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泉州龍山曾氏家廟歷代興廢重建修葺事記

泉州龍山曾氏家廟歷代興廢重建修葺事記

據《溫陵曾氏族譜記載》,曾氏開閩始祖,名延世,諱延祚。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僖宗時,王緒陷壽州,復陷光州,民不聊生。廣明間(880年)黃巢冦長安,延世公以團練副使挈家與眾士民避亂,自固始隨王潮三兄弟由汀入閩,轉戰漳、泉、福三州,剪除地方割據勢力,為三王建立閩國,奠定了根基。

開閩始祖延世公精於堪輿之術,進入清源郡(今泉州府)後,於光啟二年(886年),肇基城西昇文山(今龍頭山),為清源郡最高處。昇文山地處濱海,遠處四面群峰環擁,左為筍江之水川流不息,後有浯江,湖泊。山之南端有石如襆頭,臨北有奇石如硯台,四時潤澤。昇文景觀,蘊涵格物。貴為風水寶地,乃宜人居佳境。後因有坊曰:「龍頭裡」,亦稱之為龍頭山。由此,延世公遂為開閩龍山派始祖,祖妣王氏婉貞,子二,長子曾教、次子曾運。

延世公輔佐三王治理閩域,為穩定局勢,施行輕徭薄賦,扶農桑,重山海,護工商,整吏治,任賢才,興儒業,振文化,強軍事等一系列方法策略。使閩地得以安定,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繁榮時期,為閩域的蓬勃發展立下巨大功勛,後來受封為開閩侯(以延世公像蟒袍為據)。更為龍山曾氏家族興旺發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世公卒於後唐五代庄宗同光元年癸未(923年),將其神主進入原宅廳堂龕中。而後幾代神主均附之,曰:祖厝(祖廳)。二世教公為後唐五代右衛大將軍,運公為後唐五代兵馬都總管,三世宏公為後唐五代內侍省使,四世銳公為後唐五代右衛將軍,五世瓚公為南唐閩知錄參軍,六世嶠公為南唐閩司農少卿,泉州節度掌書記,以曾孫公亮貴贈太師、中書令、秦國公。歷代都為朝庭命官,遂於南唐五代乾德年間(963年),將祖厝改為家廟,曰:昇文山曾氏家廟,是為龍山派曾氏族眾歷代祭祀列祖之場所。

據《溫陵曾氏族譜》所載,溫陵曾氏宗支分派系列記載:一世始祖延世公為唐團練副使,由光州河南固始縣,入閩籍清源郡,即今泉州府。二世教公生盈、盈生贄、贄生琳、璋、珪。琳公分籍同安曾溪,珪公分籍漳州,乃少卿旼公之祖。二世運公生宏、宏生銳、銳生瓚,籍居泉州府城。府第在泉州府邑治西開元下三朝鋪宏博境宏巷(即今西街三朝巷)。

據《溫陵曾氏族譜》記載,龍山七世祖穆公建府第於三鋪宏博坊。南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己未科,曾從龍高中狀元及第。奏封神叟遺事及恩賜構都曾府志中有記載,南宋理宗嘉定十二年四月,從龍公奉恩賜構都曾府廳,即七世魏國公所居井邊(狀元井)舊宅,如制更新。清源公意此不足,為奉母樂,堂別營於昇文山之西墅,左畔構高樓,以望西方,山川之秀氣,後構寢室,以獲四時之晏安室堂,……故號其堂曰:《幽居奉母堂》。迨年久樓圯,宇而寢室猶存,但不免於破毀損焉。未從族孫庭誨及孟熈、孟忠重新肯構,名為曾府祠堂,庭誨之子孫住處是也。(此處記載南宋未,也曾經重建昇文山曾府祠堂,但沒有說明是何年所建)。

龍山九世祖公亮公,於北宋嘉祐六年辛丑(1061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登宰相,累封魯國公。相府建於宏博境宏巷(曾公亮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後人遂以三朝而名之為三朝鋪宏博境宏巷,此為三朝鋪之由來。曾長原按)。相府東側有「兩朝定策坊」、有龍山十四世祖樞密使曾從龍的「狀元坊」等。當時,龍山派曾氏已步入鼎盛時期,人丁熾昌,聲蜚文林,入仕者眾,衣冠盛世。在三朝鋪建造宗聖公祠堂,崇祀宗聖公像。春秋二祭,俾以族中紳紟致祭祀典之所。宋元豐元年戊午(1078年),三朝輔相曾公亮卒。神宗皇「帝臨哭,輟朝三日」,並親篆碑首,曰:「兩朝顧命,定策亞勛」。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庭,謚「宣靖」,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遂將「宣靖」聖旨牌懸掛於龍山曾氏家廟的正堂上方。是故,後來有族人將龍山曾氏家廟誤稱為「宣靖祠」。(龍山曾氏家廟是全族春秋祀典的場所,而「宣靖祠」乃為私人廟堂,是將「宣靖」聖旨牌懸於家廟中堂上,不能稱之為「宣靖祠」,屬於誤稱,應予於更正。曾長源按)。亦有族人將龍山曾氏家廟,誤傳為是曾公亮的相府所改建。(譜中記載曾公亮的相府建在三朝鋪,而不是建在昇文山,此也屬於誤傳,也應更正。曾長源按)。

元初(1227年),元兵入主中原,龍山曾氏不屈,「宦不仕元」,遭到元兵殘殺,族人拆散,或避禍或隱姓埋名,近百年之久。至元朝滅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龍山曾氏家族方始復興。

據《溫陵曾氏族譜》記載,明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龍山曾氏二十三世祖曾禎公主持,倡舉重修昇文山祠堂。並撰《重修昇文山祠堂記》,題於祠堂東壁:吾宗祠堂之設,自唐迄今四百三十餘載矣!地在城西宣明坊……(以此為據,龍山祖廟是始於後唐五代,而不是始於宋端拱年間(989年)。曾長源按)。

清順治五年戊子(1648年),龍山家廟遭逢世變,宗祠又遭毀壞。再重建時聽堪輿家(風水先生)之言,遂改舊翠屏山,堂遂異前規。

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年),奉欽命平台澎先鋒曾成公捐款倡舉族人,重建昇文山祠堂,並撰《重修昇文山祠宇記》。

清康熙四十年辛已(1701年),家廟又重修葺,因為準備舉辦祭祀時,發覺神主牌遺缺額甚多,未能舉行祭祀。經各房共同商討,大家捐資重修遺缺神主,而後舉行祭祖祀典。

迨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年),族眾又捐資重修家廟,這時經眾意,仍改按原舊向,按宋時所立規局格式重建,既竣。再舉行陞祧進神主,並訂定進主條規,公佈於全族親知曉。至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因裔孫族眾繁衍者多,遠族繁長,字輩紊編,產生紛亂,為糾紛亂,眾議立編統一字輩派語。時經各房縉紳共訂定龍山派字輩派語四十字:

奎璧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

一貫書紳永,千秋錫福遐。貽謀資燕冀,世業仰清嘉。

自龍山派三十一世(即龍山自延世公為一世祖而下推算至尚字輩為三十一世起奎字,三十二世為璧字累推)起用,而序稱呼,使闔族昭穆有序統一也。越年丙午歲公元1786年春,始以四十房拈鬮輪流春、冬值祭。春祭訂於每年正月上元曰,冬祭是年冬至日也。按各房拈鬮春、冬值祭順序列表,勒石於左。

龍頭山祖廟分作四十房輪流春冬承祭列表:

丙午冬祭三房起安楓房

丁未春祭獺江房 冬祭曾井房

戊申春祭長房內坑 冬祭浯埭房

已酉春祭角尾上厝房 冬祭南塘房

庚戌春祭鳳洋房 冬祭安楓房

辛亥春祭碣石公房 冬祭鳳岑房

壬子春祭浮橋洲房 冬祭大路尾房

癸丑春祭南廳菴前房 冬祭桔里房 又癸巳年當

甲寅春祭安固房 冬祭曾舍房

乙卯春祭武榮前洲房 冬祭仙遊霞石房

丙辰春祭內湖房 冬祭東園房

丁巳春祭德化曾坂房 冬祭惠安山柄兠房

戊午春祭龍筍房 冬祭金田房

已未春祭白石上曾房 冬祭新市房(康店即新市分派)

庚申春祭蘇內房 冬祭西安房侯里二房

辛酉春祭鄭厝巷房 冬祭溪邊房

壬戌春祭下輦房 冬祭德化科榮房

癸亥春祭曾坑房 冬祭曾營房

甲子春祭霞淮房 冬祭羅裳房

乙丑春祭三峽房 冬祭狀元坊邊獺江房

丙寅春祭疊芳橋獺江房

龍山曾氏家廟春冬祭祖祭文錄

1、祭祖考文:

一、請神詞:

闔族嗣孫只薦歲事於三省堂上曾氏始祖考妣暨歷代祖考妣,敦請尊靈降居神位。

謹告

二、預告文 (貴全撰)

嶺梅乍放、冬日初迎

追維列祖、功德昭明

勛垂三省、績著魯國

源流鄫國、繁衍武城

茲逢陽月、肅展精誠

潔修蘋藻、載獻粢盛

潔朝敬薦、今久伸情

牲醪式奠、昭告宗祊

伏維

列祖陟降祠庭,洋洋在上,赫厥聲介以繁祉,保我後生,人文蔚起,富貴昌榮。

謹告

三、正祭文(貴全撰文)

恭維我祖,脈衍魯國

功德綿延,遺緒增輝

龍山源流長起,

祥光照耀武城,

傳三省之家聲,

徽尤久播,

啟衣冠之盛世,

謨烈遠貽,

先澤攸隆洵哉,

宗功丕著溯自,

曾參創世繫於華夏,

公亮公繼榮封居宰相,各房之祖繼起,先祖之澤,桓昭三省之風。

追念

宗功晑染凄愴之慮曠懷,

先哲不盡怵惕之心,

屈茲陽月期序,

屬小春之候讀月令飲烝之典。

念切

宗靈誦幽風斯鄊之歌難忘,

列祖謹奉彝章,

只薦豆籩於祖廟。

恭陳筵几潔修蘋藻於先堂,同伸致愨之文,共抒優見之悃愊,願大宗與小宗並降昭格明禋。

遠祖與近祖偕歸居歆歲事,

左昭右穆享烝祭於菊盡東籬質上,

在旁鑒香於梅開峻岭,庇闔族蘭芳桂秀,壬林悉荷昌萊佑眾孫,

冬蟄瓜綿奕葉咸臻濟美永篤慶,錫光子孫,永承先啟後。

尚饗

三,冬至正祭文(善滀撰文)

祖德昭彰振家聲於寶敕,宗功浩蕩創世業於桐城,著丕績於麟角呈祥增輝,昭清音於武城慶衍龍山,垂千載之澤積德累仁,發百世之支流長源遠,因念卜宅白石一脈之締承不爽,追思由豫入閩千年之靈爽猶存。

茲屈一陽來複正人生報本之時,萬象回春裔孫等追遠之念,敢竭

左昭右穆,鑒格明禋,啟後人自迎祥而迪吉,保闔族永篤慶而錫光,克繩祖武而象賢,振起讀書之澤,仰光前而裕後,永延搢笏之華,大振家聲,人文蔚起,恭承祖德,蘭桂騰芳。

尚饗

(祭文完)

清咸豐乙卯年(1855年),龍山三十三世祖鶚薦公捐資,爰邀族人澤臨、呈鴘、澤元、天澤、呈坪、澄甫、遭生、我輝、兼山、天眷、尚世、靜甫等隨意樂捐。重修三朝鋪宗聖公祠堂及龍山大宗祠。並撰《重修宗聖公祠堂及龍山大宗記》。

現在保存最早的《溫陵曾氏族譜》,是南安白石上曾《曾氏家廟》保存至今,乃清咸豐壬子年(1852年)修纂。另一套《龍山曾氏族譜》龍山派總譜,是從上海圖書館收藏網庫上影印的影印本。乃清咸豐五年乙卯(1855年)修纂r。

泉州龍山曾氏家廟,解放前被國民黨政府佔用作為糧倉。解放後被軍管會接管,於1951年撥給泉州油廠使用,至1964年泉州油廠拆除舊房改為倉庫,1992年泉州油廠與中僑集團合資後,由中僑集團泉州糧油公司使用。

1995年,原世界曾氏宗親總會長曾紀華先生率團前來泉州西城區龍頭山(現為麵粉廠)尋根訪祖。就曾公亮祖祠一事,市府表示「原則上同意歸還」。重建曾氏祖祠,是珍惜中華歷史文物古迹的具體行動。海內外宗親熱情很高。

在尋找祖祠房地契過程中,原泉州市對台辦主任曾子諒先生等人熱情配合。據查所有權證,有土地九片,總面和10.48畝,其中房產宅地兩處共有2.9畝。

1997年12月30日,曾國傑會長就有關事項代表研究會和曾氏宗親向泉州市人民政府呈送報告。

於2001年7月8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歸還祖地,在原地重建龍山曾氏家廟。於公元2002年壬午歲十月初十日動工重建,至公元2005年乙酉歲二月十五日,舉行竣工剪綵慶典儀式。經族中執事宗長共同議定,將原龍山《曾氏家廟》改為龍山《曾氏大宗祠》。

公元2017年,隨著「第三屆泉州曾公亮學術研究會」和「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管委會」相繼成立的大好形勢下,泉州市政府己批准的第二期建設用地2.5畝土地用於建設曾公亮紀念館和學術研究會會館、管理用房,環境綠化、送路鋪設、大埕及牌坊門樓照壁圍牆等建設工程,己遂步全面展開。二期的土地及補償費用大概要260萬元,預計第二期建設工程資金在800萬元左右。龍山派曾氏族眾,要團結一致,和諧共處,同心協力,有錢捐錢,有力出力,出謀獻策,集思廣益。為二期工程建設能早日完成,共同努力奮鬥吧!

延世公茲唐入閩,於光啟二年(886)肇基泉州城西龍頭山迄今(886年一2018),己有1132年之久。從龍山派繁衍出去的曾氏族人,遍布海內外及世界各地,達數百房系。所以泉之曾氏祀延世公為龍山派一世祖,凡是屬於龍山派系的族人,宗祠、祖厝,居屋的大門上匾額都題「龍山衍派」,以志不忘其祖發祥地。

龍山三十八世裔孫 清泉山人 曾長源 整理

公元2018年丁酉歲 葭月

附註:

一、南唐五代乾德年間(963年),將延世公居住的祖厝改為家廟。

二、清順治五年戊子(1648年),龍山曾氏家廟重建。

三、清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年),龍山曾氏家廟又重修葺。

四、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年),族眾又捐資重建家廟。

五、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龍山派各房縉紳共訂定龍山派字輩派語。

六、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春,始以四十房拈鬮輪流春、冬值祭。

七、龍山曾氏家廟春冬祭祖祭文錄。

八、以上七點的事記資料,是新市曾文聘宗長生前所保存下來的非常寶貴的資料。

九、龍山祖廟分作四十房輪流春冬承祭列表,載於新市房分衍南安康店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十、以上事記,為本人查閱族譜及歷史和近來的部份資料輯錄按順序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曼聯4-0卻險被玩成1-1,桑切斯正式加盟,拉師傅將被打入冷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