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情 天使愛
2018年新年伊始,蚌埠遇到了十幾年未遇的一場暴雪,氣溫下降到零下十幾度,我們所有的醫務工作者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默默地工作,因為我們都有著同樣的信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2017年12月24日下午,我們接收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是一位患有「胃癌」的患者。患者20天前曾在外院行「腹腔鏡探查+根治性遠端胃大部切除術」,術後病理提示:胃分化腺癌。出院後患者因胸悶兩天再次入住一院普外科,我們為患者安排好病房,做好詳細的評估與告知。
就在我們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時,其女兒悄悄來到我們身邊說了一句話:「我爸最近性情古怪、脾氣特壞,如果對你們有不理解不尊重的地方,還請你們多體諒多包容」。聽她這麼說,我心生疑慮,不禁湧出一絲恐懼,不敢多想也不容我多想,我默默地安慰自己,職責所在必須勇於面對。
隨後我就去病房,開門的瞬間我心裡還在想,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問候才能消除這位患者的煩躁情緒?還沒等我開口,患者就煩躁地大聲來了一句:「怎麼還不給我用藥!我快悶死了,問這問那的幹嘛啊?我是來治病的不是來這受罪的!」聽到這樣生硬質問的語氣,我愣了一下,患者的話還沒落音,他的女兒便給我遞了個眼色。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擔心我生氣,給我安慰呢。我沒有說什麼,便給他的女兒搖了搖手,表示我沒放心上。我能理解患者的心情,這時我開口對患者說:「您別著急,我們的大夫正在針對您的情況下醫囑,馬上會給您抽血、輸液等一系列的正規治療。」安撫他的話還未說完,患者就來了一句:「先告訴你啊,我的血管不好,你們要找個技術好的給我抽血、輸液,技術不好最好別來!」此刻我輕聲地對他說:「大爺您放心,我是您的責任護士,我會親自給您做所有的治療,您有任何的不滿意都可以向我和我們的護士長反映,我們會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您就安心地接受治療吧!」
患者聽到我這麼說,焦慮的情緒似乎平復了許多,之前緊張的氛圍也緩和了。
回到辦公室後,我便和護士長聊起此事。還是護士長見的多,她列舉出了好多關於類似病人的情況及如何交流並鼓勵患者積極面對,護士長還教導我們每天早交班晩查房時在患者床邊多待一會,多問候,多探望。要求我們要用耐心感化患者,用熱情感染患者,用真誠感動患者。護士長也經常去床邊與患者交流。慢慢地,患者不再那麼煩躁,和我們有了簡單的交流,我們也看到了患者久違的微笑。
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病情日漸惡化,最後病人進入深昏迷狀態,醫生也找來患者的女兒談話,家人也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每天我們都會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耐心細緻地給予治療,協助患者女兒給患者擦洗身體。
作為護士,我們不但履行了我們的職責也做到了最貼心的照顧。在最後的日子裡,患者每天張口呼吸,為防止嘴唇和呼吸道乾燥,我們每次口腔護理後都會用濕紗布敷於唇部。然而,世事總是不能隨人願,2018年1月5日凌晨,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患者就這樣離開了,離開了他最親的人,離開了陪伴他給他最後溫暖的我們。
幾天後患者的女兒再次返回普外科,她表示父親在走完人生最後的時光里,是我們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醫護人員給了她父親人間最真情的關懷與溫暖。患者女兒同時還給我們醫護人員帶來了水果,最後走的時候又誠懇地對我們所有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感謝我們的辛苦付出。
其實,日常工作中,我們會常常感到無奈,也會因為患者及其家屬的抱怨和不滿,常常流下委屈的淚水。但是,我們還是會用最美的微笑去感染每一位患者,用我們過硬的技術去贏得患者的信任,真正落實為患者服務,維護醫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我們會永遠謹記我們肩負的責任,用仁愛之心,溫暖每一位患者。
編/劉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