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敗Facebook,不知所蹤,一個富豪、黑客、權利與陰謀的故事

打敗Facebook,不知所蹤,一個富豪、黑客、權利與陰謀的故事

蜜蜂財經由李麗詩創辦,90後創業者,畢業於北京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2017級長江商學院MBA,現居北京,熱愛寫作與生活。個人微信號msdanae,歡迎交流,添加請註明「姓名-工作」。

在我的心目中,他是全球最帥的創業者,沒有之一。他曾創辦了俄羅斯版本的Facebook,後來又做了一個社交軟體,兩次創業都在一年內做到用戶量過千萬。在互聯網世界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且是有著一張俊美臉龐的神。他不到25歲就挑戰普京,後來隻身離開俄羅斯,不知去向,成為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商業奇才。

是的,他是一個天才,一個戰鬥民族的天才。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緯度高的國家往往盛產天才,比如數學家、音樂家、黑客之類的。他的故事只能用傳奇來形容。第一次創業因為做得太大,被政府盯上,雖然他從沒從政,卻在不到25歲的時候和普京大斗三百回合,經歷了權力鬥爭的洗禮,後來公司被俄羅斯政府收購,他隻身逃離祖國,銀行賬戶上有數不清的錢。

第二次創業他吸取教訓,極為注重隱私,乾脆完全讓人找不著,為此他設置了極為複雜的離岸公司控股結構,也不接受任何融資,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辦公,也不知道他的固定居所。他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創業者,手握過億用戶,卻又無處不在,偶爾出現在公開場合演講。

他就是VKontakte和Telegram的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1984年,杜羅夫出生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他的父親是一個語言學博士,母親是烏克蘭人,他還有一個哥哥,尼克萊·杜羅夫(Nikolai Durov),兄弟倆關係超級好。因為工作的原因,小杜羅夫便隨父親搬到了義大利都靈,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小時候杜羅夫就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娃,他的青春史瀰漫著一股任性叛逆的味道。18歲那年,他考上俄羅斯最古老,也是世界一流的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學習語言學專業。在校期間,他開始自學編程,做一名搞破壞的黑客。他經常黑掉學校的網站,把首頁換成最討厭老師的照片,並在旁邊配文XXX必須死(Must Die)。為此,學校不得不經常更換管理員,但他都能重新破解。

就這麼折騰,杜羅夫慢慢發現,搞點惡作劇並沒有啥意思。格局太小。這時候Facebook開始火了起來,其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kerburg)在互聯網世界成為大眾偶像。杜羅夫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說干就干,他大學一畢業,就拉上哥哥,兄弟倆做了一個俄羅斯版本的Facebook,也是他的第一個項目——VKontakte。

牛人像偶像致敬的方式就是超越偶像。這時候的杜羅夫常常面臨抄襲的質疑,但他的回應相當大氣,我又不是設計師,全都要自己設計沒那麼多時間,然後就更努力的投入工作了。這一切絲毫不影響VK在俄羅斯的大獲成功,不到半年的時間,VK就積累了百萬用戶,次年,用戶數直接破千萬。與此同時,VK團隊的作風也非常高調,直接在聖彼得堡最繁華的商業大樓辦公。

值得一提的是,VK在這個時期反映了很多杜羅夫本人的理念。比如杜羅夫崇尚開放資源,於是VK曾允許用戶免費上傳下載音樂文件,於是VK成為了繼Napster和百度音樂之後全球最大的盜版音樂平台。比如他崇尚信息自有,所以並不願意利用VK的數據去侵犯恐怖主義的隱私。對抗政府那是更不用說,他還公開表達過斯諾登的支持。

在簡潔的產品使用體驗以及對自由主義的嚮往的推動下,VK的發展勢頭如日中天,成為俄羅斯互聯網圈炙手可熱的新星。然而好景不長,在俄羅斯政局震蕩的同時,VK作為一個社交平台,出現了越來越多反對政府的聲音,杜羅夫本就信仰自由言論,自然對這些聲音不加遏制。但專制的俄羅斯政府不滿了。他們派出了普京的親信,鋼鐵大亨阿利舍爾·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去和杜羅夫喝茶。

愛麗舍爾在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富豪,旗下控制的產業數不勝數,有電信運營商也有礦業,還是Facebook的股東和英超阿森納俱樂部的二老板。在俄羅斯能做這種生意的人肯定都是聽普京話的,把杜羅夫叫過去喝茶,當局的意思很明顯。要麼乖乖聽話,要麼交出股權。

而杜羅夫的回應是這樣的:

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髮帶著連帽衫的狗狗圖片諷刺俄國的安全官員,還說這是年輕互聯網創業者的態度,用滿不在乎的態度對抗俄羅斯當局。出身特工,習慣於別人對他言聽計從的普京大帝生氣了,後果很嚴重。而杜羅夫兄弟的處境也變得愈加艱難。他們的住所經常被安全警察突襲,電話被監聽,杜羅夫還被指控栽贓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而杜羅夫則任性的在辦公大樓玩起了紙飛機,當然,是用錢折的。

此舉搞得治安大亂,政府官員更是心煩意亂,下定決心要拔掉這顆眼中釘。在VK公司的股權架構中,杜羅夫占股20%,有大部分投票權。政府控制的強力集團一方面用基金公司United Capital Partners(後稱UCP)收購VK其他股東手裡的股份,另一方面愛麗舍爾動用自己控制的Mail.ru,強制性間接收購了杜羅夫手裡的VK股份,最後得到了VK公司的控股權。

憤怒之餘,杜羅夫知道大勢已去,於是決定離開俄羅斯,去一個更自由的國度生活。據猜測,在VK的事情上,杜羅夫和政府達成了某種協議,杜羅夫得到了一大筆錢,估計在4-5億美金左右,代價是要放棄VK。雖然與Facebook的估值相比還是差了很多,但杜羅夫得到這筆錢已經足夠他去踐行自己的理想。對比自己當年的偶像扎克伯格,杜羅夫更像是一個自由的鬥士,而扎克伯格在政治上的種種妥協表現,也讓杜羅夫感到不屑,他經常出言諷刺扎克伯格太過狗腿。

失去自己一手創辦的VK後,杜羅夫沒有太多的沮喪。早在Mail.ru步步緊逼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深受威脅,於是開始謀劃籌建一個新的加密通訊軟體。他帶上哥哥和幾個忠心的團隊成員,買了張去美國的機票,來到了鳥不拉屎的美國邊境,一個叫水牛城(Buffalo)的地方,開始搞起了telegram。

當年在辦公大樓開玩笑扔的紙飛機成為了telegram的logo,某種意義上成為了自由精神的代表。大約為了表達這時候的心境,他在instagram上發了一張圖,配文是,順勢者得天下。

吃過一次虧的杜羅夫決定,telegram要做一款純粹的通訊產品,為了堅持自由言論,所以不接受任何投資,是一家完全私人所有的公司。一開始,telegram的團隊在水牛城辦公,後來乾脆完全銷聲匿跡,變成一家完全隱形的公司,沒有人知道他們團隊在哪裡辦公。在逃離俄羅斯的時候,他和哥哥變賣了所有固定資產,這一次,為了讓人找不到,他很可能沒有固定居所。

低調到消失的杜羅夫再次創造了奇蹟。telegram的用戶增長速度和VK一樣快。但為了保持軟體的獨立性,他不接受融資,也不接受商業廣告,也絕不出售。2014年1月,Facebook收購了WhatsApp,出於對隱私的擔心,人們轉而選擇安全性最高的telegram,幾天之內telegram下載量飆升,到14年底,用戶數達到了5000萬,每周新增用戶超過100萬,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2014年愚人節那天,杜羅夫宣布向VK董事會遞交辭呈,傳說中,是因為杜羅夫拒絕交出烏克蘭抗議者的數據,不過過了兩天杜羅夫解釋說,這是他開的一個玩笑。4月21號,杜羅夫正式被董事會解僱,原因不得而知。這事對於杜羅夫可能也是一個解脫吧,他創造了VK,但VK的成功已經不屬於他。

於是他轉頭去了一個島國給當地的糖業協會捐了一百萬美元,搞了一本新護照,於是可以全身心投入telegram的建設中,開一本正經的開始自己浪跡天涯的生活。

杜羅夫自己說,每個月要在telegram的維護上燒100萬美元,包括人力開支和硬體資源。他的哥哥尼古拉也是個天才,曾經得了3次國際數學奧賽金牌,1次國際計算機奧賽金牌,2次國際計算機奧賽銀牌,在領導VK項目的時候順便讀了2個數學phd學位。而他的技術團隊從來沒有公開資料,但是據他自己所說,他團隊里至少有6個人得過ACM競賽大獎,至少是Google這種頂尖互聯網公司工程師的水平。

當然,為了維持這個頂級的團隊,杜羅夫不少花錢,每個月100萬美元的花銷,即便對於他這樣的億萬富翁來說,也是不小的開支。尤其是他壓根就沒打算用telegram去賺錢,雖然他也說了,會讓telegram實現收支平衡的。對他而言,掙錢遠沒有改變世界重要,錢不過是改變世界的副產品和資源罷了。

與今日的互聯網大佬相比,杜羅夫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而非一個商人。在商業之外,經常可以看到他對政治、社會問題的表態。最近的新聞中看到,杜羅夫質疑俄羅斯政府限制比特幣購買,說這是放棄了一個擺脫美國霸權主義的機會。

他說道,70年前,美國把自己的國家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強加給世界,其實是拿沒有償付能力的美元購買國家資產,中心化的國家可以隨意印刷法幣,通過控制貨幣供應賺取利潤,但比特幣不同,它的供應量有限,也沒有實體可以基於自己的利益來操縱比特幣的供應,所以這是一個使全球變得更平衡的機會。杜羅夫做出這一番評論,從他的過往經歷和傾向也很容易理解。

他曾經在VK的個人的主頁上說,自己是單身、自由主義者、飛行意粉怪獸的追隨者,也是黑客帝國的超級粉絲。這個年僅三十多歲的富豪,雖然離開了俄羅斯,卻已經成為了自由文化的符號。人們為他做了各種畫像來紀念他的貢獻。

他所創造的VK,改變了俄羅斯人的生活,為俄羅斯人提供了一個發出聲音的平台;他所創造的telegram,成為了互聯網世界的紙飛機,引領著我們走向一個更加尊重隱私與自由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蜜蜂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蜜蜂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