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中國古錢幣中的記值錢的探究

對中國古錢幣中的記值錢的探究

五千年的中國古代歷史,也是一部中國古錢幣發展衍變史。

中國古代錢幣萌發於夏代的天然海貝,演變出先秦刀幣、布幣、蟻鼻錢、金版、圜錢等多個品種。從秦半兩開始,古錢幣外圓內方的形狀長古錢幣鑒定出手156378-47680期穩定了兩千年,最終被西洋舶來的機器鑄造的銅元、銀幣取代,退出歷史舞台。

本文旨在為想涉足古錢幣和剛開始研究古錢幣的朋友提供一份簡明的學習材料,希望有所幫助。我們在學習欣賞古錢幣,接下來本講主要帶大家探究一下古錢幣的面值:

錢文標明自身當值的錢。如新莽「小泉直 ( 值 ) 一」、「大布黃 ( 當 ) 千」,三國劉蜀的「直 ( 值 ) 百」、「直百五銖」等,均為記值錢。

最早的記值錢

平首橋足布中有「梁(穎)二釿、梁(穎)一釿、梁(穎)半釿,甫反一釿,陰晉一釿,陰晉半釿,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陝(虞)一釿、」的紀值。

各個時期記值錢的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

安邑一釿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鑄於戰國時期,平首橋足布的一種。材質為銅。 平首橋足布 戰國中晚期(約公元前4—3世紀)主要為魏國所鑄。形制特點為:平首,方肩或圓肩,雙足以弧襠相連,看去行若橋拱,故稱「橋足布」。

分大、中、小三型;記重單位多標為「釿」,一釿約今15克,相當秦制一兩。大型二釿布通長約6.5厘米,重20克左右;中型一釿布通長約5.5厘米,重14克左右;小型半釿布通長4厘米,重6克左右。三種布豆油減重現象。橋足布迄今40餘種,其中晉半釿、晉陽一釿、晉陽二釿有定為趙布者;亦有人析為魏晉陽或晉陽屬魏時(後為趙占)魏造。今已隸定魏布者有:梁(穎)二釿、梁(穎)一釿、梁(穎)半釿,甫反一釿,陰晉一釿,陰晉半釿,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陝(虞)一釿、陝(虞)半釿,垣釿,共半釿,安陰,陽山(山陽),以及魏遷都大梁(開封)後新鑄之梁新斤百當寽(魏制一寽約1400克),梁正尚百當寽、梁正尚二百當寽、梁新釿二五十當寽等。

此外尚有歸屬存疑的彘釿、京一釿、文定半釿、盧氏半釿等。貨幣研究者一般剖析橋足布中以方肩者先鑄、以深襠厚肉者先鑄;其中不乏珍奇之品。

漢代

大泉五十

小泉直一鑄於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貨幣改制之時。小泉直一錢徑為1.3厘米,重0.7克左右。由於王莽忌諱漢室劉姓含「卯」、「金」、「刀」三字。也由於錯刀、契刀等虛值大錢普遍遭反對,因而廢棄錯刀、契刀,而更鑄「小泉值一」以替代五銖,同大泉五十一起使用,子母相權,小泉五十枚能值大泉一。小泉直一錢製作精工,文字清秀,是歷代錢中小錢的最佳品。流傳於世上的還有鎏金小泉,很佳美。

黃金自古以來就是財富的象徵,具有天生的貨幣職能。早在先秦時期楚金版就是最早的黃金貨幣,交易時可根據物品價值的多少來分割使用。秦統一中國後,將貨幣分為二等,據《史記·平準書》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鎰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合20兩(一說24兩)。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立法。

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漢獻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後鑄於成都。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逐漸減重,最輕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四字,寄廓直讀,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其時雖盛行董卓小錢及輕劣、剪邊五銖等,然直百五銖仍屬搜斂資財之虛值大錢。面、背有內外廓,多光背,常見水波、星號等紋飾;少數背銘篆書「為」字,以示鑄地益州犍為郡,系方孔圓錢中最早之記地錢。常背鑄或背刻陰文和文飾,也有背鑄陽文,如「為」,「工」,「王」,「十三」,「七」等字或四齣文。

宋代

南宋?嘉定元寶折十

南宋?嘉定元寶折十(53*3.6mm),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鑄,蒙古汗國崛起之後大肆侵擾金國,金國由此打破宋金和議開始南侵。南宋再次陷入危機,於是拋棄前期穩健的貨幣制度始鑄大錢。嘉定元寶折十鑄造極其精美,是歷代大錢中少有的足值貨幣。無論銅質及工藝均是大錢中的精粹。是如今南宋錢中熱門的收藏品種。此品完全未流通,邊道打磨痕迹猶在,通體略帶五彩包漿。難得一見的收藏佳品,極美品53*3.6mm

清代

存世有咸豐寶泉當五十大字出頭寶祖錢

存世有咸豐寶泉當五十大字出頭寶祖錢一品,乃咸豐錢中之奇珍。是泉書法大氣,筆透隸意,形制又愈普通當五十大錢,雕工精湛,實開門見山之品。此錢原系日本錢幣大師小川浩之舊藏,小川氏去世後,是泉輾轉為日本清錢名家椿井琢光所得,後於2009年迴流大陸。此泉拓本先後被錄入馬定祥所著之《咸豐泉匯》與椿井氏所著之《清朝錢圖說·咸豐泉譜》。

「同治重寶寶伊局當四黃銅錢」

「同治重寶寶伊局當四黃銅錢」鑄於新疆伊犁局,部頒「錢樣」樣錢,鑄造總數不足十枚。以此為母錢所鑄子錢皆為紅銅材質。此品為近幾年難得難得一見的黃銅大珍品。

清?「光緒重寶」背「寶源當拾」母錢

清?「光緒重寶」背「寶源當拾」母錢(27mm),上美品27mm

晚晴民國的機制錢幣

北洋造光緒元寶

民國三年簽字版袁大頭

喜歡你就點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一篇文章讓你搞懂孫中山帆船船洋的版本及鑒別!據說很全!

TAG:收藏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