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京明城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南京明城牆,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直以來,建築作為歷史最重要的一面鏡子,不僅被人們作為藝術之美而被廣泛傳頌和保護,也被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而悉心呵護。

最近翻看南京明城牆的歷史資料,發現一直以來都在民間有個傳說,那就是沈萬三捐造了1/3的明城牆。根據就是《明史》中大腳馬皇后傳記里的記載:吳興富民沈秀,也就是沈萬三,幫朱元璋修了1/3的南京城,且又請求為朱元璋犒賞三軍……

正史說的,也並不一定可信。畢竟《明史》為清朝人編寫,出於政治和文化目的抹黑前代也是理所當然。但史實告訴我們,沈萬三確實是個地道的元朝人,生於元且死於元。所以這個傳說可信度極低。

但,南京明城牆卻值得大家去了解。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對孫權說:「秣陵之地,鍾埠龍蟠,石城虎踞,乃帝王之宅也」。南京作為帝都「虎踞龍盤」美譽由此而來。也可見南京作為冷兵器時代軍事要地的重要性。

據史料最早可查到的,南京城垣於公元前472年由越范蠡開創,迄今兩千多年,先後經歷東吳、東晉6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

「南京」名始於明代初年,開始洪武帝建都時,南京還叫做「應天府」。1398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建元永樂遷都北京,此時改「應天府」為「南京」,做陪都。

而南京城牆的歷史,要從朱元璋建立明政權開始。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即南京),並改名應天府,自稱吳國公。同時聽取朱升意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南京明城牆便開始於此建。修建工程自1360年開始至1398年洪武帝駕崩,前後長達39年。「人窮其謀,地盡其險,天造地設」

明南京城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座城牆組成。現在常說的明城牆,指明代京城城牆。

它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也是規模最大的京城城牆。入選世界記錄協會世界第一大牆。被譽為中國數千年城垣建造史的巔峰之作。

600多年的歷史歲月,風雪夜歸人都逃不過古老城牆的目光。滄海桑田昂然屹立,仿如忠誠的勇士,手持刀斧守護著他的城市。政治的跌宕起伏殘酷無情,讓其無數次在炮火中受傷,迎來送往一波又一波的統治者……

美國曾經有個展覽會,有兩塊明城牆的城磚出現在場,但參觀者需付2美元才可以摸一下,而且還要排著長隊……

慶幸的是,無數次到過南京的人們,無需付2美元,也不需要排著隊,就可以肆意地觸摸每一塊城磚。

但不幸的是,有多少人懂得那高齡且滄桑的城牆無言的話語呢?很遺憾,我不懂,也未曾認真觸摸,下一次一定認真從新見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人的生活探索 的精彩文章:

2017年9部你可能錯過的高分冷門電影,收好,莫要再錯過

TAG:一個人的生活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