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6年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6年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唐紅麗)1月15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了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6年溫室氣體公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略偏多。乾旱、颱風、強對流等災害偏輕,農作物的受災面積偏少,氣象災害處於偏輕的年份。與近5年相比,農作物受災面積、死亡失蹤人口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均明顯偏少。

從發布會發布的數據看,2017年,全國平均氣溫(10.39℃)較常年偏高0.84℃,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值;四季氣溫均偏高,其中冬季為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平均年降水量641.3毫米,比常年偏多1.8%;冬季降水量偏少7%,夏季偏多8%,春、秋季接近常年。六大區域中西北、華南、長江中下游和華北區域降水量偏多,東北偏少,西南接近常年;七大流域中黃河、長江、珠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多,遼河、松花江和海河流域偏少。春季北方沙塵天氣少,影響偏輕;年初霾天氣持續時間長,對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影響大。2017年,主要糧食產區光、溫、水匹配較好,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比較有利,但是部分地區仍然出現了暴雨洪澇、低溫陰雨寡照、高溫等災害,使得農作物生長發育受到一定影響。

在溫室氣體方面,世界氣象組織觀測網通過對31個全球大氣本底站、400多個區域大氣本底站和100多個貢獻站對全球溫室氣體濃度進行監測與分析。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大氣溫室氣體公報顯示,全球大氣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繼續突破有儀器觀測以來的歷史記錄,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相對2015年出現大幅上升,比過去10年平均增長率高50%。這主要與2015-2016年厄爾尼諾事件導致的熱帶地區乾旱及森林大火等的排放有關。根據全球碳項目最新評估,這些排放的年度增長已經放緩或已達到一個穩定水平。 2016年全球大氣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也達到了新的高度。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溫室氣體指數分析結果,2016年由大氣長壽命溫室氣體引起的輻射強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約40%,而這其中二氧化碳的貢獻超過80%。

此外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本期公報特別報道了利用冰芯、硼同位素、長鏈烯酮等技術對地球過去5000萬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重構和反演,強調過去70年由於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烈上升,由此可能導致氣候系統出現不可預見的變化,引起生態環境和人類經濟的嚴重毀壞,為了達到巴黎協定既定的全球增溫控制目標,必須刻不容緩大力開展溫室氣體減排工作。

發布會在介紹中國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與分析情況時表示,中國氣象局目前有7個溫室氣體觀測本底站,分別為青海瓦里關、北京上甸子、浙江臨安、黑龍江龍鳳山、湖北金沙、雲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達拉。其中,青海瓦里關站是全球31個大氣本底站之一。根據各站檢測到的溫室氣體濃度數據,黑龍江龍鳳山站地處東北平原,其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最低;北京上甸子和浙江臨安分別處於京津冀、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其中浙江臨安站因受到農業排放、工業排放等雙重影響,甲烷濃度最高。這種特徵與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有直接關聯。

發布會認為,我國部分地區二氧化碳濃度同期增長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如代表東北平原的龍鳳山站增長2.1ppm,江漢平原的金沙站增長約2.3ppm,西南地區的香格里拉站增長約3ppm。地處長三角的浙江臨安站也僅增長3.6ppm,且該區域近五年濃度年增幅逐年降低,增幅減少約0.35ppm/年。

在應對氣候變化,我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據介紹,通過多元觀測數據結合氣象反演模式,以直觀和快速的方式反映「排放」或「留存」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是近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已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納入《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製指南2019增補指南》,可能成為評估及驗證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世界氣象組織也正在開發『全球溫室氣體綜合信息系統(IG3IS)』,旨在結合全球大氣觀測網路結果和反演模式,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供決策參考的減排依據和措施。」發布會介紹。

據悉,中國氣象局從1996年就開始了溫室氣體的本底業務觀測。2016年12月發射了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試驗衛星,2017年11月我國首顆搭載有溫室氣體探測載荷的業務氣象衛星(FY-3D)成功發射,使我國初步具備了對主要溫室氣體含量的全球監測能力。中國氣象局將進一步加強溫室氣體相關的監測和研究,進一步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履行《巴黎協定》提供支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土耳其軍方:一項針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行動當天開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