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做才能使嬰兒的膳食達到平衡?

怎樣做才能使嬰兒的膳食達到平衡?

嬰兒的餵養越來越受到年輕父母的關注,養孩子的講究,讓爺爺奶奶們瞠目結舌,無法理解。很多沒孩子之前的家庭都相處和睦,一到有了孩子後,因為孩子的教養觀念新舊差距,家裡就開始變得不那麼融洽了。希望看了這一篇後,會有一些一致的觀念更新。

比如,嬰兒有沒有營養要求?有沒有膳食平衡的問題?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至1周歲的時期,這段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年,在頭4-6個月齡時體重的增加為出生時的2倍,身高在一年內也增長約50%,達75cm以上。年齡越小,腦的發育速度越快,嬰兒期腦細胞處於快速分化增值期,出生後到6個月時腦重就增長一倍,這種高速增長需要在營養上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及腦和日後智力發育的需求。

母乳是嬰兒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含有人類生命發展早期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成分,而且獨具免疫物質,有利於嬰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特別是6個月內的純母乳餵養十分重要。

母乳餵養也有利於母子雙方的親近和身心健康。研究證實,出生早期有營養會影響孩子兒童期神經行為的發育及表現,甚至對成年時期的某些慢性病也具有持續影響。希望80%以上的嬰兒獲得母乳餵養至少在4個月以上,最好維持12個月甚至更久。

產後應儘早開奶,母嬰同室,堅持喂哺母乳一般可滿足嬰兒出生後4~6個月的全部營養需求,但母乳中維生素D素含量較低,為確保嬰兒發育的需要與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應在出生一個月後,在哺乳的同時,補充安全量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D(或魚肝油),但應避免過多(400IU~800IU)。並儘早抱嬰兒晒晒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在母乳喂哺4~6個月後,此時應在堅持母乳喂哺的條件下,有步驟地補充為嬰兒所接受的輔助食品,以滿足其發育需求,保證嬰兒的營養。過早或過遲補充輔助食品都會影響嬰兒發育,但任何輔助食品均應在優先充分母乳餵養的前提下供給,不能夠用純母乳餵養時,宜首選嬰兒配方奶粉餵養。

從6月齡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為「輔食」。

添加輔食的順序為:首先添加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動物性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松等)。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凈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輔食添加的原則是: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種類,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建議從6月齡時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月齡~9月齡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如爛面、碎菜、全蛋、肉末),10月齡~12月齡時,大多數嬰兒可逐漸轉為以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及時合理的輔食添加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補充母乳中營養素的不足,還能促進牙齒的發育和消化機能的增強,對訓練嬰兒的咀嚼吞咽能力很有利,並且有助於嬰兒的神經病發育,如刺激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等。所以千萬不要省略掉這個時期。

當然,在添加輔助食品時,要注意選擇性和製作方法以,要注意營養的同時,還要易消化和夠衛生。讓孩子嘗試多樣化食物,膳食要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做到綜上所述, 充足營養,膳食平衡,你嬰兒期的寶寶,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一定更勝一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