飛孫子岳珂,宋孝宗感慨地說: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這個結果是趙構想要的,把鍋全部甩給了秦檜,趙構覺得就可以心安理得,趙昚即位後,趙構又做了十幾年太上皇的悠閑日子,可是,歷史不會忘記岳飛的精忠報國,更不會忘記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岳飛。那麼,趙構為什麼不去阻止養子給岳飛平反呢?原因很簡單:趙構是個超級聰明的人!宋高宗清楚自己殺岳飛的行為不得人心。但做為帝王,岳飛的還我河山,迎回二帝的行為讓趙構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如果宋徽宗,宋欽宗回來了,趙構自己怎麼辦?這就是後來明代明景帝朱祁鈺面對的問題。皇位還回去,有性命不保的危險,不還,會被言官,史家揪住不放。各種鞭撻。所以岳飛必須死。但高宗自己卻不能為岳飛平反。可廟堂和江湖的呼聲越來越大。高宗退位,這樣的內外環境也是一個原因。趙構不夠『『雄』』,沒有秦皇漢武帝的氣魄!但他足夠『『英』』,他對自己和大宋這半邊江山是很負責的。

他殺岳飛,是因為他擔心岳飛武將做大,來個『『陳橋兵變』』!孝宗替岳飛平反,也洗脫了高宗的污名。一個「莫須有」讓秦檜兩口子在岳飛墓前跪了一千多年。而宋高宗也不過落個昏庸的名聲。昏庸不可怕。可怕的是歷史罪人。秦檜替宋高宗背了鍋,當然,這哥倆狼狽為奸,談不上誰更冤枉。歷史終究記得他倆的行為。但確實因為孝宗的平反,而洗脫了高宗的一些罵名。他反對北伐,是因為自知力量不夠。而且害怕金國讓他父親在北方當傀儡皇帝,這樣一來,金國打南宋無所顧忌,而南宋君臣卻無所適從,畢竟兒子打老子,大逆不道啊!至於說趙構怕岳飛把『『二聖』』迎回,自己會失去寶座,這個說法不靠譜,天下是我打的,我當皇帝天經地義,你們倆一邊玩去。在此之前,太上皇複位從沒發生過(趙構不認識明英宗哦)。另外說一句岳飛。我覺得岳飛的死很憋屈,卻不冤枉。岳飛迎回徽宗,欽宗二帝的行為本身就是對高宗的不尊敬。為人臣子,對君忠誠是那個時候的時代價值觀。岳飛顯然違反了遊戲規則。做為民族英雄,岳飛在家國大事上確實是頂天立地,但為人處事上,可能並不如何通達。當然,每人對通達的理解不同吧。但愚以為,只有活著才更利國利民不是么?畢竟岳飛只是被迫害致死,不值得。

他早早主動退位,當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可見是希望養子能經營好江山。他對大宋政權是負責的。岳飛極力主章收復失地,直搗黃龍,也就是主戰派的核心人物,其實趙構也想啊。但打仗最燒錢了,但南宋沒有啊,靖康之難時趙構正在磁州,後被汪伯顏迎往臨安繼位,他哪來的錢和糧啊,沒錢沒糧打什麼仗啊。可是主戰派不理解,成天喊著打啊打的,所以趙構是恨主戰派的。岳飛恃才傲物,曾多次侮辱高宗,併當眾說出了國家沒救了,皇帝不修德的話,這也成為了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岳飛參與了立太子的事件,歷朝歷代皇位的傳承對於大臣來說都是禁忌,不能參與,可岳飛在明知高宗不能生育的情況下多次進言要高宗立太子,這就成為了高宗殺岳飛的根本原因。首先,自己授意殺的,多少有點對不起人家岳飛。明知岳飛是忠臣,只是岳飛沒有明白趙構的心思,而趙構又不敢對岳飛說明自己的心思,這樣造成了悲劇。從一般人的良心來說,從政局需要考慮,在宋孝宗手上替岳飛平反,既把黑鍋全扣在秦檜背上,又洗白了自己,又為新皇樹威立信,趙構多方得利,何樂不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金兵再次南下犯宋,必須鼓舞士氣。而為岳飛平反立馬收買了宋國軍民的心,達到了為他們賣命的目的。政治目的是歷代皇帝的優先考慮。如果金兵不犯宋,岳飛平反是不太可能的!

他知道岳飛最終會被平反。因為天下人都崇拜英雄!與其死後自己被罵,不如趁自己還活著,把責任推給秦檜等死人,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況且把責任推給秦檜,自己只是『『失察』』,而大宋政權不用承擔濫殺功臣的罪名!天下未安定,總有用武將的時候,可不能讓武將對大宋寒心。明末的朱由檢就是後車之鑒哦!宋孝宗此舉是事先得到了宋高宗的默許的,因為當時宋高宗雖然退居太上皇之位,但是說話依然很有分量,宋孝宗又很孝順,對宋高宗言聽計從。在我可看來宋孝宗為岳飛平反,追貶秦檜或許是太上皇趙構受意為之。當年,康王趙構唯恐岳飛直搗黃龍府,迎回二帝,指使爪牙秦檜陷害忠良,以莫須有之罪名至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冤死在風波亭之上,製造了千古奇冤。百姓怨聲載道,人神共憤。趙構實為主犯,而秦檜充具量是從案犯。高宗心中明白這是遺臭萬年,罵名千古的可恥行為。為推卸罪責,把秦檜推到前台承擔全部罪責,丟車保帥保全自己在歷史上的清譽。不料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無論怎樣掩蓋,終將大白於白下。當然秦檜自然也不是好東西,夫婦世代跪在英雄墓前,也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所以說如果沒有宋高宗的默許,宋孝宗是絕對不會自作主張給岳飛平反昭雪的。宋高宗之所以不親自為岳飛平反昭雪,是因為抹不開面子(皇帝不能認錯)。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把這件事讓宋孝宗來做,既顯得新皇帝宋孝宗英明神武,又顯得宋高宗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一舉兩得。因此,趙構確實沒有雄才大略,但他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聰明皇帝。同意給岳飛平反,就是證明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進歷史中 的精彩文章:

光緒為什麼叫慈禧「親爸爸」?

TAG:走進歷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