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荀子的嘆息之秦國啊·秦國!

荀子的嘆息之秦國啊·秦國!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諸田。——宋·蘇洵《答陳公美四首》

天命之年始遊學的荀子,他的足跡遍布了趙國、齊國、秦國、楚國,可以說他後半生幾乎都在四個諸侯國中流轉。齊國是荀子待得最久的地方,在名布天下的稷下學宮「三為祭酒」的經歷使得荀子成為了諸侯們爭相邀請的當世大儒。故此,當荀子重返趙國時,他被趙王拜為了上卿,自趙入楚時,他不僅二度當上了春申君的嘉賓,更是被任為了蘭陵令。蘭陵,原是魯地,名為次室,後來它被併入楚國,得名於屈子,卻因荀子在此開班授課而揚名。

唯獨在秦國,荀子僅僅是一個過客。儘管如此,但能應秦昭王的相國應侯范睢之邀入秦,這一事對荀子或秦國來說都非同尋常。

從春秋到戰國,從沒有一個當世大儒願意來秦國傳教佈道。孔子不來秦國,因為春秋時期秦國只是一個西陲的中流諸侯國,所興盛不過秦穆公一代而已,這不是一個可以實現抱負的地方。到了戰國時代,棄禮從法的秦國雖坐擁虎狼之師威震山東六國,但亦成了六國人口誅筆伐的對象,尚文尊禮的孟子更不會屈身來一個尚武尊法,弱文鄙禮的諸侯國。同樣務實的秦人更是不削於這些主張「法先王」,「推周禮」的大儒。

荀子不同於孔孟,他不僅主張「隆禮重法」,更重要他主張是「法後王。」「法後王」,即當時君王的做法為規範,也可以說是以今世之法,今世之禮來治理當世之民。某種程度來說,荀子可謂是漢代法儒思想的始作俑者。由此,不削於「儒家」的秦國也忍不住給荀子丟出了橄欖枝。本著「有教無類」的儒家原則,荀子同樣有興趣來秦國傳教佈道。

荀子入秦,可以說是秦與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然而,這一次接觸的結果卻是有緣無份。若問緣何,答案就在《荀子·強國》里荀子對秦的評價,子云「秦四世有勝,數也,非幸也」,又謂「縣之以王者之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遠矣。」

然何為「秦四世有勝,數也,非幸也,」自秦孝公任商君變法以來,秦國從秦孝公、惠文公、武王、昭襄王歷經四世都堅持貫徹了變法的成果,當荀子入秦後,他所看見秦國是一個民風淳樸,百官克儉的大同社會,加上秦國本身邊塞險峻的地形優勢。所以,秦國能連續四世在東進之路不斷取得碩果自然並不是偶然。但是若用稱王天下者的功績名聲去衡量它,那它還相距甚遠。這是因為秦國百姓民風淳樸,「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是建立在「甚畏有司而順」的基礎上,百官克儉「不比周,不朋黨」也是建立「甚畏有司而順」,只是官畏的是「君」罷了。觀秦廷朝野,荀子:「其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看似誇讚秦廷頗有古朝之風,能處理決定各種政事從無遺留,安閑得好像沒有什麼需要治理一般,然而它也從側面表現出在荀子看來推崇「法後王」秦王的做派跟古朝「先王」也沒有什麼區別。

周天子用推崇「親親尊尊」的周禮去治理百姓,秦王用「法術刑名」來治理國家,兩者區別不在於禮與法的形式差異,而在於思想誘導的方向,因為在荀子看來「法」即是「禮」,「禮」即「法」,荀子曰:「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非禮,是無法也」。區別是以德服人,還是以利誘人、以武迫人。

周天子的高明之處用周禮制度治理百姓,同時周禮的蓄含「仁義」來構建臣民的道德思想,秦王採納商君之法用軍功爵的制度打破固有的思想,卻沒有構建一個合適的道德思想去填補這個缺口,導致了秦人在思想文化上的空白,商君變法十年後,秦國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秦人大悅,但這背後秦人開始了父子分家,兄弟計利,也跟著變得越加功利化。軍功爵制度給秦人帶來的最大動力是軍功帶來的爵,爵帶來的利。秦國統一天下的手段是以利誘導國人發奮,以武力來迫六國臣服,唯獨少了以德服人。故而,秦人得天下不過十五載。

至始至終,秦國缺少的是思想建設,"殆無儒邪"是它最大的弊病。荀子觀秦之言,看似滿是溢美之詞,實在荀子並不看好秦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柳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