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各地都有哪些變化?

各地都有哪些變化?

01

四川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畢業考、中考合二為一。四川從秋季入學初一新生起,全面推行初中畢業考試和中考合二為一,中考將變身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考試科目覆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和地方課程等。

改革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命題由省教科所組織,其他科目考試命題由各市(州)組織實施,各地也可根據需要進行聯合命題。語數外6月中旬進行,其他7門學完即考。

逐步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錄取方式。綜合素質評價,強調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評價內容上,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

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科技等加分項目,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01

河南

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繼續實行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名稱規範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將《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試卷、統一考試時間;體育與健康和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由省教育廳明確統一要求,各省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藝術等科目的考核由省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以初中學校為主實施,相關特長和表現等體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之中。

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採取4(語數外體)+6(政史地理化生)+1(理化生實驗操作)模式。語文、數學、外語、地理、生物、物理、化學七個科目實行閉卷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實行開卷考試。

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減少和規範考試加分,2018年5月底前,出台我省減少和規範中招考試加分項目的具體意見。完善和規範自主招生,2018年,啟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試點工作,自主招生測試環節安排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全部結束後進行。

普通高中錄取堅持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普通高中錄取的主要依據。

01

廣州

考試科目上涵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

考試內容上注重體現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將理化生實驗操作納入考試範圍。考試方式上結合學科特點,以筆試為主,探索麵試、口試、實踐考察、實驗操作和技能測試等多種方式。物理、化學和生物科目考試分為筆試和實驗操作,其中實驗操作成績不低於每門科目考試總成績的10%,積極探索應用計算機進行考試。

命題上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9門科目考試,逐步由各市委託命題過渡到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命題。理化生實驗操作、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和信息技術科目考試由市命題並組織實施。

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體育與健康考試滿分值權重不低於錄取總分的8%。鼓勵採用分數+等級或僅用等級的招生錄取辦法。進一步擴大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自主權,增加學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01

浙江

取消保送生、直升生,初中畢業生均需參加中考。

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錄取可採取兩種方式計入總分。高中招生時,可採取綜合等第或折分方式計入總分,也可以採取品德表現加學生最優秀的其他1—2個維度綜合等第或折分計入總分。建成長檔案記錄學生綜合素質情況,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品德表現、運動健康、審美藝術、創新實踐等內容。

中考命題加強試題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繫,2020年各地全面開展外語聽說能力人機對話和科學實驗測試。

招生制度主要分三類:名額分配招生、自主招生、統一招生。不管是何種招生形式,學生都必須參加中考。

高中自主招生比例增加到20%。今後高中可進行自主招生,總數量原則上不超過學校招生總數的20%。

01

海南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生物、地理、美術、音樂12門科目均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信息技術、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等為考查科目,積極創造條件將生物實驗操作技能納入考查科目。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物理、化學、生物、地理7門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閉卷筆試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2門科目實行開卷筆試考試;體育與健康科目實行現場測試;音樂、美術及考查科目由省教育廳制定考查方案。

全省統一考試的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7門科目考試安排在每年6月25-26日進行,生物和地理2門科目考試安排在義務教育八年級課程學習結束後(每年6月27日)進行,體育與健康科目考試安排在義務教育九年級下學期3月—4月進行。

建立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各計分科目等級和各計分科目原始分總分呈現。各科目分值為: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3個科目各12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4門科目各100分,體育與健康科目50分。生物、地理2門科目卷面分各100分,2019年(即2017級初中學生,以下遞推)各按卷面分30%計入錄取總分,2020年各按卷面分40%計入錄取總分,2021年起各按卷面分50%計入錄取總分。

01

貴州

考試科目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音樂、美術13科。綜合實踐活動其他內容(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成績呈現上採用分數、等級等形式呈現。分數呈現科目及分值: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含聽力30分,有條件的地區可開展口語測試)、物理90分、化學60分、歷史50分、道德與法治50分、體育與健康50分,共750分。

物理、化學和生物3門科目實驗操作,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設A、B、C、D四個等級,並按參加考試人數劃分等級,原則上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依次為:A等級20%、B等級40%、C等級35%、D等級控制在5%左右。

考試形式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實行筆試、閉卷方式,其中物理、化學合卷,歷史、道德與法治合卷;英語學科實行聽力與筆試、閉卷相結合的方式;體育與健康學科實行學校表現、必考與選考項目相結合,現場考試和過程性考查相結合方式。物理、化學和生物3門科目實驗操作,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等科目的考試標準、方式由各市(州)自行確定,且生物、地理合卷。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一般安排在學年末舉行,在初中相關科目教學計劃完成後,按照「學完即考」的原則,及時安排學生參加學業水平考試,避免在畢業時集中安排。

01

湖北

將初中學生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共計15科。

為減輕學生重複備考的負擔和壓力,在考試時間上,實行「學完即考」,將生物、地理考試時間安排在初二年級下學期,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物化生實驗操作等科目的考試時間由市(州)結合本地實際在初三年級下學期統籌安排;在考試成績的呈現方式上,採用分數、等級等多種形式呈現,並鼓勵實行「等級」呈現,避免過度競爭。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主要有統一招生、分配生招生、自主招生等方式,招生錄取的依據有兩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01

山東

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初中新生開始,藝術、體育科目成績將以分數或等級呈現,記入學生中考成績。

初中藝術科目學業水平考試,依據初中音樂、美術學科課程標準,採用「過程性評價+專項測試」的方式進行。

在藝術科目中,過程性評價由學校在每學期末以藝術素質測評的方式,對學生藝術課程出勤率、課程學習、課外活動、基礎知識和技能、校外學習、藝術特長等予以評定。過程性評價成績為每個學生各學期藝術素質測評成績平均值。專項測試,即初中學生音樂、美術學科結業考試。

初中體育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採用「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方式進行。

「過程性評價」時間為初一、初二學年和初三上學期,具體評價時間由學校根據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確定。「運動技能測試」在初三下學期完成,由縣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編排考場、統一時間組織實施。運動參與、體質健康和運動技能測試3項測試成績有1項不合格的,即體育科目成績不合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