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桔普、柑普、陳皮普洱、檸檬普洱,品種繁多究竟如何識別?

桔普、柑普、陳皮普洱、檸檬普洱,品種繁多究竟如何識別?

要說到這個冬天茶界流行什麼,小青柑可是獨領風騷。普天蓋地的宣傳,好口感與保健功能完美的結合,讓她成為冬日裡最佳的伴手禮……

糾結的問題:

桔普、柑普、陳皮普洱、檸檬普洱這些都是一樣產品嗎?

答疑解惑

1

桔普

日常,大家吃到的桔子和橘子幾乎是沒有差別的,並且市場上桔子的品種很多,貢桔/蜜桔/砂糖桔;按照青柑的製作工藝,掏空果肉,放入普洱熟茶,就稱之為「桔普」,但是這個範圍非常廣泛,也可以說與青柑功能相差甚遠,有東施效顰之嫌

2

柑普

柑普,就是真正的小青柑了;所謂的「柑」不是隨便能叫的,市面上稱之為「柑普」的茶,是指新會地區的柑皮與雲南普洱熟茶相結合經過烘乾和生曬而成。

也就是說柑普茶只能使用新會地區的柑作為原料,這一地區所產的柑皮具有國家地理原產地保護標誌。而且執行《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規定。

*青柑最大的特點是油線明顯,絲狀白瓤多,皮厚光亮具有藥用價值,這是桔子皮達不到的功能

新會柑原料等級由嚴格的定義:

根據採摘時間不同,柑皮的大小容量不一樣,色澤也不相同。

*不同月份柑皮的色澤與大小寫真

7/8月間採摘的柑為青色,油潤有光澤,也被稱為青柑。

9月間採摘的柑微紅或者微黃色,個頭稍大,油亮有光澤,也被稱為二紅柑。

10月間採摘的柑為紅色,個頭大,十分油亮,被稱為大紅柑。

3

陳皮普洱

陳皮的前身同樣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所產的新會柑,但是陳皮在中醫藥理的定義上時需要將果皮陳放三年以上,才被稱之為陳皮。

so,如果小青柑杯標榜著「陳皮普洱」,形狀又是完整的柑果狀,您完全有理由腦補一下:「三年陳的完整青柑是怎麼來的…」

其實果農為了方便儲存,把柑果經過掏瓤,切割,生曬再陳化,一般我們在藥店里見到的陳皮是下面這種狀態的:

*如果有陳皮普洱,應該是將陳皮掰成小塊,與普洱茶一同沖泡才是正解,我們在中藥房買到的陳皮,這種居多

4

檸檬普洱

檸檬屬於芸香科,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這在往期的推文里我們專題寫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回顧看看。

然而,檸檬是最不應該被標榜為「青柑普洱」來銷售的。很顯然,檸檬普洱的口感更適合夏天飲用,功能也不相同,而且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夏日喝不到小青柑的困苦(因夏季青柑果尚未萌發)。

大課題:究竟如何區分原料真假?

桔子皮、新會柑、陳皮、檸檬看起來相似度極高,怎麼簡單快速掌握區分方法?

最容易辨識的是陳皮,三年以上為陳皮,一兩陳皮一兩金;您在市面上真的買到陳皮普洱,要清楚知道陳皮單價非常高,一定是切碎了拌在茶里,絕對不會是整顆活著整片。

再來說桔普,普通的桔子之所以與新會柑有區別,最主要的是桔子皮薄,只有1cm左右,油包顆粒非常細小。晒乾後藥用價值也不高,香氣也不明顯。

*最重要的是結白霜,桔子皮打死也沒這個功能

當然,這張是放大高清圖,肉眼看略顯浮誇

最後來說檸檬,下面這張圖清楚讓您看懂:

右側新會柑撕開後可以看到明顯的白線,而左側的檸檬很顯然與普洱融為一體,吸收了普洱茶發酵形成的湯色。

這麼實用的內容,大家可以自行對照嘍!~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皮 的精彩文章:

吃完橘子後橘子皮別扔,橘子有這些小妙用,還能做陳皮

TAG:陳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