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入關中者為王,為何入關任務不讓項羽參加,老將們說出了原因

先入關中者為王,為何入關任務不讓項羽參加,老將們說出了原因

項梁戰死後,楚軍陷入了低迷狀態,楚懷王不斷的進行戰略調整。最後確定了兩項任務,一個是北上救趙,一個是西入秦關。

任務確定後,就開始確定執行任務的人。楚懷王的安排是: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上救趙。而西入秦關的任務則由沛公劉邦來執行。而且為了鼓勵西入秦關的劉邦,還有一個約定,就是「先入關中者王之」。也就是說誰先進入關中,就可以做關中王。

事實上,對於北上救趙而言,西如秦關確實容易一點,但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陳勝起兵後,曾經就派一個叫周文的人,去西入秦關,可惜很快被秦軍撲滅。而且這時候秦軍很強大,經常把起義軍打得四處跑。

所以當時很多將領都覺得西入秦關,風險特別大。不過項羽不這樣認為,他與秦軍有著殺叔之仇,特別想跟秦軍決一死戰。所以就跟懷王申請,想和劉邦一起西入秦關。

楚懷王看到項羽的請求後,就跟手下的人商量,是否接受項羽的請求。楚懷王手下有一些老將軍都說:「項羽這個人輕捷而兇猛,狡詐而殘忍(簡單說,就是雖然勇猛,但是殘暴)。當初項羽攻打襄城,打下來以後,竟然選擇屠城,而且還是活埋的方式(這是諸位老將舉得例子,他們不知道,項羽以後還會坑殺秦軍,但是從這已經可以看出來項羽將來肯定還會做殘暴的事情,實在是厲害)。況且我們已經嘗試過許多次了,但是都失敗了,陳王是這樣,項梁也是。所以一味的採用暴力的方式,是不行的。不如換一個懷柔的方式,派遣一個寬厚長者,以正義為號召,往西邊進發,一路上向秦國的父老兄弟說清楚我們誅暴秦的意義。

其實秦國人也苦於秦朝的統治很久了,現在如果我們可以派一個寬厚長者西入秦關,不對親人欺凌施虐,應該可以成功的。所以項羽這個殘暴之人,不能派遣。只有沛公劉邦一向寬厚待人,又是長者,可以派遣。」

從這件人事任命的決定來看,楚懷王第一沒有直接否定項羽,也沒有直接答應。而是選擇了跟一些有經驗的老將軍商量,可見楚懷王並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

而諸位老將,對之前作戰失敗的原因分析,也是可圈可點。那就是指出了西入秦關,楚軍實力是不夠的。所以一直以後的暴力征服,全部以失敗告終。事實上,秦國父老兄弟,也一直身受秦法之苦,只不過他們起義軍們的做法太殘暴,才使得他們不得不起來積極抵禦,否則也是一死。

所以這次西入秦關,不可採用一位蠻橫態度,而應該配合一些懷柔的手段。但是西征軍的首領西進是獨立作戰,到時候是沒有辦法聯繫的,所以萬事只能看西征軍的主帥了。那既然如此,就一定要找一個寬厚的主帥才行,項羽就算了。

想想項羽在巨鹿大戰後,都做了什麼?坑殺秦軍二十萬,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這一件一件的事,估計秦國父老都恨死他了。如果當時讓他西入秦關,一定會受到秦國人的強烈抵抗。那麼估計又要步入周文等人的後塵了。

但是劉邦一路上,接受了很多城池的投降,最後進入關中後,還廢秦苛法,約法三章。一比,真是相差太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味戰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謀殺了「張無忌」,朱元璋知道後,一言不合就給他封了侯

TAG:品味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