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夫婦殺死腌制5歲女兒:是什麼讓母親變成了魔鬼
高鐵扒門、怒摔小狗的事件才剛剛淡出我們的視線,又來了個親手打死兒子的媽媽!
江蘇一位母親打死9歲兒子
江蘇泰興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因為夫妻關係不和,經常吵架打架,而9歲的兒子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因為每次父母吵完架後,父親總是甩門而去,很久不回家,而母親總是用暴打兒子的方式來泄憤。
1月5日,這個小男孩獨自出門堆雪人,不慎將手機遺失在雪地里,尋找數小時無果,回家後被氣急敗壞的母親用膠布捆住手腳、身體,用木棍從下午6點打到深夜11點,打了歇,歇了打,期間只餵了幾口水。之後,母親將孩子放到卧室地板上,便去睡覺了。
次日清早,當母親發現兒子已經沒有了呼吸時,兒子穿著單薄的秋衣褲,趴在冰冷的地板上,永遠閉上了眼睛。
鄰居說:這個孩子終於解脫了。
孩子對母親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媽媽,放我回房間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了……
1月8日,雪化了,手機找到了……
這一事件,也讓人想起多年前的另一起震驚中美的母親殺人事件
華裔夫婦殺死腌制5歲女兒
2013年,一對福建長樂玉田的夫妻到美國開中餐廳,因為生意很忙,母親無暇顧及5歲女兒,一旦女兒不聽話,便會遭到暴打。
一天,因女兒不聽話,母親陳某一怒之下,用拳頭連續重毆女兒頭部多次。知道女兒口吐綠色液體,父親趙某知道後趕緊抱女兒去洗臉,發現女兒沒有了呼吸。
事後,夫妻二人講女兒放進容器里用鹽覆蓋好,藏在餐館冰箱上方,並報警稱女兒失蹤了。
第二天,警察就發現了小女孩的屍體。最終,妻子陳某被判處22年,丈夫趙某被判處12年。
而這位親手殺死女兒的媽媽,她的證詞怎麼看都像在辯解,自己忙,和丈夫感情不合,還要照顧兩個女兒,她生的女兒,想打想罵都是她的自由。
潛台詞就是:她是我女兒,我給了她生命,她不聽話,我也可以要了她的命!
多麼令人唏噓,更可怕的是還有不少人有這種思想,把孩子當私人物件,隨意打罵。
法官表示:我很難相信,你女兒的恐怖經歷。不管關你多少年都不夠,關你100年都不夠!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讀著這兩起令人心痛的事件,讓人難以想像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但在大眾都指責這兩位母親的時候,又有沒有人想過,是怎樣的經歷,讓一位曾經溫柔慈愛的母親變成了如此暴躁可怕的魔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這兩位母親最終心裡如此扭曲陰暗,肯定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當了媽媽以後,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所有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只要孩子好了,其他什麼都不是問題了。而角色剛剛發生改變的新手媽媽卻容易被大家忽視,事實上,很多新手媽媽自己也把自己忽視了。所以,在跟一些新手媽媽聊天的時候,我總不會忘記叮囑她們,多休息,照顧好寶寶,也要記得照顧好自己。
兩起事件里的殺人媽媽,我覺得,她們暴力的根源是:累了!
人一累的時候,脾氣總會特別不好。作為一位母親,我也會有累得精疲力盡的時候。當我嚴重缺覺、心力交瘁的時候,如果看到被楊桃扔得滿地都是的玩具,而楊桃爸爸又對此視而不見的時候,我也同樣會有一股怒氣蹭蹭上頭。而這種時候,如果楊桃再繼續調皮搗亂,或者該吃不吃,該睡不睡,我也會想瞬間爆發,急於想找一些渠道來發泄。
說實話,暴力的念頭我不是沒有過,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但通常氣到極點的時候,我會捏緊拳頭,或者大聲「啊」一秒鐘,來緩解自己的情緒,釋放之後,努力平復心情,儘快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該收家收家,該哄孩子哄孩子。
都說孩子還在母親肚子里,通過臍帶胎兒就能感受到母親的喜怒哀樂,而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情感越來越豐富的他們也能更清晰地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所以,對於大聲「啊」一秒鐘的這種發泄方式,我很少用,一年多了,總共也就用過2、3次吧,因為這種方式肯定會嚇到楊桃。因此大部分我氣到極點的時候,都會壓抑住火氣,盡量堆出笑臉,或者只是一臉嚴肅,表現出生氣,但並不表現出怒氣,來和孩子溝通我的情緒,和她講道理,一遍不聽,就換種方式再講一遍,一遍,再一遍……有時候,楊桃聽話了,我都在想,到底是因為她懂道理了,還是徹底敗給我這個唐僧媽媽了……
壓制自己情緒的方式,起初我覺得可能太人格分裂了,但漸漸地我發現,當我試著堆出滿臉「偽」笑的之後,我的心情平復得更快,「偽」笑也很快變成微笑了。以前看過一句話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父母失敗的表現之一,就是情緒被孩子牽著走!
我現在就在努力讓自己的情緒不被身邊的小事左右,當楊桃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告訴自己,這麼大的孩子就喜歡這樣玩,要尊重她成長的過程,這是她此時的樂趣所在;當自己累得不行的時候,我也不再要求自己做一個「優秀主婦」,不想做飯了,帶上楊桃出去吃一頓,洗不動衣服了,就讓衣服在盆里放一晚,這都沒什麼大不了,找個合適的時間再把這些事情做完,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比起我強迫自己要立刻做完這些事情,最後卻累得氣急敗壞,生氣發火,我覺得我是賺到了。(這聽上去是不是很像在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
還是以前那位粉絲媽媽對我說過的那句話——溫柔而堅定。我一直在努力做一個溫柔優雅的媽媽,這也是為什麼公眾號里的「讀書」欄目雖然閱讀量並不高,但我卻一直堅持的原因。從那些別人的親子故事裡,我能被他們對孩子的溫柔、耐心、理解、尊重漸漸感染,我需要從那些故事裡獲取提升自己的養分,也希望更多媽媽能聽到那些故事,我們共同成長!
人非聖賢,誰心裡那根弦綳得太緊了,都會斷掉。媽媽們,寫這篇文章,是希望我們都不要忘記關心自己,孩子爸爸有時候未必靠得住,所以當我們累了煩了的時候,可以跟閨蜜抱團取取暖,也可以偷點小懶,當然,多跟老公溝通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他也是當事人。
只有我們自己心裡有陽光,
才能把陽光播種到孩子的心裡。
育兒路上,我們共同前行!


TAG:楊桃媽媽英語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