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最新」電子戰飛機轟-6G罕見公開亮相

中國「最新」電子戰飛機轟-6G罕見公開亮相

原標題:中國「最新」電子戰飛機轟-6G罕見公開亮相


前不久,我國海軍南海艦隊組織的一次,赴西太平洋空域軍艦戰機對抗演習中,一款「最新」電子戰飛機罕見公開亮相。


說它「最新」,是因為它是第一次擔當「電子戰支援者」的角色。但其實這款戰機的機齡已有10多年了,它就是轟-6G。我們能看到它機翼下掛的吊艙就是電子對抗吊艙,可以執行電子干擾、壓制以及反輻射作戰任務。在此前空軍的演習訓練中,我們也見到過殲轟-7飛豹戰機掛載這款吊艙的畫面。



轟-6G視頻截圖


轟-6G電子對抗吊艙



那麼,什麼是電子戰飛機呢?電子戰飛機是一種專門對敵方雷達、電子制導系統和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電子偵察、干擾和攻擊的飛機。它的主要任務是使敵方防空體系失效,掩護已方飛機順利執行攻擊任務。電子戰的主要手段有三種——第一種,電子干擾,利用多頻段雜波對敵方電磁信號進行遮蔽,導致對方電子通訊系統癱瘓。第二種,電子欺騙,首先解析對方電子信號頻率,然後利用相同頻率的電子信號對對方的電子系統進行欺騙。第三種是電子摧毀。利用大功率微波和電磁脈衝或反輻射導彈對對方的電子系統進行軟打擊或硬打擊,特別是大功率微波和電磁脈衝可使電路產生瞬時高壓從而燒壞電路板使電子系統徹底癱瘓。



美軍現役最新型號的電子戰飛機EA-18G「咆哮者」,可以說是電子戰飛機中的代表機型,它可以從航母起飛,執行電子攻擊任務。美軍毫不謙虛的稱它是當今戰鬥力最強的電子戰飛機,也是電子干擾能力最強的戰鬥機。那麼這款戰機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2011年,利比亞內戰已經持續了兩年。3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多國開始了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美軍在這次行動中部署了數十架戰機,其中包括一種全新海軍飛機,EA-18G咆哮者。大多數戰機使用導彈、炸彈來作戰,而咆哮者的武器是肉眼看不到的電磁波。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這就是EA-18G咆哮者,它的主要任務是使用機載電子設備進行攻擊。」


EA-18G咆哮者是空中攻擊中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對手雷達失效。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咆哮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延遲對方雷達檢測到我們的時間,或者直接摧毀它(雷達)。」



咆哮者依靠電磁干擾來達到目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咆哮者的每個翼尖都有接收器,接收器能夠搜索到對方地空導彈的雷達信號,這些信號傳到咆哮者駕駛艙里的電腦,在幾毫秒內,電腦就能分析並判斷出信號是安全的還是有威脅的。


如果有威脅,咆哮者將會激活干擾吊艙。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咆哮者最多可以配置三個干擾吊艙,每個機翼上一個,它們都是高波段干擾吊艙,飛機機腹下還有一個低波段干擾吊艙。」


干擾吊艙通過發送電子噪音壓制對方的雷達探測,讓友機秘密通過對方防線。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我們的任務就是利用電磁干擾,阻止對方發現我們在哪兒。」


咆哮者不只能干擾對方,它也可以造成物理損傷。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我們的主要使命是干擾,而第二使命是使用機翼這裡的哈姆導彈。」


哈姆導彈(HARM)是一種高速反輻射導彈,專門用來對付地空雷達裝置。


美國海軍上尉斯科特·贊達:「哈姆導彈會尋找對方雷達,並試圖摧毀它。」


EA-18G咆哮者是目前地球上最先進的電子攻擊機,在一分鐘之內,它可以定位干擾和摧毀對方雷達。



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嚴格來說,它是電子戰飛機中的電子攻擊機。它身長18.3米,翼展13.7米,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900公里,相當於1.6倍音速。咆哮者是在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首先,咆哮者繼承了超級大黃蜂卓越的機動性能和空戰能力,執行電子攻擊任務時,不僅不需要其他戰機保護,甚至還可以為其他戰機提供火力支援。而且,咆哮者90%的零配件都和超級大黃蜂通用,這無疑能大大降低後勤保障的壓力。另外,超級大黃蜂的飛行員要改飛咆哮者相對簡單,只需要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即可,省時又省錢。


從超級大黃蜂到咆哮者,最大的變化當然是它全新設計的電子系統。對應在機身表面,首先就是這些加裝的天線,總共有66處之多,它們大大增強了咆哮者對電子信號的全面接收能力,可以對輻射源進行更加精確的定位。


再來看咆哮者的機腹和機翼下這3個不同波段的干擾機吊艙,它們是咆哮者的核心部件,通過它們咆哮者可以有效干擾160千米外的雷達和其它電子設施,這超過了大多現役防空火力的打擊範圍。再來看咆哮者的翼尖,這裡掛的不是導彈,它還是個吊艙,裡面的戰術接收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對對方實施全頻段干擾的同時進行電子監聽的系統。簡化來說就是吵得對方聽不見彼此的話,但咆哮者卻可以聽清他們的對話。


咆哮者上這些新的電子裝備總共有635公斤重,需要150萬行程序代碼支持,只是說的這麼厲害,咆哮者在戰場上的表現到底怎麼樣呢?

美軍在利比亞的奧德賽黎明行動,是咆哮者的首次實戰。



美國海軍電子攻擊中隊副隊長傑伊·馬茲考中校:「2011年3月,美國決定和聯軍一起在利比亞建立強制禁飛區。為了保護在利比亞的部隊,免受對方雷達系統和地空導彈的威脅,他們需要咆哮者。」


到達利比亞時咆哮者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薩姆地空導彈的雷達可以找到33千米高的目標。



傑伊·馬茲考中校:「我們知道我們有大量的對手,他們專門被訓練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


雖然已經服役兩年,咆哮者仍然需要在戰場得到檢驗。


傑伊·馬茲考中校:在美國,很多人在關注咆哮者在實戰中的表現,對它第一次部署有很高期望,壓力很大。」


2011年3月18日,電子攻擊中隊副隊長馬茲考和僚機在利比亞海岸線巡邏,他們的電台開始呼叫。


傑伊·馬茲考中校:「我們接到呼叫,對方有的一個薩姆導彈系統可能在運行,這對我們的轟炸機和戰鬥機是個威脅。拿到坐標後我們開始朝它飛去。」


片刻後,咆哮者到達聯軍飛機所在空域,它們都處於待命狀態,誰都不願去測試利比亞雷達操作員的技術。


傑伊·馬茲考中校:「這些操作員非常訓練有素,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事情,和我們一樣,他們也在不斷地訓練。」


薩姆地空導彈的位置十分接近聯軍的攻擊目標,一個彈藥庫。



傑伊·馬茲考中校:「對方知道這些目標價值高昂,他們想阻止我們摧毀這些目標,所以把薩姆導彈部署在重要目標周圍。」


攻擊機有火力,但他們需要咆哮者的電子攻擊,讓地空導彈失效。


傑伊·馬茲考中校:「我和僚機被叫來,先是干擾它,然後用導彈摧毀它。」


咆哮者的第一個挑戰是識別雷達信號,這需要依賴電子對抗官來分辨噪音


傑伊·馬茲考中校:「很多東西都會使電波雜亂,無線電信號,電視信號,船舶雷達,一些你不想尋找的東西。你必須要一絲不苟,集中精力,非常迅速地淘汰假信號,找到你想找的。」

馬茲考只有一個目標,而薩姆導彈有很多個選擇。



傑伊·馬茲考中校:「我們有盟軍和美軍的F-15,F-18,鷂式戰鬥機,都集中在一個非常小的區域飛行。薩姆導彈發射過來可能只要10到20秒,這非常快,每個人都十分警覺。」


雜亂的電波,擁擠的天空,在3千米以下,利比亞防空導彈蓄勢待發。馬茲考和他駕駛的咆哮者能否篩選雜訊,打掉地面上的薩姆導彈,關係著數十架聯軍飛機的安危。


傑伊·馬茲考中校:「他們依靠我們屏蔽對方雷達,如果有導彈攻擊他們,他們很快就會被擊中。」


馬茲考的僚機尋找雷達信號,並開始干擾它。在它身邊馬茲考準備發射哈姆導彈。



傑伊·馬茲考中校:「發射哈姆導彈時你首先感到的是飛機顫動,它飛的極快,你只能看到一條尾煙飛向遠方,然後消失了。」


哈姆導彈的煙跡消失了,對方雷達信號也隨之消失了。


傑伊·馬茲考中校:「對方的薩姆系統停止發送信號,我們知道目標被擊中了。」

威脅被摧毀,聯軍開始空襲彈藥庫,並且安全的完成了任務。


在奧德賽黎明行動中,聯軍沒有一架戰機被利比亞戰機或防空火力擊落,咆哮者的護航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咆哮者身上集納很多21世紀最新的科技成果,但其實所有這些最新科技都源於一項80年前開發的技術,雷達。



雷達的原理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就是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然後接收回波,確定目標高度、方向和速度。在二戰開始前幾年,英國就為了防範德國戰機來襲,開始開發軍用雷達,並且二戰中把這項秘密武器投入了使用。不過很快德國也開發出了雷達裝置。雙方都開始想方設法的欺騙對方的雷達,這就是電子戰的雛形。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44年6月5日,諾曼底登陸的前一晚,同盟國的10架轟炸機沿著英吉利海峽來回飛,投下大量的金屬箔條,這種金屬箔條會反射雷達波,造成的回波類似於飛機。於是這10架同盟國轟炸機在德軍的雷達屏幕上製造出了一個並不存在的機群,成功吸引了德軍的注意力,掩護了同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


二戰讓人們見識了電子戰的作用,不過這還只是它的萌芽狀態,當更強大的武器出現時,電子戰的技術也不得不快速發展,迎接新的挑戰。


1960年的冷戰時期,為了躲避蘇聯雷達的探測和高射炮的打擊,美國研製出一種飛的更高的戰機。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部門負責人羅傑.康納:「隨著冷戰到來,噴氣機開始佔主導地位,它們飛的更高更快,要打下它們比二戰時困難得多。」


但蘇聯也想出了新對策,那就是在地面和空中用雷達引導導彈攻擊它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部門負責人羅傑·康納:「要對付在高空中飛行的高速噴氣機,方法就是使用雷達引導導彈。」

雙方都在秘密開發武器,實戰中很快就能發現誰更勝一籌。


羅傑.康納:「蘇聯使用地空導彈首次擊落飛行員弗朗西斯·鮑爾斯駕駛的U-2偵察機,這是發生在1960年的一個著名事件。」



獲得這一戰績的就是薩姆II防空導彈系統,它的雷達能探測到112千米外的飛機,美軍的高空戰機和飛行員突然成了靶子。


羅傑.康納:「鮑爾斯駕駛的U-2被擊落,從那時起的任何軍事行動,都會受到這個新戰力的影響。」


1965年,曾經擊落過U-2偵察機的薩姆II防空導彈系統被部署到了越南,而且有數百套之多,美軍飛行員從未面臨過這樣致命的威脅。



電子戰、攻擊武器專家T.J.威廉姆斯上校:「我們飛機的高度、速度都超不過薩姆II導彈,我們只能依靠電子技術。」



美國有大量的飛機已經升級,可以自己干擾雷達,比如A-6入侵者,A-3空中戰士,以及多種執行壓制對方防空作戰任務的戰機。現在他們需要一種專用電子攻擊機可為其他飛機進行干擾,這樣轟炸機可以只專註自己的任務。

T.J.威廉姆斯上校:「大多數飛機有所謂自我保護的干擾,缺少的是同時保護多架飛機的干擾能力。」


美軍向格魯曼航空航天公司尋求幫助,他們的解決方案是,改造一個已在裝配線上的飛機,A-6入侵者。


T.J.威廉姆斯上校:「A-6是為海軍建造的新式攻擊機,還處於較早的開發期,可以在設計中給容納大量電子設備提供便利。」



三年後,改裝的A-6入侵者EA-6B首次亮相,它更為後人所知的名字是徘徊者。徘徊者共服役了40多年,是第一種專門進行電子戰的飛機,徘徊者在當時來講十分先進,需要四個機組成員來操縱。


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馬克·溫里克:「EA-6B徘徊者有四名機組成員,一名飛行員,和三名電子對抗官,飛行員顯然擔任飛行任務,他坐在前排左邊控制飛行,完成所有飛行員需要做的事情。」


前座電子對抗官負責導航,后座兩個負責干擾,他們前面有電腦屏幕和小鍵盤。


回到越南,徘徊者機組知道他們首先要干擾的,是致命的薩姆II防空導彈系統。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部門負責人羅傑.康納:「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在越南完成任務絕對需要電子干擾的能力。」



美國海軍迫不及待把新飛機帶入戰場。1972年,首飛後四年,EA-6B徘徊者在越南戰爭最後幾個月參戰。徘徊者和數百架海軍轟炸機一起出發,干擾企圖擊落它們的薩姆II導彈。



徘徊者在越南的首次應用效果如何?針對這個問題,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電磁波看不見摸不著,人們沒看到物體被摧毀或者爆炸,就很難理解電子戰的作用。畢竟就算參與戰爭的所有飛機都安全回來了,也不能說明到底是電子戰飛機起了作用,還是因為運氣好。對於美國海軍來說,裝備價格高達2000萬美元的徘徊者是一場賭博。在後來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EA-6B都參與了行動。


從越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這30年間,電子戰的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戰場情況也越來越複雜,防空武器升級換代,EA-6B徘徊者如何迎接新的挑戰?它是怎樣與地面部隊配合,執行前所未有的任務的呢?我們下周將繼續講述電子戰飛機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日自坦克訓練畫面酷似「紅警坦克海」

TAG:中華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